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古诗导学探高招

2019-04-23张永晶

考试周刊 2019年40期
关键词:妙法古诗教学反思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小学古诗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改变传统的古诗教学模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才能让小学古诗教学更有效率。本文主要阐述小学古诗教学的现状,古诗教学的有效措施以及反思。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妙法;反思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留给了我们数不尽的经典,古诗便是这经典中的经典。古诗的语言十分凝练,读起来令人朗朗上口,很符合小学生思维和想象发展阶段的需要。另外,古诗教学对学生德育和美育的培养也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为学生认识了解中华文化,丰富人文精神提供了重要的途径。

一、 小学古诗教学的现状分析

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古诗教学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 重讲解轻感悟

在古诗教学改革大潮之下,一些老师依旧坚持自己原先的教学方法。教学的重心依旧置于字词理解、诗句翻译以及表达思想上,使得原本的古诗教学变成了另一种文言文讲解,而对于学生的古诗感悟和情感体验是忽视的。这种教学模式的陈旧死板会不断消磨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学生一提到古诗学习往往是叫苦不迭或者是抱怨连连。

(二) 重记忆轻理解

因为对古诗的过分解读受到抨击使得很多老师走入了另一个误区,他们认为古诗只需要单纯地背诵记忆,不需要理解。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学生慢慢就会理解。但是小学生往往是记得快,忘得也快,这一切均源于他们对古诗的机械记忆而非理解。学生如果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背诵,一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小学古诗教学的出路探微

(一) 變解读为追问

追问,就是追根究底的问。在古诗教学中,就是指在教师发问后,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再次提问,这是对上一个问题的补充和深入。在古诗的教学中,师生可以在追问中使对话深入下去。但是追问所提出的问题必须使学生的思维和认知有提升的空间。

以王崧舟老师教授的《枫桥夜泊》为例,王老师以“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读完《枫桥夜泊》这首诗的感受、感觉和情绪”发问,学生的回答众说纷纭,有“愁”,有“神秘”,有“幻”,有“朦胧”……王老师启发性地追问:“《枫桥夜泊》这首诗,有人感受到了愁,有人感受到了幻,有人感受到了朦胧,也有人感受到了神秘,我们不妨进行对比想一想,读其他的一些诗时,是否有这样的感受?”学生们通过讨论并结合自身的经验纷纷说出了“没有”这个答案。王老师在此基础上再次进行追问:“同样是诗,为什么《枫桥夜泊》带给你的感觉是愁,是神秘,是幻,是朦胧?”引导学生再一次走进文本去找寻答案。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对这首诗的解读更加深层次、多元化,使学生对古诗有了更加立体化的认识。

(二) 变解读为吟诵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由此可见,诵读法在古诗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但是,这里的诵读是指吟诵而非背诵。古诗讲求音律美,语音及语调上的参差变化都使古诗的语言充满了魅力。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反复吟诵,摸索诗词中的音律、节奏以及情感,在反复吟诵中,再现古诗的意境,让聆听的学生们陶醉于古诗的学习之中。

例如,《春晓》这首小诗语言平易浅近,但言浅意浓。初读让人感觉平淡无奇,但反复诵读之后,你会感觉其中又是另一番滋味。学生通过一遍遍吟诵,逐步深入感受作者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感情。

(三) 变解读为表演

表演是指学生以舞台表演的形式将自己对古诗文的理解呈现出来。小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他们极其渴望表现自己。因此,在古诗教学时,可以在依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将抽象的诗句变为具体的表演,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有所收益。

《清明》这首诗被安排在练习中,所以教授这首诗时,我决定大胆放手让学生分别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之前布置的任务。原本以为学生会因为没有人指导而踌躇不前,没想到他们最后的表现令我大跌眼镜。他们自己搜集资料找配乐,准备剧本,进行角色分配,制作PPT,甚至还有小组在服装上也别出心裁。学生们一个个投身于诗中,仿佛他们自己就是那个行路人,在细雨霏霏的清明时节,孤孤单单一个人在一个全然陌生的地方赶路,内心充满了孤寂忧愁。

这种学习古诗的方式不但让学生理解了诗歌的含义,体悟了诗歌的意境,还强化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提高他们学习古诗词的热情。

三、 小学古诗教学的反思

(一) 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源于“儿童中心论”,“儿童中心论”是由美国大教育家杜威提出来的。他认为“教育措施是围绕儿童组织起来的”,我们应该将教育的重心放在儿童身上。虽然他的理论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有所忽视,但是对于我们教授古诗还是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中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的特殊阶段,教师要根据此时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对应的教学,可以采用各种精彩纷呈的方式,让学生在活跃的思维情绪活动中理解认识,然后慢慢喜欢上古诗。

(二) 教学方式多样化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为了提高古诗教学的水平,古诗教学的方式也应该逐渐趋于多样化。单纯的解析古诗大意,再让学生按部就班地背诵默写的教学模式,不但无法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很容易消磨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致。为了扭转学生的错误意识,让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古诗的魅力,古诗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也是刻不容缓的。

例如,在教授《泊船瓜洲》时,可以先通过反复吟诵,让学生感受江南的美好春光。然后紧扣“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进行追问,让学生通过换一换的方式,体会一个“绿”字用的精妙之处。最后让学生带着对“绿”这个字的深刻理解,扮演王安石再次进行古诗的吟诵。在吟诵中,体会诗人伴随着春风的脚步和江南的美好春光,希望赶快回家的急切心情。

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古诗是中华民族璀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更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精心挑选的。教师要重视这些古诗的教学,同时也要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教授,让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领略古诗的魅力,从而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思.小学古诗词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J].内蒙古教育,2018(1):51-52.

[2]刘昌海.让学生读进去,方能读出精彩——浅谈古诗词教学中“读”的重要性[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11):78-79.

[3]钱琳.基于视域融合视角的古诗教学变革研究[J].基教与成才研究,2017(2):56.

[4]冯淑连.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6(8):68-69.

作者简介:

张永晶,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栖霞区化纤厂小学。

猜你喜欢

妙法古诗教学反思
驱蚊妙法
中西医结合妙法斗痛风
妙法校时钟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古诗教学如何激发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教学研究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塑身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