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反思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2019-04-23陈旭升

考试周刊 2019年40期
关键词:专业发展教学反思实践研究

摘 要:教师要适应发展和变革,就要不断强化反思意识,积极开展教学反思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养成反思习惯,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实现自我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教学反思;实践研究;专业发展

一、 研究现状

教学过程是一个永远存在遗憾的过程。关键因素是反思能力常被忽视。虽然国家正在花大力气改变这种现状,实施继续教育和各种培训,同时扩大了教育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但由于种种原因,教学反思理论与应用研究也只是被一部分教师所接受和应用,另一部分教师还处于观望、冷漠或尝试阶段。一方面是教师的严重缺编,许多教师超负荷工作,教研时间不能保障,致使课堂教学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现象。另一方面,学生学习方法单一,导致了学生普遍缺乏创造性思维,学习效率低下。教师教育教学费时太多,收效不显著。教师缺乏反思,教学缺乏反思,是目前农村学校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和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以人为本,追求个人发展的全面性,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以期取得最大的效益和最高的发展。这是一个认识上的大潮流。“教师是新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这一观点已经成为共识,教师成为研究者和思考者的呼声日益高涨。

二、 研究意义

教师开展教学反思理论与应用研究的过程,是教师彰显自我、追求教学个性的过程,也是教师重新认识自我、发挥教学自主性的过程,更是教师发现问题、完善自我、自主提高的过程。同时,教师开展教学反思理论与应用研究,以研究者的眼光对自身的行为进行积极的、深入的反思、观察、分析、探究和总结。教师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教学目标、情感態度和价值观,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困惑,客观公正地发现自我、改造自我、超越自我。因此,教学反思研究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

三、 研究对策

要解决教学反思理论与应用研究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 勤于反思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教学反思是教师反思最普遍的形式,教师的自身发展离不开教学反思理论与应用研究。任何一名教师要想尽快提高个人素养,必须养成教学反思习惯,提高反思能力。通过教学与反思一体化实践研究,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育教学技能,同时形成教学个性,领悟创造性见解。不断把自己培养打造成学者型、专家型教师。

(二) 善于反思

教学反思不是单纯地思考,是教与思的一体化过程。教学反思最有效的方法是教思一体化。教中有思,思中有教。教而不思则浅,思而不教则空。只有两者经常性有机结合,才能达到两不误、两促进的境界。具体而言,就是要在教前反思“怎么教”的问题,教中反思“适合不适合”的问题,教后反思“这样才更有效”的问题。反过来,要在反思前回顾“怎么教的情景”,反思中结合“教学案例”综合反思,反思后想一想“对教学有没有促进作用”等。特别要注重交流碰撞,每个教师在集体反思活动中,都要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即使出现问题上的冲突,也是一个智慧碰撞和切磋学习的机会。要注重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对话是反思性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要明白,反思不仅仅是“闭门思过”,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也是进行教学反思的重要途径。同时,经常性地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寻找差异,总结得失,取长补短,从而提升自我。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教学反思理论与应用研究非常重要,也迫切需要。教学反思有“三项注意”:一是注意落脚点(选择和发挥自己的专长),二是注意系统化(反思整体教学能力),三是注意发展性(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体现反思的价值)。

(三) 记录反思

教学反思理论与应用研究必须边教边思,边思边记,做反思的有心人,以免教过无声,思后无痕。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反思意识,还要经常性地认真总结经验,把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想法、做法、体会、感受等用反思日记或问题单等形式及时记录下来,以便于今后对比、分析、总结。教学反思应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全过程,记录的内容主要有1. 记录得意之处(成功经验)、记录遗憾之处(问题不足)、记录机智之处(矛盾化解)、记录新颖之处(突破创新)、记录谋划之处(计划打算)、记录碰撞之处(智慧火花)等。记录方法主要有两个方面:从类型上说,可以记录横向反思、纵向反思、个体反思、集体反思等;从反思方法上说,可以记录教学片断(行动研究)、纵横对比(比较研究)、总结经验(综合研究)、展示交流(对话研究)、全程回放(录像研究)、收集整理(档案研究)等方面的情况。特别是要掌握教学反思研究记录的基本技能:1. 写好反思日记。就是以记日记的方法,把一天的教育教学工作或一节课的教学片段摘要记录下来。2. 写好教学实录。就是详细描述示范课、观摩课、录像课、公开课的教学情境。3. 写好交流过程。就是记录集体教学活动中的交流、辩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4. 写好学生反馈。就是课后与广大学生交流沟通,找出一些教育教学中实实在在的问题,听取学生需求,了解教学效果,提出整改方案,着眼长远规划。5. 写好教学叙事。教学叙事就是讲一个教育教学故事,再加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反思(即评析)。教学叙事的主要特点是讲故事,通过故事来说明教育教学的某个道理。在教学叙事的基础上,其内容可以是一堂课、一句话、一个实验、一个课题、一个题目、一个动作,选取若干个有典型意义、多角度研究、反思和讨论教育教学活动,这是记录教学反思的较高境界。此外,需要重视教学随笔,这是记录教学点滴感悟的反思方法。教育随笔是一线教师及时反映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思想火花的最快捷方式,也是教师进行教育艺术、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总结的良好形式,更是提高教师反思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有效手段。总之,记录个人的所感所想,回顾教育教学的得失成效,这有利于教师提高修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四、 小结

现代教师发展研究表明,教学反思理论与应用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阶梯。只要我们对教学活动坚持不懈地进行“反思——实践——反思”,就能够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

作者简介:

陈旭升,甘肃省平凉市,甘肃省庄浪教育局教研室。

猜你喜欢

专业发展教学反思实践研究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信息技术课堂微课教学方法研究
论学习共同体下的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