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的教师践行师德之思考

2019-02-28王福

教师·上 2019年1期
关键词:师德

王福

摘 要:长期以来,广大教师敬业奉献,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但同时,在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下,我国师德师风建设中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新时代的教师为了践行好师德,更好地教书育人,应从“树立新时代学生观,上好课”“争当‘四有好老师,修炼‘三德”“保持阳光心态,终身学习”等方面思考与践行。

关键词:师德;新时代学生观;阳光心态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11-10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01-0007-02

在“国培计划”(2018)湖南省中小学“送培到县”师德巡讲衡阳市现场,特级教师尹志淑讲述以弘扬师德魅力为核心内容的先进事迹,她从“良师唤醒教育梦、奋斗开出幸福花、执着探索新路径”三大方面生动具体地分享了自己成功的故事——《唤醒,让美丽发生》,听众无不动容。我们也要追问自己,新时代的教师应如何践行师德呢?

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时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品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衡量教师素质高低的第一标准。现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共六条,“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爱岗敬业”——师德最集中的本质表现;“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长期以来,广大教师教书育人、敬业奉献,赢得了全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但也必须看到,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师德师风建设中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如凤凰网文化栏目2018年9月的“老师,你可以不爱我,请你不要伤害我”征文中反映的极少数教师政治观念淡薄,业绩学术造假;工作得过且过,缺乏责任心,课堂低效,对学生缺乏关爱;甚至有个别教师违法乱纪,收受学生家长红包,乱订教辅资料,等等。基于此,笔者对新时代的教师践行师德做了一些思考。

一、树立新时代学生观,上好课

(一)树立新时代学生观,爱岗敬业上好课,这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

2018年9月,新时代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提出了一个总体要求,即教育要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人民日报》撰文《核心素养教育新时代呼唤课堂教学再转型》,这需要我们树立新时代学生观,学习STEAM教育理念,实施触及学生心灵深处的深度教学策略。学校教育的真正奥秘在于课堂教学高效。长沙理工大学最美教师蓝茵茵的课,具有“笑声、掌声、悟声”三声和“扎实、充实、真实”三实的高效课堂特点,学生很喜欢。蓝老师与时俱进转观念,课堂精彩不断,对教学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和研究学情,力求课堂优质高效。这无不体现了一个教师在平凡工作中爱岗敬业的高尚师德。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要树立新时代学生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坚持以学定教,精讲促练,恰当运用信息技术,贯彻备课科学化、课堂高效化、作业考试化、指导精准化、教研常态化的“五化”教学策略,聚焦课堂上好课、育好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核心素养,为其终身发展奠基。

(二)树立新时代学生观,上好每一节课是广大教师崇高师德最集中的表现

教师的学生观是否科学将会直接影响自己对学生的认识、评价,进而影响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新时代学生观是注重学生发展的主体性、潜在性和差异性的学生观,关爱、尊重学生是核心内容。第一,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应坚持生本课堂理念和“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素养为主旨”的“四主”原则上课。第二,学生是富有潜力的人。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新時代的学生,应创设教学情境鼓励其探究创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让学生不断成长发展。第三,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人。一线教师教学时应树立学生是独特个体的学生观,差异化教学,因材施教,让学生选课走班。第四,学生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完整人。新时代的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注意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和自主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获得进步。

二、争当“四有”好老师,修炼“三德”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扎根山村36年、爱生如子的2017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支月英代表着千千万万为教育事业默默奉献的“四有”好教师。习总书记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而一个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新时代广大教师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努力工作,让我们成为在学生心里播撒希望的人、在学生心灵种植幸福的人、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的人、唤醒学生心中大爱的人。

成为一个“四有”好教师应该修炼“三德”,实现“经师”和“人师”的统一。“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教师要做好“经师”,刻苦钻研,力求教学有效,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更要做好“人师”,关爱学生、以生为本,做到师生相互尊重、处事公正、平等民主、为人师表。湖南名校——长沙市雅礼中学校长刘维朝认为,“一个合格的教师,有三大要件:师德、情怀和学术”。诚信做人,智慧做事,让学生追随你、同事敬重你、家长信任你、领导称赞你。师德的魅力来自哪里?除了“奉献”和“爱心”,魅力还来自“智慧”和“发现”。所以,我们要做“四有”好教师必须在教育实践中修炼好“三德”。

