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城乡结合处小学生的朗读教学

2019-04-23黄新燕

考试周刊 2019年40期
关键词:朗读指导小学

摘 要: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针对城乡结合处小学生的朗读现状,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朗读的方法?本文从“自身本事要过硬;科学指导宜多行;时间方式巧安排;朗读活动常举办”四个方面,采取有效的朗读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排除朗读障碍,提高朗读水平。

关键词:小学;朗读;指导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所以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于地处城乡结合处的学生,他们的生活环境使他们习惯于在日常生活中用方言与人交流,很多家长不能流利地讲普通话,更不用说指导孩子朗读。学生朗读时常出现唱读,漏读,不流畅读,乱断句读,不敢大方大胆大声读。针对这样的学情,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朗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一、 自身本事要过硬——润物细无声

常言道:“有其师必有其徒。”在朗读方面,教师也就自然而然成了小学生最佳模仿对象,所以,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只有自己读好了,才知道怎样让学生读好,才能更加意识到朗读教学的重要性,才能提高孩子朗读的积极性。

二、 科学指导宜多行——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 把握读的“梯度”

新课标在提出朗读的总要求的同时,也明确指出根据阶段目标,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我们在低、中、高三个学段进行朗读教学时,具体措施如下:

1. 低学段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学好拼音,做到朗读不拖拉。在拼音教学中,针对城乡结合处学生的学情,重点指导学生第三声和第四声的朗读,增强朗读的正确性。为改正学生朗读拖拉的毛病,在教学中强调“的、了、着”等字的吞音。

2. 中学段学生能在正确、流利地朗读的基础上,做到有感情,读出句子的节奏与美感。

3. 高年段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了一定提升,这时我们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朗读,力求朗读的多样化。

(二) 加强读的指导

长期以来,课堂上我们很难看到教师如何指导读。常见的是教师对读的概括性评价,如“读得很好”“读得不够好”这一类的话。偶尔有所谓的朗读指导,也是停留在口头上,空洞地讲解如何读,这样指导的效果可想而知。教师应该在学生把握了文章内容、感情基调的基础上,从停顿、重音、语调、节奏四个方面进行朗读技巧的指导。

地处城乡结合处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唱读、拖音等现象,平时教师除了在语速上提醒学生外,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养成“的、了、着”轻声读,能很好地改善朗读拖拉的现象。另外,在朗读时,我们为了强调那些在表情达意上起重要作用的字、词或短语,常会加大音量、拖长字音,甚至是重音轻读等。这些朗读技巧对于城乡结合处的学生来说,并不复杂,容易掌握。学生一旦掌握后,将举一反三,极大地提高朗读教学质量,产生抑扬顿挫、起伏变化的朗读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此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更要以有感情的朗读作为主要训练方式,指导学生通过对课文或课文片段的朗读,掌握文章的语气,思想内容和真情实感;体味文章的语言美、内容美、意境美、结构美,使之在诵读的潜移默化中获得美的享受和教育,提高其理解语言的能力。如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可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全文,正确处理文中高昂、婉转、舒缓、急速等语气变化,抓住关键字眼,突出几个“真”字,注意“啊”的读法,从而切实感受桂林山水静、清、绿、奇、秀、险的独特风姿。

(三) 注重读的表扬

每个孩子朗读的情况都不同,对于地处城乡结合处的学生,他们比较腼腆,朗读基础比较差,不敢大方、大胆、大声读,更要给予充分的尊重和信心。而对于朗读比较好的孩子要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只要我们有耐心,采取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就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三、 时间方式巧安排——万紫千红总是春

(一) 增加读的时间

在听课中,我们会发现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把大量的教学时间用于泛泛的没有思维价值的“阅读谈话”上,一篇课文两三课时才学完,但学生读起原文还结结巴巴,读不上口,这岂不是本末倒置吗?叶圣陶在谈到阅读教学时强调:“阅读总得‘读,因为读得好,可以深切地传达出课文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就是领会它的思想感情。”因而,阅读教学必须以读为核心组织教学,必须把读的時间还给学生。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许多课文是千锤百炼、脍炙人口的名家之作,如果课堂上教师少讲些,让学生多读点,多记点,多积累些,天长日久,待到自己说话作文时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来,左右逢源,出口成章,“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 扩大读的人数

时下,不少教师仍“嗜讲”成“癖”,课堂上大多数学生没有朗读的机会,只有那些少数朗读尖子,才可能有朗读的机会,以配合教师的“讲”,就连这种读,也多表现于观摩课和公开教学中。这种读,完全是教师精心设计,精心施“讲”的陪衬。鉴于这种状况,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切实加强读的训练,尤其要训练学困生读,甚至一句一句地教他们读。

(三) 设计读的方式

朗读的方式很多,课堂上除了教师引读、范读、学生齐读、个别读、个人自读、分角色朗读、配乐朗读外,还有针对句段的强调朗读,和录音模仿朗读,组织小小的表情朗读赛等。课堂上采取范读和分角色读,有更多的学生喜欢。但是单一的朗读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孩子。比如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前,可先采取教师范读的方式,再请孩子自由朗读。在学习新课文时,可以采取分组读、比赛读等一些方式。学习了这篇课文之后,可以采取分角色读等方式。

总之,课堂上朗读课文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只有适时选择不同的朗读方式,小学生对朗读才能更有兴趣,就能更好地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四、 朗读活动常举办——千树万树梨花开

如果学校经常举办朗读的活动,必将引起全校师生的重视,这就为朗读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参与中大大提高了孩子的积极性,感受朗读带给他们的快乐。如举行朗诵比赛,让学生自己选择文质兼优的课文片段或诗歌进行配乐朗诵表演,当场评分、奖励,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检验了学生的朗读效果,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窦素平.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思考[J].学周刊,2017(3).

作者简介:

黄新燕,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第六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朗读指导小学
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浅谈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与评价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