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欧盟—日本新经济协定的影响刍议

2019-03-08王灏晨孙伟

中国经贸导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欧盟日本

王灏晨 孙伟

摘 要:欧盟和日本于今年7月签署《欧日经济伙伴协定》,号称“史上最大双边贸易协议”。协议规定双方将互相减免农产品、工业品以及现代服务业的关税,并逐步扩展至几乎全部商品。该协议的签署对欧、日双方都将有利,对国际经济、贸易格局也将产生深远影响。对我国来说,该协议短期内影响不大,但潜在的不利影响值得关注。

关键词:欧盟 日本 欧日经济伙伴协定

2018年7月17日,日本和欧盟在东京签署《欧日经济伙伴协定》(EU—Japan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 EPA),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强调该协定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双边贸易协议。”根据这项协议,欧盟取消了约99%对日本商品的关税,日本取消约94%对欧盟商品的关税,且这一比例未来数年内将上升到99%。该协定一经实施,双方对彼此产品零关税的比重就超过90%。

一、《欧日经济伙伴协定》的签署动力

(一)欧盟和日本的经贸往来密切

欧盟和日本较强的经济互补性,双方于2001年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从双边贸易总额看,尽管过去几年欧盟和日本的相互重要性趋于下降,但仍然互为重要的双边贸易伙伴。2017年欧盟与日本之间的货物贸易总额约为1293亿欧元,欧盟方面的贸易逆差为83亿欧元;日本是欧盟出口商品的第六大目的地市场,也是欧盟农产品出口的第五大市场。欧盟是日本第三大商品贸易伙伴。虽然日本过去因与欧盟货物贸易的大量盈余而受益,但由于欧盟出口表现强劲且进口逐渐降低,双方货物贸易数据近来变得更加平衡。同时,在服务贸易方面,2016年,欧盟向日本出口了310亿欧元的服务,服务贸易顺差达到130亿欧元。

为了进一步促进欧盟和日本的贸易,2009年时,欧盟内部即开展了同日本签署自贸协定的潜在影响的分析。随后,欧盟与日本于2011年5月的第20次欧盟—日本峰会上开始就双边贸易协定(经济伙伴协议,EPA)及政治框架协议(战略伙伴关系协议,SPA)进行磋商,并于2017年12月8日就协议文本达成一致。

当前签署的协议,在获得欧盟各成员国政府和议会,以及日本国会批准之后,将于2019年正式生效。如果顺利获得批准,该自由贸易区将覆盖全球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和超过6亿人口。

(二)外部环境对贸易协定产生催化作用

欧盟和日本就该协议进行谈判,既有双方促进贸易自由化的内在需要,也有外部环境的影响与推动,促使双方最终达成协议。欧盟委员会认为该协议是在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及贸易保护主义趋势与日俱增的背景下达成的。谈判期间,欧盟面临诸如英国“脱欧”公投成功,美国搁置“欧盟—美国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TTIP)”的谈判以及世贸组织改革进展有限等挑战。而日本方面,2013年提出的“安倍经济学”中,促进经济伙伴关系是“安倍三支箭”中政策结构改革之“箭”的一部分。自2017年美国退出TPP协议谈判后,日本重新重视曾经轻视的“欧盟—日本经济伙伴协议(EPA)”,不仅是因为协议将提供的经济机会,也是为了遏制保护主义趋势的增长。近年来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协议的达成。

二、协定的主要内容

本次签署的EPA涉及的项目较多,由于签订后贸易区的巨大体量的影响,也使该协定有可能成为欧盟对外签署贸易协定的样板。

(一)农产品和加工食品

欧盟希望更多的农产品进入日本市场。随着时间的推移,欧盟出口的农产品中约85%的关税税目将免税进入日本。例如对于猪肉这一最重要的农产品出口产品,日本的关税将于10年内显著减少或取消;对于牛肉的日本关税将在未来15年逐渐降低。不过,在上述10年和15年的过渡期内,猪肉和牛肉的进口将可能受到每年的总量限制。葡萄酒和芳香葡萄酒是农业出口方面的第二大类(2017年为12.9%),该类别产品关税将从协议生效的第一天起取消。硬奶酪的关税将于15年内逐步取消,其他奶酪的关税配额(TRQs)将逐渐增加,配额内的关税将同时取消。其他一些加工农产品将在未来10年的过渡期内免税进入日本市场,例如意大利面和巧克力。日本向欧盟出口农产品的类别包括绿茶,酱油和牛肉。可以认为,对于某些农产品,如乳制品和加工食品,日本向欧盟提供了比TPP谈判中更高水平的自由化。同时,与TPP相比,日本的一些敏感农产品,如大米等在EPA下获得了更有利的条件。