(一)发现之德

我们会用眼睛看美好,发现学生的美,学会欣赏,做有温度的教育,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教书育人中需要我们一手拿放大镜,一手拿显微镜,发现学生的潜能,发现学生与众不同的特性,发现世界的精彩多样,发现我们能给学生做些什么。学生厌学是我们没有发现学生想学什么,学生顶撞是我们没有发现学生心中在想什么。

(二)担当之德

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在学生有需要时能及时帮助,能示范引领师生为自己的学校、民族、国家和世界多作贡献。我们新老教师传帮带,不仅聚焦课堂上好课,而且争当班主任育好人,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美好人性、具有使命感、具有创造性的人,把学生培养成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这就是教师的担当之德。

(三)包容之德

教育是传承文化的最佳途径,用包容的师爱引领学生带着感恩的心奋勇前行。心中有人、公平公正、相互理解,是包容之德的基本原则。懂得包容的人,就懂得快乐!学会包容的人,就学会了生活。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正在成长着的生命个体,教育需要心灵的沟通,需要情感的交流,需要智慧的包容。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重要位置,无意间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人才。好教师一定要平等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情感,包容学生的缺点,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让所有学生都体会到“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成就感!

三、保持阳光心态,终身学习

“我之所以幸运,不是在最美的青春年华里遇见您,而是遇见您之后,我才有了最美的幸福时光。遇见您,遇见了美丽,在您的一年四季里,有我的春夏秋冬。教师节之际真心谢谢您,让我沐浴幸福的王老师!”

2018年9月10日教师节收到自己的学生发来的短信,我的内心是幸福的、自豪的。我们努力工作,把教书育人这件有意义的事做得更有意思,需要保持阳光心态获得更多幸福感,需要终身学习来获取更多的教育智慧。否则,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就会因缺乏工作动力而产生严重的职业倦怠感。阳光心态是一种积极、宽容、感恩、乐观和自信的心智模式,享受过程、活在当下。正如学者洪应明写的对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阳光心态的人用积极的思维对待人和事,凡事多往好处想想,工作中幸福感油然而生。这种幸福体现在高效课堂学生的欢声笑语里,体现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班级管理上,体现在收获成功的喜悦时,体现在身心健康的愉悦生活和快乐工作的点滴中……不论是辛勤耕耘后因学生成绩名列前茅而收获的自豪感,还是你收到的一封封、一张张载满崇敬与感激、洋溢着火热激情的短信、贺卡,在各个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都会让你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让你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新一轮的奋斗中去,做幸福教育的追梦人。

终身学习是当代教师自身发展和适应职业的必由之路,是时代的呼唤,也是21世纪师德的重要内容。俗话说,给学生一滴水,老师要有一桶水。而现在,教師要有源源不断的长流水,这些“长流水”从哪里来呢?这就要求教师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教师文化形象的核心是学识魅力,古有“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之说。教师要有较高的专业素养,首先,要学习新中考、新高考、新课改、新教材等专业性和政策性知识。其次,要多看教育名著等理论性书籍,如《给教师的建议》《班主任工作漫谈》《怎样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再次,要在校本研训的实践中多向名师学习。最后,还需要善用信息技术来推动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工作。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应该利用网络不断学习,文明上网、科学上网。如在线学习教育政策、改革精神、学科素养,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学习培训活动;如科学利用多媒体教学,用QQ群和微信群来搞好日常教学管理,用美拍等视频软件来记录我们的工作成效等。

师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改造人的思想意识、规范人的教学行为的异常艰巨的复杂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建立一整套可操作性强的长效运作机制。完善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科学的综合治理,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强化动力机制、优化制度环境上下功夫,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需要教师、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期待广大教师优秀而幸福,心怀美好、坚持信仰、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做最好的自己,做更好的教育!

参考文献:

[1]于 漪.教育魅力:青年教师成长钥匙[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湖湘师表——师德巡讲录[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师德
师德 打开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天眼”
致良知与师德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辅导员要做师德的楷模
爱是师德的源头活水
师德“红线”持续发力还需多方努力
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不能就事论事
抗震救灾中的师德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