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拟乙肝汤康汤联合和甘草酸二铵治疗湿热内蕴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分析

2019-03-20梁恩富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期
关键词:内蕴二铵乙型

梁恩富

(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31)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指乙型肝炎病毒检测为阳性且患者病程长达半年以上,有相应临床症状的慢性肝炎。临床表现为乏力,厌食,腹胀,黄疸,恶心,肝痛等,且压痛轻微,肝功能异常。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表现也不同[1]。本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6年6月至2018年2月90例湿热内蕴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成不同组,分析了自拟乙肝汤康汤联合和甘草酸二铵治疗湿热内蕴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6年6月至2018年2月90例湿热内蕴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成不同组。观察组男22例,女23例;年龄21~45岁,平均(30.14±2.22)岁;病程1~3.6年,平均(2.51±1.28)年。对对照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21~47岁,平均(30.29±2.12)岁;病程1~3.5年,平均(2.55±1.29)年。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甘草酸二铵治疗,每次服用剂量150 mg,每天3次,饭后半小时服用,连续12周。观察组则给予甘草酸二铵联合自拟乙肝汤康汤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 自拟乙肝康汤,方药组成:绵茵陈15 g,垂盆草15 g,黄芩12 g,五味子10 g,郁金15 g,赤芍20 g,白芍15 g,茯苓15 g,金钱草30 g,猪苓10 g,柴胡12 g,虎杖15 g,黄芪15 g,丹参15 g,每日1剂,水煎温服,每天2次。治疗12周。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湿热内蕴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效果;腹胀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相对应的指标;治疗不良反应率。显效:肝功能达到正常水平,临床相应症状显著改善;有效:肝功能改善,但未达到正常范围,临床相应症状有所缓解;无效:症状、肝功能等情况均无改善。湿热内蕴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效果为显效、有效百分率之和[2]。

1.4 统计学方法:SPSS19.0统计,计量资料给予的检验方式是t检验,计数资料则实施χ2检验,P<0.05显示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两组湿热内蕴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湿热内蕴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效果44例(97.78%),其中,显效35例,有效是9例,无效是1例,高于对照组31例(68.89)(显效16例,有效是15例,无效是14例),P<0.05。

2.2 治疗前后肝功能相对应的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肝功能相对应的指标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肝功能相对应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3 两组腹胀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腹胀缓解时间、住院时间(14.42±2.25)d、(18.23±1.51)d优于对照组(23.11±1.41)d、(25.13±0.24)d,P<0.05。

2.4 两组治疗不良反应率比较:观察组治疗不良反应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其中,对照组有4例腹泻,有4例恶心,有3例头晕。观察组有3例腹泻,有4例恶心,有3例头晕。上述不良反应均自行缓解。

表1 治疗前后肝功能相对应的指标比较(±s)

表1 治疗前后肝功能相对应的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时期 TBIL(μmol/L) AST(U/L) ALT(U/L) PTA(%)观察组 45 治疗前 63.11±21.44 118.21±42.16 98.16±12.82 26.01±5.35治疗后 20.02±2.14 45.31±12.82 56.16±11.55 35.12±10.66对照组 45 治疗前 65.14±20.29 116.11±42.44 98.27±12.71 26.14±5.19治疗后 28.22±5.66 87.21±12.45 64.62±10.66 29.26±6.13

3 讨 论

慢性乙型肝炎是对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威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西医主要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包括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肝脏抗炎等。但效果欠佳,且容易出现发热,全身不适等不良反应,对骨髓有不同程度的抑制,还容易复发[3]。

中医没有慢性乙型肝炎这种疾病名称,但根据其疾病特点,可将其纳入“黄疸,腹胀,积聚”等范畴。慢性乙型肝炎病毒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有很多争论。目前认为其主要和邪毒湿热有关,以湿热内蕴型为常见,治疗上,采用自拟乙肝汤康汤治疗有良好效果[4]。

方中,金钱草、茵陈、虎杖、黄芩、柴胡、郁金和五味子有保肝、抗氧化和利胆作用。其中,丹参和赤芍具有肝保护酶和抗肝纤维的作用,对门静脉压力也有降低作用;白芍具有护肝,镇痛,调节免疫力等作用,而猪苓和茯苓可保肝和增强免疫功能。黄芪可增强白细胞功能和免疫力。上述药物的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证明,各种药物联合使用,有抑制乙肝病毒,保肝降酶,改善胆囊功能,调节免疫力的作用[5-7]。本研究中,对照组给予甘草酸二铵治疗,观察组则给予甘草酸二铵联合自拟乙肝汤康汤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湿热内蕴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胀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肝功能相对应的指标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肝功能相对应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不良反应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

综上所述,甘草酸二铵联合自拟乙肝汤康汤治疗湿热内蕴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肝功能和症状,缩短疗程,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内蕴二铵乙型
加味葛根汤联合磷酸奥司他韦治疗轻症乙型流感(风寒束表证)的疗效观察
2011—2020年平顶山市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藏医催泻疗法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活动期回顾性研究
磷酸MER值对磷酸二铵产品质量影响研究
郑州市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诊断水平调查分析
HPLC 法同时测定甘草酸二铵制剂中18 α 和18 β 甘草酸二铵含量*
不同施肥方式对大豆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从外缘到内蕴:《红楼梦》异文的诠释空间与小说特质
磷肥秋市开场 言说价稳或早
电影《老炮儿》内蕴的儒家伦理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