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术技能型人才、“双师型”师资和产业转型升级

2019-03-08李丹

中国经贸导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产业转型升级双师型

摘 要: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供给侧和区域产业需求侧的“两张皮”问题仍然存在,“双师型”师资的建设有助于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论文建立技术技能型人才、“双师型”师资、校企利益共同体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分析框架。论文基于浙江高校的“双师型”师资建设现状的135份调查问卷、“杭甬温”技术技能型人才比较和校企“利益共同体”案例的综合分析,认为产教融合背景下的校企利益共同体是三者联动的关键和载体,并提出基于区域产业大力发展地方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建设、建设校企“利益共同体”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发展等对策。

关键词:技术技能型人才 双师型 产业转型升级 利益共同体

一、引言

目前我国技能劳动者超过1.65亿人,占就业人员总量的21.3%,但高技能人才为7491万人,只占就业人员总量的6.2%2017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的统计数据。技术技能型人才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受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影响,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供给侧和区域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和对接,“两张皮”问题仍然存在。“双师型”师资的建设有助于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

课题组《技术技能型人才、“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研究》以浙江为例,在2018年7—8月对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温州大学、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等高校进行问卷调查和焦点访谈,探讨产教融合背景下,利益共同体的“双师型”师资建设如何与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三方联动,共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二、技术技能型人才、“双师型”师资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分析框架

技术技能型人才、“双师型”师资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三者的关系可以理解为:在产教融合的利益共同体平台下,通过发挥“双师型”教师的理论教学能力、实践教学能力、就业指导能力、科学研究能力、道德文化修养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符合行业企业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从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一)技术技能型人才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

人才类型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人才,即学术型人才(科学型、理论型);另一类是应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人才,即应用型人才。在应用型人才中,又可划分为两类,即技术型人才和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三类人才之间不仅有不同的层次系列,而且各类型人才与层次人员之间具有交叉与重叠的现象。图1是按照工作中对管理的要求和范围的宽窄、高低为依据,绘制而成的三种基本的人才类型与层次的关系,也就是当今研究领域较为统一的人才结构的阶梯型模式。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迈进,但面临着“设备易得,技工难求”的尴尬局面。随着产业和企业的转型升级,企业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也日益增大,除了企业推行人力资源提升计划,通过工学结合的模式增加技术技能型人才之外。更加重要的是,通过高校的高等教育(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广大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双师型”教师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不同类型的教师,都有着自身的作用和不足。学科型教师了解和掌握学科的最新发展状况,具有扎实的轮流知识,以专职教师作为第一职业和终身职业,受过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培训。但是专业实践能力的短板无法满足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所需的一些基本要素。实践型教师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具有丰富的企业工作和生产实践的阅历和经历,更加了解专业知识在企业应用的现状,因此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环节的作用很大。但是,实践型教师由于理论知识缺乏系统性,较难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目前,无论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还是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育的作用都非常重要。调查数据显示,有57%的受访教师认为非常重要,33.3%的受访教师认为很重要。“双师型”教师不但拥有具有学科型教师所具备的专业知识,也同时具有实践型教师的丰富经验和实践能力。更有利于实现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实用性、操作性、技能型”的培养目标,能把职业与专业、知识与技能进行融合,把产业企业的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融为一体。

(三)产教融合下的“利益共同体”是人才培养和“双师型”师资建设的重要载体

校企利益共同体是应用型高等院校与企业深度合作的表现形式。校企利益共同体的运行机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首先,产业企业和高校的共同愿景在不断博弈中各自调整自己的价值诉求,最终形成共同的愿景,这是利益共同体的前提条件;其次,虽然高校文化和企业文化分属不同类型,但从人才价值的延展性角度,两者却有着共融的可能,这是利益共同体的基础;再次,校企双方各有着自身的硬性条件,例如车间、设备、实验室、教师,也有着互补的“软性要素”包括教师、科研成果、高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中试成果等,互为补充的资源是利益共同体建设的条件;复次,校企关系实质是教育和经济的关系,当教育的长期社会效益和企业相对较为短期的经济效益建立共享机制时,利益共同体才有不断的运行动力;最后,无论是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还是作为第三方的行业协会评价机构,制度的规范和完善都是利益共同体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利益共同体的运行机制具体见表1。

