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中培育核心素养的教学转变探究

2019-04-23杨小莲

考试周刊 2019年40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摘 要:在如今的教育中,教学的目标已经逐渐转变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是适应当今潮流的必然趋势。“核心教育”是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的体现以及学生对于一些事情的思想品德认知和人生观价值观的综合提现。一个人是否具有核心价值观,关乎着其未来的发展。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人才是现如今最重要的话题。在以培养核心素养的观念下,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应该有一定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达不到如今的要求。教学方法究竟该如何转变,成为大家所关心的话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学转变

一、 引言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形成独立意识的主要阵地,老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实施者。在课堂上,老师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学的转变究其根本是老师的转变,老师的教学方法、教学途径侧重于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小学生具有良好的适应学习能力,老师对于他们来说是最有信服度的群体。所以,从老师的教育方式入手,更有利于学生的素质培养。

二、 将“育人”放在首位

“教书育人”是一名老师的职责,在传统的教育中,对于“教书”体现的更加明显。老师更注重学习成绩的提升,学习好的学生更加容易受到老师的喜爱。小学语文的课堂不仅仅是简单知识的教授,更应该传授学生立德树人的思想观念。而当代的教育以培养素质人才为主,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课堂,是以识字组词为主。更多的是硬性记忆,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都是靠背书。当学习中出现表达情感体会的题目,学生一般也是用句型的形式套用。对于那些感人的瞬间,以及美好的时刻都无法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这样的学习,对于学生的能力发展没有丝毫的用处。教学进度、学生成绩成为老师最为关心的话题。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对于老师的讲解并不能真正的理解,以至于后面再出现同样的题目学生还是不会,这就产生了一种矛盾,老师认为已经讲过的知识仍然不会就是没有认真听讲。在这种情形下,教育的理念与培养核心素养南辕北辙。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中,应该更加注重小学生性格品性的培养。老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团结有爱”“热心助人”“学会分享”“集体荣誉感”等品质。将“育人”放在首位,教书、育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将一个人所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融入在骨子里。这样的语文课堂,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加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互动,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为核心素养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学生学会学习的同时学会做人。

三、 课堂上更多的机会给学生

老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传统的教育中,课堂就是老师的主场,老师掌握着学习进度,控制着学生的思想,学生只能麻木地配合老师。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缺少积极性。很多时候老师在讲台上讲得激情澎湃,而学生确毫无反应,或者是象征性地配合老师。这样的教学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老师把他的理解、他的思想强加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缺少了自己思考的环节。这就好像没有过程只有结果的数学题一样,不会得分。这样的学习方法,枯燥乏味,又谈何培养核心素养。所以,在课堂上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去主动思考,并且发挥自己的见解。

例如,在小学语文课文《小太阳》学习中,在传统的读课文分析文章内容结构的同时,应该将目光聚集在一个点上,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对于一个点进行学习。本文中的比喻句运用很多,所以,老师可以把本篇文章学习的修辞手法集中在比喻上。然后,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用比喻句再写一篇文章。用这种迁移练习的学习方法,学生对于一个问题反复联系,并且可以有自己的独特思考空间。老师给学生提供一个机会,让学生可以朗读自己写的内容,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小学生需要肯定,需要被尊重,无论其内容写的是否合理,老师都应该给予一定的肯定,让学生得到应有的尊重。

这样,把学习从被动变为了主动,学生能够体会独立思考的过程,比直接从老师那里获取结果更加有挑战性。从知识的学习变为了能力的挑战,素质培养自然而然就可以顺利进行。

四、 合作学习

班级是一个整体,学生是构成整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在课堂的教学中,老师要注重班集体的作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给学生一个交流合作的机会,集思广益共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成绩排名的竞争下,很多学生缺少了分享的观念而过于自我,这种思想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很多时候是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所以老师要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很多老师认为,学生在一起会出现嬉笑的现象,所以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更不利于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小学生终究是十来岁的孩子,正是一个爱玩的年纪,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种情况,但是老师更应该看到学生在嬉笑以后认真思考、激烈讨论的模样,应该看这种合作的方式对于学生的思维方式是否有一定的帮助。无论是在学生时代,还是在以后的工作中,都免不了与人合作,所以在小学阶段,老师就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这也是培養核心素质的一种体现。

五、 结束语

小学生是希望,是未来,这个阶段的教育,对一个人的未来发展是很重要的。小学阶段是形成思想性格的阶段,所以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尤为重要。这不仅仅是对于学生知识的传授,更是要教学生如何去做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今社会的主流教育,这同样是对教师的一种考验。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将一些落后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摒弃,学习新的教育模式。小学的语文课堂,一切以有利于学生发展为主,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去表现自我,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教育,更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让学生形成基本的语文素养的同时,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作芳.浅谈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4).

[2]郑巧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策略探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8).

[3]蔡璐.基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习作课堂教学实践[J].学子:理论版,2017(15).

作者简介:

杨小莲,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北关小学。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