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开放性

2019-04-23张学青

考试周刊 2019年40期
关键词:开放性新课改原则

摘 要:近年来我国一直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倡导将“德育”放在教育内容的首位,发展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等几方面的教育。德育为首,五位一体,力求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而在小学生的素质教育中,语文教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只有不断地改革与创新小学语文教育,才能不断地为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细胞,注入新活力。通过小学语文教学的变革,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地为学生的学习增添新鲜的热情与力量。本文着眼于新课改背景,从发展原则、类型、途径等方面探究小学语文教学的开放性。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开放性;原则;路径

一、 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多元文化的交流与冲突中,传统型的小学语文教育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和小学生身心发展需求。小学教育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初始阶段,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推进与贯彻,小学语文结合现代社会发展实际,在发展中吸取更多现代化内容,顺应时代和学生的发展需求,在新的发展阶段做出新的调整,发生新的变革,逐步地实现新的跨越,获取新突破。

二、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开放的原则

(一) 合作性原则

对于传统课堂教学而言,语文教学具有诸多局限性,众多老师的教学范畴十分狭窄,太过于注重分数,忽略学习语文带给学生的情感体会,并不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体会以及方法的体会,如此一来不但对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也对提升学生能力十分不利。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群体之间的互相协作。只有平等的合作存在时才会有更加融洽的交流。而教师和学生之间需要通过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交流,教师可获知学生的学习、生活发展动态,能够增进彼此之间的互相理解。当然,这种合作,不仅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同时也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通过不断的良好合作,学生与学生之间才能建立深厚的友谊,共同学习进步,而不是作为孤立的个体而存在。

(二) 发展性原则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开放性,不仅是内容上的开放性,更是过程的开放性,讲究过程的发展性。在不断前进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更新面貌,与时代接轨,在学生与学生、教师之间建立密切的联系,从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看需要符合发展性原则。

(三) 民主性原则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的开放性要遵循民主性原则。教师与学生之间要互相尊重与理解,教学决策等可以通过民主方式进行抉择。学生之间也要相互理解,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互相帮助,更好地促进共同發展,促进交流。

三、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开放的类型

(一) 辩论式的学习

辩论式的学习实际上就是同学们就老师设置的一个辩论点展开思考,进行辩论。激烈有序是成功的辩论课堂的标志特点,学生能够就自己的观点各抒己见,而非沉默不言或乱说一气。教师在辩论式学习的过程中扮演指导者和总结者的角色。教师为学生的辩论设置时间和空间,同时对辩论内容以及不同学生的观点进行整理与总结,使学生在主动性的探究中进一步获取知识。

(二) 趣事类学习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的开放性也体现在趣味故事形式的学习中。其内容为教师讲授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有趣故事,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小学生充满丰富的想象力,而想象力往往与故事相结合,在故事的体验与品味中得到锻炼。

四、 在新课改背景下实现小学语文教学开放性的路径选择

(一) 注重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

虽然小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具有较高的学习热情,但是当其面对篇幅较长、距离当今时代较远的课文内容时,同样会感到枯燥和乏味,其根源在于难懂。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可以通过故事的设置、音频、视频的播放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降低学习难度。例如教授《王二小》等这样时代距离现实生活较远的课文,教师可以播放与此篇课文相关的经典歌曲,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聚焦学生更多更长时间的注意力。

(二) 注重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扮演的虽不是主体角色,但是具有主导作用,深刻影响着教育教学内容以及形式等媒介的选择。教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注意转变传统教学的观念,结合时代发展特点,在教育教学内容中增添更多的新样式。同时,教师在面对学生时,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因人而异,注意因材施教。

(三) 注意理论与实际的密切关系

意识产生于客观的现实,意识是对客观事件的能动性反映。比如,学英语单词时,只有经过生活实践或多次试卷练习时,才能够被牢固地记住。语文教育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有将语文学科的理论知识与生活现象、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才能使小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本领能力。学生可以通过影像、实践、网络等途径对学习内容进行搜索。教学目标的要求上彻底打破了学生被动接收知识的状况,通过试验、社会调查、小组讨论等形式,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老师则在一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另外,加强语文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还能够提高小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的本领,提高将知识转变为能力的本领。

五、 结语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开放是一种潮流,亦是一种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既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又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更符合“素质教育”理念。小学语文走向开放的路径有很多,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共同努力,然而更多的是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从内容到方法,都需要转变发展方式。

参考文献:

[1]易丽芳.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开放性[J].才智,2018(10):1.

[2]童明星.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开放性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12):1.

[3]张丽娜.小议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开放性[J].内蒙古教育,2014(1):1.

作者简介:

张学青,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河畔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开放性新课改原则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寻求开放性道路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重读天一阁开放性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