三、技术技能型人才、“双师型”师资和利益共同体建设的现状分析——以浙江温州为例

(一)技术技能型人才建设现状

人才的结构性问题之一就是技术型人才如何有效地与区域支柱产业进行对接。温州未来发展的主力军既不是普通务工者,也不是高端人才,真正能够给温州带来希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截至2017年底,温州技能人才总量达到96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近22万人,仅占技能人才总量的22.9%,低于全国(26.3%)平均水平3.4个百分点,与上海(31%)、杭州(30%)、广州(30.3%)等地差距较大 各地人事局网站资料,而且据温州市经信部门用工监测情况显示,高技能人才普遍紧缺,一些企业的高端设备因缺少高技能人才难以正常运转。可以说,高技能人才的紧缺,已经成为温州加快經济转型发展,提高区域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制约因素。

本文选用上述专业技术人员指标对杭甬温进行对比分析。表2的数据进行分析,在2004—2014的十年左右的时间,三地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资源都得到迅速的增长。杭州从2004年的26.07万人增加至2014年的92.95万人,增长了3.56倍,宁波从2004年的17.16万人增加至2014年的36.41万人,增长了2.12 倍,温州从2004年的17.37万人增加至2014年的25.57万人,增长了1.47倍。无论是总量,还是从增长速度来看,杭州都是最快的,宁波其次,温州第三。2004年温州和宁波的专业技术人员基本相同,数量还要少2000人左右,但是十年的时间,宁波比温州增长迅速,两者的差距已有十万人左右。

从表2和表3的数据来看,在2004—2014年间,由于温州户籍人口的基数大于杭州和宁波,再加上专业技术人员数量相比而言要增加速度更慢,两种因素必将导致专业技术人员占户籍人口的比重,温州和杭州、宁波的差距更加明显。

从表4的数据可以得知,2004年杭州专业技术人员占户籍人口的比重是4%,宁波是3.10%,温州市2.33%,三者差距不是太大。2014年,杭州是13%左右,宁波是6.24%,温州是3.14%,杭州是温州的4倍左右,宁波是温州的2倍左右,差距越来越大。

(二)“双师型”师资建设现状

“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地方普通高校转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需求。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产教融合背景下温州高校“双师型”教师建设的现状,课题组于2018年8月在浙江高校部分教师中发放调查问卷135份,有效问卷135份。基本情况如下。

虽然有数据反映浙江省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达78.9%,但各高职院校的发展不平衡,认定标准也不一致,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比较集中的。从综合调查题项及问卷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应用型高校和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见图2。

其中校企双方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位列第一,高校“重学历、轻能力”的人才观念导向和评价激励措施不全面成为第二、第三的因素,其他因素例如教师来源主要是高校毕业生、“双师型”教师的作用没有发挥紧随其后,其他因素如兼职教师管理不规范也是重要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1.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理念和专业实践能力脱钩。自2014年《驻马店共识》后地方普通高校开始转型为应用型高校,但是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导向和历史轨迹等原因,学术性大学的思维惯性仍然一定程度影响教学管理者和实施者的办学思路。“重学术、轻技术”、“重理论、轻实践”、“重学历、轻能力”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理念普遍存在。即使是高职院校,也似乎往学术科研型大学越走越近。上述事实必然使得教师不愿意花费较多精力去提高专业实践能力。调查数据显示,虽然有81%的教师从主观上愿意成为“双师型”教师,但受限于自身专业实践能力的不够,而无法成为“双师型”教师,这个比例已达到受访教师的57%。