(二)工业制品

双方都同意在一定的过渡期结束后彻底取消工业制品的关税。这将有利于欧盟的出口商,包括纺织品、服装、化工品和化妆品等行业。对于从欧盟进口的皮革制品和鞋子,在协议生效后,现有严重阻碍欧盟出口的配额制度将被取消,鞋子的关税将从30%降至21%,手提包等其余产品的关税将在10年内取消。传统上受日本高度保护的产品(如运动鞋和滑雪靴)的关税也将被取消。

作为有关各方主要利益权衡的一部分,欧盟将在过渡期结束后向日本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开放市场。日本汽车整车的关税保留过渡期为7年,汽车零部件的关税保留过渡期视类别而定,一部分从协议生效即取消关税,其他一些的过渡期则从1—7年不等。该协议还包括非关税壁垒的削减。例如,在汽车领域,某个产品在经过与双方国内技术法规及评定程序相似的国际法规认证后,无需进一步测试或记录即被双方所接受,例如在欧盟批准的氢燃料汽车可以出口到日本而无需进一步改动。

(三)服务贸易

本次签署的EPA使欧盟公司更容易在利润较高的日本市场上提供服务,同时也保证欧盟成员国保留选择日本公司提供包括城市供水、教育等在内的公共服务的权力。

例如,在郵政快递方面,可以保证欧盟企业能够获得与其日本竞争对手公平竞争的机会;在电信服务方面,为电信服务提供商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并设置服务义务,同时就号码可携带性、漫游及通信机密性等问题进行规定;在国际海运服务方面,保持公开和非歧视性获取国际海运服务(运输和相关服务)以及获得港口和港口服务的义务;在金融服务方面,有很多条款是在世界贸易组织所制定规则的基础上,基于金融服务部门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制定;在公共采购方面,欧盟公司将能够与日本公司平等参与日本48个所谓“核心城市”的采购招标,还消除了铁路部门采购的现有障碍。

(四)双边贸易中其他议题

本次签署的EPA中,还有涉及贸易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及条款。主要包括:一是数据保护。严格的数据保护是欧盟的一项基本规定,因此无法因签署贸易协定而进行谈判或形成妥协。日本和欧盟开展对话,以促进商业交易机构的个人数据传输,同时确保最高水平的数据保护。以此为基础,将逐渐建立双方认同的数据保护法,以实现日本和欧盟的高标准数据保护,从而贸易协定起补充作用并扩大其适用范围及价值。

另一个是关于国有企业参与竞争的议题。即双方的国有企业在参与竞争时,不得以与各自其他公司不同的方式对待对方公司、产品及服务。即日本国有企业同欧盟企业在日本开展市场竞争时,不应获得比其他日本私营企业更为优惠的税收及其他政策。这对欧盟的国有企业同样适用。

三、主要影响

(一)对欧日双方的有利影响

根据2012年影响评估报告的估计,根据不同的自由贸易协定情景,欧盟对日本的出口将增加22.6—32.7%,日本对欧盟的出口将增加17.1—23.5%。根据2016年贸易水平,从长远来看,如果日本达到欧盟取消99%关税的水平,在该情景下预计自由贸易协定将使欧盟经济增长0.76%,去掉众多欧洲公司每年11.7亿美元的关税。在欧盟,55%的出口收益来自食品,饲料和加工食品部门,出口日本的加工食品预计将增加180%。该协议还将使欧盟对日本的化工品出口增加22%,机械零件产品的出口也将增加16%。对日本来说,协议将消除日本对欧盟20多个成员国每年约23.4億美元的关税。日本政府预计这项协定可促进GDP增长1%,即5万亿日元,并增加约29万个就业机会。由于欧盟将逐步取消对日本汽车10%的进口关税,47%的出口收益将来自汽车部门。

