APP下载

基于走班制的新高考下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2019-04-23杜海坤

考试周刊 2019年40期
关键词:走班制新高考数学教学

摘 要:新高考改革是顺应社会发展要求的表现,高中数学教学在贯彻新高考理念的过程中实施走班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高中数学教师以及学生家长的关注,同时,能够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激发高中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本文在现状介绍的基础上,重点探究可行的教学策略,以期为同行提供借鉴,推动新高考改革顺利进行,大范围推广走班制教学模式。

关键词:走班制;新高考;高中数学;数学教学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走班制模式必然会大范围实践于高中数学教学工作,该模式实践初期存在一定问题,进而影响高考改革进程,同时也不利于高中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务必结合实际情况探究走班制模式应用对策,这既能改变教师教学观念,又能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强化高中生数学学习意识。由此可见,这一论题探究具有一定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有利于促进高中数学教学工作的有序推进,深化高中数学教学改革。

一、 基于走班制的新高考下高中数学教学现状

所谓走班制,指的是根据学生成绩、兴趣爱好等完成课程编制任务,这对学生个性化培养有促进意义,同时,还能弥补传统授课模式的不足。由于我国实践走班制的时间较短,加之师生对新高考背景下走班制的理解片面,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一定问题,具体总结如下。

(一) 课堂管理难度加大

走班制模式应用于高中数学课堂,意味着高中生选择课程的机动性大大增强,数学课堂具有流动性,从另一层面来讲,数学课堂处于分散状态,并且课堂管理难度增加。同时,班主任了解流动生的时间较少,教师不能根据学生实际为其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这对数学教学效率提高会起到反作用。

(二) 教学理念存在偏差

走班制的初衷即在数学教学中坚持层次教学原则,以此满足不同等级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需要。由于数学教师对走班制模式主观化理解,进而将班级学生标签化,通过设置快速学习班和慢节奏学习班进行分类,最终学生会产生自负心理和自卑心理,导致走班制实践价值优势不能全面发挥。

二、 基于走班制的新高考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当前新高考下走班制应用现状不容乐观,进而高中数学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要求,基于此,应针对已有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确保高中数学教学改革顺利完成。

(一) 扩大宣传范围

走班制教学模式应用过程中,需要学校、教师、家长积极配合,因为走班制以挖掘高中生数学潜能、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为目的,该教学模式不单单是为了传授数学知识,它在学生三观的树立、学习习惯的养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通过扩大走班制教学模式宣传力度,促使教师、家长树立正确认知,确保走班制教学模式应用价值全面彰显,为数学教学工作起到推动作用。例如,高中学校利用召开家长会的机会传递走班制理念,在这一过程中,数学教师可针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表现进行客观评价,同时,家长如实陈述学生在家庭中的态度及学习行为,有利于教师和家长全面了解学生,能为走班制方案制定提供依据,最终提高走班制实效性,确保教与学目的及时实现。

(二) 转变教学理念

走班制教学理念对实际教学行为有重要影响,因此,数学教师应摒弃传统教学思想,结合社会发展趋势正确认识走班制的教学模式,这对教学行为规范、教学目标实现有积极影响。比如,在基本初等函数的教学中,数学教师应该利用教研组,聘请身边的专家及学者,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研讨活动,针对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等理论知识总结、补充,授课过程中多向学生传授解题技巧。与此同时,学校应该完善课程体系,大力开发网络资源,满足高中生线上、线下学习需要,这既能提高函数学习效率,还能减轻教师教学的压力,弥补传统函数教学方式的不足。例如,学生为了灵活运用函数图像,巩固函数性质等知识点,便会自主地去搜集专项习题,并在习题练习中积累丰富的解题经验,拓展学习思路,并循序渐进探索适合自我的函数学习技巧,这对学生数学学习自信心的增强、积极性的调动具有促进意义。

(三) 提升教学能力

新高考背景下,数学教师应主动与高中生沟通,通过沟通了解学生思想变化以及学习情况,在此基础上,制定多样化教学目标,走班制教学模式实践期间遵循公平性原则,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对教师加强信任度,进而走班制内涵能够全面发挥。数学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提高互联网操作水平,通过互联网+走班制来整合数学教学资源,利用网络平台监督、管理学生在走班制中的表现,以此强化数学课堂教化功能。例如,三角函数教学中,教师将班级学生分为若干小组,鼓励学生以组间探讨、组间成员互相点评的方式消化三角函数公式变换等知识,这既能培养高中生的合作意识,又能使学生间互相借鉴学习经验,大大提高数学成绩,取得走班制模式应有的最佳效果。

三、 结论

综上所述,走班制模式运用于高中数学教学活动,这符合新高考要求,同时,能为社会发展提供优秀的数学人才,这对数学教学方式创新、走班制教学模式大范围推广有积极意义。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以此为借鉴,探索走班制实践的有效技巧,以此优化数学教学质量,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发展,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韩琪秋.新高考下高中数学走班制教学研究[J].学周刊,2016(4):36-37.

[2]张海英.感性·灵性·个性——高中数学走班制教学思考[J].教师,2017(16):33.

[3]王三奇.卢嘉林.刍议新高考下高中數学走班制教学模式构建[J].时代教育,2014(14):98-99.

[4]张海英.感性·灵性·探究新高考下高中数学教学现状及策略[J].新课程,2015(22):168.

作者简介:

杜海坤,甘肃省庆阳市,甘肃省庆阳市环县第四中学。

猜你喜欢

走班制新高考数学教学
浅谈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物理教学的变化
论走班制的应然追求与实然现状
普通高中走班制背景下书院式管理的有效策略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新高考来了,家长该做些什么?
浙江新高考化学《有机推断与合成综合题》的特点分析与复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