很多转型发展的地方高校已经意识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采取多种措施开展双师型队伍建设,但就现状来看不容乐观。“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很多地方高校刚刚从普通高校转为应用型高校,原来的师资以理论教学为主,无法适应实验、实践等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工作,更谈不上和行业、企业联合进行科技研发等应用型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有限。师资队伍的薄弱严重制约了产教融合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2.“双师型”教师缺乏统一的认定标准。调查数据分析,有75位(55%)的老师已经认为自己是“双师型”教师,即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较高的教学水平和一定科研能力,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老师。接近60%的受访教师认为所在单位制订“双师型”认定的文件,同时一半以上的调研对象认为所在单位具有“双师型”素质提升的政策文件。但是,课题组访谈几位高校人事处负责人的结果是,目前高校对“双师型”教师的认证虽然有“双证书”标准、“双职称”标准、“双素质”标准和“双层次”标准等等,目前各高校仍然没有制定专门的评聘细则,也没有规范的认定标准,只是在统一的职称评聘文件中提到。因此,“双师型”教师的认定,不能仅仅看是否取得了“双证”,而是要有具体的细则进行规范,例如“企事业单位的实践经历”、“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经历”、“中等级别及以上的等级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助教的工作经历”等。

3.“双师型”教师引进渠道单一。从“双师型”教师的占比来看,调查数据显示,有73.3%(99人)的教师认为“双师型”教师不足,其中有33.3%(45人)的教师认为“远远不够”。原因有二:一是目前高校进人的方式主要是从高校到高校,无论是从高校自行招聘的毕业生,还是从其他高校流动聘任的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从书本到书本,离“双师型”教师的要求甚远;二是从企业引进的人才由于学历等“硬条件”的约束而逐渐减少。目前第一种情況是高等职业院校引进教师的主要渠道,第二种情况由于近年来行业薪酬与高校薪酬的距离拉大,高校对这部分人才的吸引力在不断下降。因此,从企业引进人才的数量和比例逐年下降。这需要职业院校在更加重视技能的同时,适当降低企业引才的学历等硬性指标要求。

4.兼职教师的数量不多、稳定性不强、实际效果不佳。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一直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近几年的总体情况上看,兼职教师的数量不多、稳定性不强,实际效果不佳。原因之一是兼职教师在一些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的作用仅仅是为了专业实践课程的补位,流动频繁,随机性大;原因之二是聘任和考核机制欠规范,进入、考核评价和退出机制不健全,难以保证兼职性教师的素质和质量;原因之三是部分兼职教师虽然有较好的专业实践能力,由于没能深入专业和课程建设,再加上没有经过系统性和专业性的教学基本技能、教学基本素养方面的上岗培训,教学效果欠佳。四是行业企业的优秀技术人员根本没有时间来学校兼课,兼课教师素质堪忧。

(三)利益共同体是“双师型”师资建设的重要载体——以温州大学亚龙产教融合示范中心为例

2015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将地方高校的办学思路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在这一战略背景下,温州大学与浙江亚龙教育装备股份公司成立了产教全面、深度融合的温州大学—亚龙产教融合示范转型。

根据双方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亚龙学院将开展本科智能工业机器人等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双师型”教师培训、教材开发、课程研发、实习实践、浙江省智能制造行业技术与管理人员学历和非学历培训等教学与科硏活动,并逐步向全国本科院校相关智能制造方面的教师、学生开展认证培训等。同时,亚龙学院将为亚龙公司以及该行业其他企业提供包括各类员工职业培训、技能考证等在内的人才培训服务。温州大学也将派优秀教师和业务骨干参与亚龙公司科研项目开发、技术援助和学术研讨,进行各种类型、各个层次的科技项目研究开发。

