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传统文化引领小学作文教学

2019-04-23杨玉凤

考试周刊 2019年40期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必要性传统文化

摘 要:作为承载了五千年历史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积聚和凝结,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软实力的重要展示。小学语文作为中国特有重点教学科目,是小学生学习和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是中华文化在新时代发扬传承的方式和手段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和小学语文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一方面传统文化为小学语文教学贡献充足的学科资源,另一方面,小学语文教学又使传统文化能够得到流传和继承,并且在新时代赋予新的生命力的重要推手。

关键词:传统文化;必要性;作文立意;小学作文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作文考查的是小学生平时文化的积累和自身的逻辑思维,对于教师来说最难的部分应该就是作文部分的教学。许多学生由于缺少知识的积淀和思维的发散很难写出出色的作文,进而导致语文成绩无法真正的得到提高。本篇文章笔者将从中国传统文化引领小学作文教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为小学作文教学提供有力的参考。

一、 传统文化引领小学作文教学的必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经过上下五千年历史积淀和洗礼而流传下来的民族瑰宝,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发扬光大,是中华民族重新在世界舞台崛起的强大后盾。但是,随着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以及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加之近年来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异军突起,社会被一些低俗、谄媚、恶俗的外部文化和网络文化包围着。在当前的社会大环境下,小学生也深受其害,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已经被抛之脑后,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也越来越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作为最能够显示小学生整体文化素养的部分,主要能够反映的就是小学生对于日常社会生活的感悟以及自身的文化素养。

但是,在当今社会这种浮躁风气的影响下,小学生作文教学只注重写作技巧、急于求成的状况十分显著,这种流水线式的作文教学方式,严重影响了小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致使小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缺少生机。在小学作文教学中依靠传统文化引导的方式来实施教学方案的设计,用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来填补当前作文教学的空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小学作文教学有一个质的提升。

二、 传统文化引领小学作文教学的方法建议

(一) 将传统文化的积累作为写作素材

不少教师在小学作文的教学中应该都会有这样的经历,那就是学生在看到题目时没有思路不知道该写一些什么,大脑中一片空白,这样一来,想把作文写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多关注一些传统文化,或者在教学中随时像学生渗透一些传统文化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兴趣培养到能力提高的传统文化教学,并引导学生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提升作文习作的思维与方法,提升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在无形中达到对传统文化积累的效果,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在写作上的思维发散性,心有所想才能寫出一篇完整的、饱满的作文。

(二) 利用传统文化设定作文标题

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有这样一句话,“腹有诗书气自华”,我国传统的古诗文中都包含着十分丰富的文学内涵和情感底蕴,将这些意蕴丰厚的古诗文应用到作文的写作中不但可以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还可以进一步丰富文章中的内涵。在小学作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将所学习到和积累到的古诗文中的经典词语或断句作为文章标题来使用。例如,月是故乡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以分数论英雄等等,这类经典词语或断句可以使得学生的作文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可以开门见山地表现出文章所想要表达的思想,更为文章增添书卷气和文化气。

(三) 利用传统文化来立意文章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使用传统文化的内容或丰富的内涵来立意文章,这样的文章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避免文章内容空洞、乏味。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运用到文章的写作中,通过生活中的小事或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来体现这种思想,例如,我们中华民族长久以来倡导的“忠孝思想”。“忠”所强调的是一个人忠于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在我国古代和当代有很多可以表现“忠”思想的人物,如古代历史上的岳母刺字,近现代历史上的刘胡兰,这些人物都是忠诚的典型。谈到“孝”,这应该是我们中华民族长久以来的传统美德,孝道是中国人最重视的传统思想道德之一,古代流传下来的亲尝汤药、卧冰求鲤、扼虎救父等故事都是孝道的典型。学生可以利用这些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积累和流传下来的道德思想品德作为文章立意的主线,这种立意方法可以给予文章很大的思考空间,赋予文章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

(四) 用传统名言名句构建文章结构,表达文意

在日常的作文写作中,不管是小学还是中学,用到最多的都是议论性的文章叙述手法。通过议论手法进行文章的写作,可以保证文章逻辑表达更为准确,主旨更为鲜明。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利用传统名言名句的方式来论证文章主旨,表达文意。这其中常用到的论证方法主要有比喻论证、排比论证、假设论证、因果论证等方法,以比喻论证的手法为例,比喻的方法是指使用与本事物或事件有相同之处的另外一个事物或事件来描述和解释本事物或事件的一种手法。用这种手法来摆事实举例子可以将想表达的意思更加准确地表达出来。例如,古诗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就是典型的比喻手法,将平淡的雪景赋予文学的生机。在小学作文写作中,如果只是流水账式的长篇大论,写作手法单调,文字内容粗糙空洞,即便文章有很深的意寓,也很难吸引阅卷者的注意力。

三、 结语

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作文写作是最能考验学生文化素质的部分,由于当前社会浮躁风气的影响,小学生在写作时也多少带有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学习利用传统文化来引领小学作文教学的方式还是十分重要和有深刻意义的。小学生只有深入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摒弃社会不良文化的腐蚀,正确区分传统文化与非正派文化之间的意义,才能将所写作的作文赋予全新的生命力和丰富的思想及文化内涵。少年强则国强,中国传统文化需要小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逐渐的渗透给学生,让学生在传统文化氛围的熏陶下,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陈碧珍.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教育与教育学研究,2009,23(7).

[2]李格宏.核心素养下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8):78.

作者简介:

杨玉凤,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店地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作文教学必要性传统文化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效率
浅谈作文教学中读者意识的回归策略
作文教学中有关“审美”的探讨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