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 新高度

2019-04-23杨巍

考试周刊 2019年40期
关键词:课改模式教学设计

摘 要:新课改已经彻底转变了中职学校的教学方式,教师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帮助者和引导者,学生在“四步六环节”模式中的自学、实训、研讨、展示。本文将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分析中职课改的实施方式,如何才能上出有高度、有質量的课改课,既要遵循“四步六环节”模式,又要让学生爱学、学懂、学会。

关键词:课改;“四步六环节”模式;教学设计;创新;评价

我校课改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在这个改革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上出有高度、有质量的课改课,既要遵循“四步六环节”模式,又要让学生爱学、学懂、学会。下面,我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谈谈我的想法。

一、 课前,精心教学设计

我曾参加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项目一的比赛,其内容就是教学设计,用说课的形式将其呈现出来。国赛、省赛这些大赛的中心思想与我校的“四步六环节”模式中强调“做中学,做中教”、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合作能力、自信心培养等目标非常吻合。因此,我们的每一堂课改课都需要有一个精心的教学设计。

一个有高质量的教学设计,首先要进行教学分析,分析教材、分析学生,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合的教学设计。

其次,是教学的整个骨架。要用多长时间,分别完成那些任务,设计每个环节的目的又是什么?又怎样实施?怎样设计让学生易懂?怎样设计又让学生爱学?拿我的一节公开课为例,我分两个课时完成if...then...else语句的学习。第一课时我的设计是:结合实训和小组研讨,将学习任务单发给每名同学,学习任务单中包含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难点,另外将学习目标分解成小任务,每个任务层层递进,让学生带着任务在机房预习。第二节课主要是展示,穿插实训和小组研讨。

再次,是要通过教学设计将知识点的学习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勿将课改课上成只有热闹而没有门道(知识)。“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一节有高度的课堂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因此那节公开课我在完成知识点学习的同时穿插了一些生活实例:开始是flash歌曲《感到幸福就拍拍手》,设疑“如何用if...then...else语句完成”,学生带着问题预习展示课本知识点;紧跟着是一个篮球赛的情景剧,裁判判定犯规因此罚下,教师布置任务“如何用if...then...else语句书写该情景剧”。各小组讨论分别完成了if...then...else语句的一般形式和特例情况两个任务,掌握了知识点的应用。

最后,教学设计还要分出层次,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发展,实现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分层次地指导教学和评价,是教师的“教”适应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促进教与学互动,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创新。比如分层次课堂提问、分层次巡视辅导、分层次展示练习、分层次批改作业等等。

通过以上方式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的教学效果良好,从而更大程度上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

二、 课上,明确教师角色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帮助者和引导者,应该是“带着问题来,带着问题走”。学生在“四步六环节”中的自学、实训、研讨、展示时都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这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学生的展示过程会出现知识不准确或是重点不突出的问题,此时教师可以提问“大家发现什么问题了吗?”“谁还有补充?”“他展示的重点是什么?”等问题,引导其他学生寻找问题并讨论如何解决。一切新的东西都是从“疑”字开始的,牛顿的万有引力也是从对苹果的落地疑问开始的。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巧妙的设疑,启发学生从疑问中思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要给学生多留一点创造空间,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教与学的互动关系就是善于诱发学生积极思维,才能更好地让学生进行创新型活动。在实践中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实现教学互动效果,启动学生独立学习,积极思考,让其创新思维不断发展。

当然,教师在课堂上还要用激励的语言表扬学生,帮助增强自信心;要引导学生小组之间、组内之间开展积极的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用幽默的语言帮助学生记住知识点……

三、 课下,注重学生评价、自我反思和教师评课

课上教学评价还不能完全了解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注重学生的课下评价效果才能更好地推动教学工作。新课改实现评价的多元性和多样性,全面评价学生的发展与进步。要学会欣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善于鼓励和表扬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更自信,更积极。教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所进步。

早在1910年,杜威在他的著作《我们怎样思维》中,就倡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教师的自我反思也非常重要,从课堂中寻找优点和不足,从教育实践中反观自己的得失,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形成对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反思的过程就是在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和教学观的过程。

作为一名教研组长,我也很看重评课。因为评课活动有教学诊断功能,每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能够关注教师的“教”,还能照顾到学生的“学”,对课堂教学得失及其原因可以做中肯的分析和评估。因此,在每节公开课后都要及时进行评课活动。

理性看教学,感性看课改,新课改要有新高度。

作者简介:

杨巍,河北省高碑店市,河北省高碑店市职教中心。

猜你喜欢

课改模式教学设计
基于“茶文化”背景对中职旅游专业课改的思考
浅谈微课在PHOTOSHOP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