温州大学在产教融合的机制与体制上不断探索创新,促进企业需求侧和教育供给侧要素全方位融合,为“引企入教”改革提供制度保障,解决了企业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使企业和大学真正成为产教融合的价值共同体;促进企业投入资金、项目、研发人员,学校投入师生人力资源、场地和配套资金,政府以招商引资等优惠政策予以推进,使大学、企业、政府真正成为产教融合的利益共同体。学校推进以校企合作为核心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四级联动,以价值链为核心的“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人才链”四链贯通取得重要进展,促进了产教融合的密度、深度和效度,迈进了产教融合的新高度。

四、以“双师型”师资建设为主要内容,促进技术技能型人才培育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一)基于区域产业大力发展地方高校的应用型职业教育

地方性的高校就应该首先考虑到地方发展的需要,考虑到服务地方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去办“综合性”大学。应该是基于区域经济和产业的角度去发展应用型教育,发挥传统优势产业的已有优势。好的途径就是发展本地高校的职业教育,这样才能满足企业招得够、留得住的目的。

(二)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借鉴国外的典型经验,应该将“双师型”教师的资格认定、引入培养、评价激励等一系列内容纳入法律法规的轨道,政府尽快出台法律法规,高校制订具体的规章制度;通过挂职锻炼、访问工程师项目、共同承担企业技术和项目开发、共同承担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以及实习实践基地等方式,发挥“双师型”教师在产教融合的重要作用;构建“双师型”教师的分层分类培训培养体系,特别是“双师型”青年教师培训培养的长期机制;可借鉴国内外优待“双师型”教师的经验和做法,在社会地位、工资待遇、社会福利及名誉等方面,向“双师型”教师倾斜,全面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评价与激励措施。

(三)以利益共同体为平台,实现人才培育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联动发展。

首先校企可共建二级学院,制订校企合作的制度和具体管理办法,为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校教师搭建互动交流的平台,高校教师和企业教师实施同工同酬的制度,促进“双师型”师资团队迅速健康成长,并基于行业企业需求,开发、构建和实施课程。同时,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包括“校内基地生产化”和“校外基地教学化”两个方面。除满足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所需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培育要求之外,能为就业创业提供良好的平台和条件。最后,利益共同体能为产学研实现科研成果转化、企业技术创新的智力支持等。

(四)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引的来”、“留得住”和“做的好”

建议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加大高技能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坚持政府和市场、社会共同发力,加大政府财政补助力度,对企业、培训机构按规定直接培养和输送高技能人才,给予一次性资助;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育平台建设,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公共实训基地,做好高技能人才储备培养工作,对经认定的公共实训基地给予一次性资助。二是完善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重点加强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建设,建成一批质量过硬、信誉良好、认可度高、行业权威的品牌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对于政府相关部门开展的行政许可类职业资格认证活动,重点对交叉设置的职业资格认证进行归并,提升职业资格认证质量和效能。三是加大对高技能人才表彰奖励力度。既要让高技能人才在物质奖励上有获得感,又要让高技能人才在荣誉上有获得感。

参考文献:

[1]Arrow,K., 1972.Grifts and Exchanges in 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 Vol.I:343—362.

[2]Coleman,J.S.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88,(94).

[3]丁金昌.高职教育技术型人才培养问题和路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14(07).

[4]馮雯雯,夏建国.技术型人才:一种客观存在的人才类型[J].技术教育,2011(04).

[5]史铭之.校企利益共同体:技术本科院校校企合作机制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4(01).

[6]邢赛鹏,陈琴弦.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二元结构模式构建研究[J].教师教育论坛,2015(09).

[7]贾文胜,梁宁森.基于校企共同体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15(01).

[8]唐卫红.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及其队伍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4(11).

[9]张伟萍.协同创新视角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4(04).

〔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2018年度一般科研项目“产教融合背景下‘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项目编号:Y201840732)研究成果〕

(李丹,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

猜你喜欢

产业转型升级双师型
黑龙江省产业转型升级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影响分析
“互联网+”促进中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产业园区转型升级与物流园区联动关系分析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求
民办高校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服务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