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2019-03-20徐琳娜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期
关键词:全血细菌性感染性

徐琳娜

(辽宁省东港市中心医院检验科,辽宁 东港 118300)

作为临床多发感染,细菌性感染主要发生人群为学龄前以及学龄期儿童,主要特点为反复发作,多数患儿病情由病毒感染引发。当前临床上主要应用血常规检测方法,但是易受日间变化以及药物、温度等影响,从而产生诊断误差,导致应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1]。此次研究特就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应用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的诊断价值进行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自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接受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治的患儿资料,从中随机选择123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动态随机化分组方式对所选患儿进行分组,主要包括探究组、参照组和对比组,所选患儿均经得其监护人同意。探究组女性患儿19例,男性患儿22例,年龄为3~12周岁,平均为(5.6±2.3)岁,参照组女性患儿20例,男性患儿21例,年龄为2~14周岁,平均为(5.9±2.6)岁,对比组女性患儿17例,男性患儿24例,年龄为3~15周岁,平均为(6.4±2.4)岁,3组患儿各项临床一般资料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参照组患儿应用血常规检验方式,采集2 mL静脉血,然后将血液标本放置于含有EDTA-K2成分的抗凝管中并使之混合均匀,然后放置于低温环境中冷藏。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查,同时对血液中白细胞类型以及数量进行记录[2]。对比组患儿接受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应用全自动特定蛋白仪检测全血C反应蛋白,应用配套试剂盒检验C反应蛋白。探究组患儿应用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3]。

1.3 指标评判标准。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结果阳性标准:C反应蛋白浓度超过3 mg/L,血常规检验结果阳性标准:白细胞数量超过12×109/L。

1.4 统计学分析:此次研究进行数据资料分析的软件为SPSS20.0统计软件,以(n,%)表示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应用(±s)表示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则差异不明显且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参照组24例患儿检验结果呈阳性,阳性率为58.54%,对比组25例患儿检验结果呈阳性,阳性率为60.98%,探究组30例患儿检验结果呈阳性,阳性率为73.17%,探究组患儿阳性率显著高于对比组和参照组,具有明显差异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血常规与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结果见表1。

3 讨 论

表1 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血常规与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结果

儿童发生细菌性感染疾病的概率较高,主要包括泌尿系统、肠炎、肺炎以及脑膜炎等炎性疾病,罹患细菌性感染疾病的患者血清中含有能够与肺炎链球菌荚膜C多糖物质发生反应的蛋白成分,即C反应蛋白。有研究表明,在炎性因子作用下,C反应蛋白指标会出现升高现象,将细菌性感染疾病诊断与C反应蛋白检验相联系能够为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重要信息[4]。

C反应蛋白受白细胞激素以及肿瘤坏死因子等炎性因子调节,人体正常状态下C反应蛋白呈现较低水平,但是人体内炎症出现后,C反应蛋白在人体内会出现分泌运作失控的现象,在炎性因子的作用下肝脏产生大量C反应蛋白。作为炎症标志物,C反应蛋白在炎性反应中能够发挥感染保护作用和免疫作用[5]。全血C反应蛋白检测具有快捷、灵敏和简便的特点,不受患者血压、心率以及呼吸等因素的影响,在细菌性感染疾病的诊断中检出率和准确率较高。血常规为临床常用检验项目,但是临床检验准确率相对较低,容易受患者饮食情况、情绪等因素的影响。此次研究中,接受血常规检验的患儿阳性率为58.54%,接受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的患儿阳性率为60.98%,接受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的患儿阳性率为73.17%,三种不同检验方式阳性率具有明显差异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以上研究结果可知,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应用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具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可为临床医师进行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提供有效信息和重要指导。

猜你喜欢

全血细菌性感染性
历史上那些骇人的细菌性传染病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机械振动辅助排痰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
全血超量采集原因分析及返工制备可行性分析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棚菜出现各种“烂” 重防细菌性病害
《思考心电图之177》
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研究
基于羊细菌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