(二)对经济全球化格局的短期及长期影响

从短期来看,该协议的成功签署可以被认为是反对美国特朗普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信号之一。在美国不断退出TTP、TTIP协议谈判,并对欧盟、日本加征关税的背景下,新协议如果顺利生效,将取代曾经的北美自由贸易区成为世界覆盖范围及经济实力最大的自贸区。日本对欧盟开放农产品市场,对美国农业进军日本市场不利,而欧盟对日本降低汽车关税,也是变相抬高美国售欧汽车的关税。

同时,协议的签订也不排除去美元化的加速。在更为广泛和便利的经贸合作背景下,双方可能开展贸易结算便利化合作,在部分商品领域尝试使用双方本币交易。由于欧元和日元都是世界储备货币,这一去美元化行动影响可能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从长期看,可能形成全球化的新形势,即出现更多双边或区域性的多边自由贸易合作,以实现本国利益的最大化。以欧盟和日本为例,双方都在推动各自的自贸协定谈判的落地,如近两年欧盟与加拿大签署自贸协定,即将与新加坡达成自贸协定,日本则积极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和改进版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全面进步协定(CPTTP)。这些自贸协定,促进了发达国家间的合作与发展,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贸往来,进而影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三)对我国的影响

一是挤占我国部分产品出口市场,迫使部分受影响企业向海外发展。欧盟和日本的EPA主要降低关税的产品种类,与我国出口产品的重叠较少。双方同为我国重要贸易伙伴,在协定签署后,我国出口日本的纺织品、服装行业以及出口欧盟的汽车零部件行业可能因关税问题受到影响,降低出口规模。部分受影响企业可能通过多种方式投资欧盟和日本企业,从而在事实上享受自贸协定带来的关税优惠。但这可能推迟原本用于国内投资、扩张的计划延后,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二是该贸易协定提高了标准,对我国未来进行自贸谈判构成压力。目前欧盟除了与日本签署EPA外,还与加拿大、韩国、新加坡等国签订了双边自贸协定,签署对象大部分为发达国家。这些协定,拔高了签署国的标准,如降税范围大、程度高,而且对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数据隐私、国有企业竞争中立等议题都做了较严格的规定。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发展阶段不同、优势行业不同、对规定的理解不同等差异。如果这些谈判对象的标准都被拔高,未来我国再和欧盟、日本进行自贸协定的谈判,就需要承受更多的压力。例如国有企业竞争中立这个议题,中国同欧盟在国有企业划分、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等理解不同,从而会影响我国自贸协定的谈判与签署。

三是可能增加我国在贸易中面临的压力。欧盟与日本签订EPA后,用实际行动表现出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不满。但由于同为美国的盟友,该协议的签订也触动美国,使其重新审视同盟友的贸易摩擦。随着美欧、美日重新或即将开始就贸易问题展开谈判,美国同其盟友的贸易摩擦开始缓和。在此情况下,美国盟友及其贸易伙伴同美国针锋相对的动力就会降低,我国或将承受更多的压力。

参考文献:

[1]Felbermayr G,Kimura F,Okubo T, et al. On the economics of an EU—Japan Free Trade Agreement[M]. IFO Forschungsberichte,2017.

[2]戴二彪.日欧签署经济伙伴协定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影响[N].21世纪经济报道,2018—07—23(005).

[3]贺平.新型跨区域主义的重要一环:日本—欧盟EPA/FTA初探[J].日本学刊,2014(02):100—117.

[4]寇佳丽.欧日EPA:不只是渔翁的胜利[J].经济,2018(17):46—50.

[5]梁艳芬.发达经济体自贸协定频出意欲何为[J].中国经济报告,2018(09):12—14.

[6]孙忆.TPP转型与亚太经济体的应对[J].现代国际关系,2018(08):56—63,65.

(王灏晨,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孙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司)

猜你喜欢

欧盟日本
探寻日本
普京正在突出重围
欧盟钢材反倾销对酒钢(集团)公司出口影响的调查
探究反倾销措施中的价格承诺
英国退出欧盟对市场的冲击效应研究
日本:入住书舍,与书共眠
日本神社
第 位首相考验日本耐心
日本混乱中迎接希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