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以拓展课《餐桌上的王者:筷子战胜刀叉》为例

2019-04-08谢小芝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年30期
关键词:刀叉餐桌上筷子

谢小芝

一、拓展课教学的背景

1.2015上半年浙江省教育厅颁发《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鼓励积极探索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和共享机制,体现地域和学校特色。综合考虑社会学科的课程性质和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以《餐桌上的历史风景》作为拓展课主题,内容选择了餐桌上最具代表性的饮食工具,餐桌、勺子、筷子、炊具和酒器等一系列的饮食工具,借着它们的变迁,来展示中国古代社会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变迁。

2.教材分析:《餐桌上的王者:筷子战胜刀叉》是我们《餐桌上的历史风景》的第三课时,本节课从餐桌上的筷子入手,利用地理区域和历史两个角度探究中国人选择筷子的原因及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

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代中国进餐工具的发展变化。(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物、史料等资料的分析,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分析中国古代饮食方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筷子背后文化的诠释,感悟、了解传统文化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提高个人修养。

4.教学重难点:(1)重点:筷子诠释的传统文化;(2)难点:中国人最终选择用筷子的原因。

二、教学过程

导入:外国名人用筷子图片

问:认识照片上的人吗?他用的是什么餐具?他拿得好吗?

出示另一幅外国人用筷子图片。

叙:作为一名世界精英,比尔·盖茨已经算用得很不错了。

问:外国人为什么不善用筷子?

生:他们用的是刀叉。

出示:《人类三种不同进食方式分布示意图》

活动(一):据现代西方学者研究,认为当今人类主要有三种不同进食的方式,对照分布图,同学们在学习单上填一填。

问:你们认为哪种方式出现得最早?最早发明和使用筷子的是谁?

叙:其实在中国的餐桌历史上也用过刀叉。有考古为证。

出示:考古发现的古代不同时期餐叉资料图。学生观看他们的形状

出示:古老的中国餐叉

叙:1995年这套新石器时代餐叉的出土,把中国的餐叉历史追溯到5000年前。而据学者考证,西方人使用刀叉作为餐具的历史最多推到公元10世纪,距今1000年左右的历史。所以说世界上最早使用餐叉进食的很有可能是中国人。

活动(二):为什么在中国餐叉的使用会中断?

归纳:由于华夏文明发源的地理区域决定了这里的自然环境适宜农耕文明的发展,这又决定了中国人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主食是五谷,辅食是蔬菜,外加少量肉食。

活动(三):猜想筷子的起源?

问:那筷子在古代称什么呢?

出示:《韩非子·喻老》“昔者,纣为象著而箕子怖”

问:这句话什么意思?

叙:这是文献中有关著的最早记录。说明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使用筷子了。

出示:实物资料:春秋晚期的筷子。

出示:考古发现已知最早的筷子。

叙:这一发现将筷子的历史提早到了距今六千多年以前。可见,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一段筷子与刀叉共用的历史。

出示:汉墓壁画

活动(四):利用图片结合自己的了解,来大胆描述一下当时人们进餐的情景。

总结:先秦时期,古人就餐一般都是席地而坐,每个人有一张席。所谓“席位”就诞生于此。就餐时,每人面前还会摆放一张低矮的小食案,案上放着轻巧的食具。一般贵族吃饭的时候,主人坐在最主要的席位上,叫主席;客人、其他人分成两列坐在旁边的席位上,叫列席。

出示:分餐,唐代壁画《野宴图》

比一比两幅图的进餐情景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被称为“胡桌”“胡凳”的情况?会餐选择筷子有什么优势?

归纳:所以这是农牧文明交融的结果,筷子在这时候越来越显示出了它的优越性,筷子不但能夹,还能搅、插、扒、挑,甚至戳、撕等,可以说,筷子在餐桌上扮演了除舀汤之外“一统天下”的角色,堪称餐桌上的王者。(所以筷子被誉为中国四大发明外的另一项伟大发明。)

总结:高桌大椅的出现促使古代饮食方式的改变——由分餐制变为会食制,在根本上促使了筷子的广泛使用。

出示:宋朝琼林宴,南宋银筷,它的形式有什么特点?宋、辽、金、元的箸,形制多变,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圆柱形。

出示:明代象牙箸,它的形式有什么特点?总结:明代开始流行方首圆足

出示:清代红木镶银筷,它的形式有什么特点?

总结:清代筷箸,多为竹木镶银,工艺精巧美观。

归纳:随着筷子的广泛使用,它不再只是进餐的工具,还衍生出工艺品。筷子沿用到今天已经深深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液中,诠释着中国的传统文化。

活动(五):视频:《公益广告:筷子》,筷子(蕴含着)诠释了哪些中国传统文化?

总结:筷子作为文明的产物,不仅灵活地在餐桌上大显身手,还生动诠释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称为东方文明的象征,因此被誉为中华文明的精华。

三、教学反思

1.《历史与社会》是一门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培养现代公民应具有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八年级学生,在情感态度上,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认识,借此机会将传统文化带入课堂,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对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忱。

2.本节拓展课以餐桌上的小小筷子作为载体,筷子作为文明的产物,承载着中国饮食及社会文化的变迁,筷子文化,是中华民族很有本土文化特色的文化。通过解读这两根七八寸长,细如小指的简简单单的小棍子,引导学生感悟筷子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

3.本节课程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思考点,打破传统课程间的壁垒,通过从不同视野角度解读餐桌上的历史以及文化,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视野、空间感知、历史意识等素养。比如通过地图让学生总结世界不同地区的进餐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

猜你喜欢

刀叉餐桌上筷子
餐桌上的甜蜜进化史
不用筷子和刀叉怎么吃饭
说『筷子』
“二战”的胜负难道在餐桌上早已决定?
餐桌上的宇宙
筷子
最后的晚餐
竹筷子
筷子
筷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