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医院护士临终照护态度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2019-02-26段红英金晓燕沈丽琼侯罗娅

关键词:条目态度家属

段红英, 金晓燕, 沈丽琼, 侯罗娅

(1.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肿瘤科, 山西 太原, 030013;2. 北京大学护理学院 基础教研室, 北京, 100191)

据“经济学人智库”2015年度死亡质量指数全球姑息治疗排名报道,中国是少数几个处于低收入国家分组而姑息治疗需求较高的国家,另一方面,其提供姑息治疗的能力显示现有的资源只有0.3%的患者能得到姑息治疗[1]。如何让患者善终,离世时没有痛苦,没有遗憾[2],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

2017年国家卫生计生委等13个部门下发的《“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中提出加强安宁疗护工作[3]。我国将临终关怀、舒缓医疗、姑息治疗等统称为安宁疗护[4]。护士是安宁疗护实践的主要成员[5]。对疾病治愈无望、承受身心痛苦的终末期患者,不仅需要护士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更需要有照护临终患者的积极态度[6],在为患者控制痛苦和不适症状的基础上,恰当的应用沟通技巧,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引导患者接纳死亡,找寻生命的意义,使其保持乐观顺应的态度度过人生的最后阶段,舒适、安详、有尊严的离世,使家属放下悲痛[7]。

本研究旨在了解护士对临终患者及家属的照护态度及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对护士进行临终关怀相关知识培训提供参考依据,以提高护士对临终患者及家属的照护质量,推进安宁疗护的发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18年8月—9月选取山西省某三甲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护士入选标准:①医院在编护士,持有护士执业证书;②在医院工作年限≥1年;③本人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①非临床科室工作;②调查期间休假护士;③有严重的躯体或精神疾病。本研究共调查460名护士,年龄23~55岁,平均(30.95±6.78)岁,护理工作年限1~38(中位数6)年。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

1.2.1.1 一般资料: 包括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工作年限、学历、职称、职务、宗教信仰、以往护理临终患者经历、临终关怀知识获取途径等。

1.2.1.2 中文版临终关怀态度调查量表(FATCOD): 由Frommelt研制,用于测评护士照护临终患者及家属的态度。杨红等[8]进行跨文化调适形成中文版FATCOD量表,包括30个条目,量表由含有等量的正向与负向词句的条目组成,每个条目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采用Likert 5级评分,正向题按1~5分计分,反向题按5~1分计分。总分30~150分,得分越高,代表被调查者照护临终患者的态度越正向。量表Cronbach's a系数为0.805,折半信度为 0.697。

1.2.2 资料收集

采用网络问卷调查。在征得医院护理部同意后,研究者与各病区护士长联系,对其讲解调查的目的、流程及意义。由护士长对其病区护士进行调查意义及问卷填写注意事项的培训与告知后,在科室微信群内发送问卷链接。共回收问卷485份,有效问卷460份,有效率94.85%。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中西医结合医院护士临终照护态度得分情况

中西医结合医院护士中文版FATCOD量表总分71~131分,平均(99.83±8.31)分,较国内三级综合医院护士临终照护的平均得分(98.35±8.91)分[9]高(t=2.071,P<0.05),较国内肿瘤科护士临终照护的平均得分(108.97±10.23)分[10]低(t=13.081,P<0.01);得分排序前后5位的条目情况,见表1。

2.2 影响因素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工龄、学历、职称、职务的护士临终照护态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以护士临终照护态度总分为因变量,护士年龄段、工龄段、学历、职称、职务、以往护理临终患者经历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变量筛选方法为逐步法(Stepwise),进入标准为P<0.05。结果显示,此回归模型有意义(F=6.803,P<0.01),职称、护理临终患者经历是护士临终照护态度的影响因素,见表3。

表1 护士临终照护态度得分排序前、后5位的条目

表2 不同特征护士临终照护态度得分比较(n=460)

表3 护士临终照护态度得分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n=460)

注:R2=0.025,F=6.803,P<0.01

2.3 护士临终关怀知识获得途径情况

460名护士临终关怀知识获得途径前5项依次为:在校学习(68.00%)、自身工作经验积累(51.30%)、职业培训或岗前培训(39.10%)、从他人身上学到(28.00%)、看书学习(19.80%);护士最希望获得临终关怀知识的途径前5位依次为:职业培训或岗前培训(43.90%)、自身工作经验积累(20.90%)、看新闻、电视等大众传媒(20.20%)、在校学习(4.80%)、参加相关会议(4.10%)。

3 讨论

3.1 中西医结合医院护士临终照护态度得分呈中等水平,低于国内肿瘤科护士

中西医结合医院护士中文版FATCOD量表总分(99.83±8.31)分,高于国内三级综合医院护士临终照护得分(98.35±8.91)分[9],考虑与中西医结合医院护士临床工作中以中医学整体观念为基础,开展的辨证施护、情志护理与临终关怀提倡的全人照护模式相契合有关[11]。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提示可以将中医文化引入临终关怀。与国内肿瘤科护士临终照护得分(108.97±10.23)分[10]相比较低,考虑与肿瘤专科护士接触临终患者多,临床经验较丰富,以及与肿瘤专科护士安宁疗护相关知识培训机会多有关。

从本研究中得分较高条目了解到,护士充分认识到家属在患者临终阶段的作用和意义,也肯定了为临终患者提供护理是值得学习的一种经历。而得分较低条目显示护士在应对临终患者及家属时,存在恐惧、逃避等心理,回避与临终患者及家属讨论死亡问题。有研究[12]显示,59.4%的医护人员认为“死亡是一件不吉利的事,不愿意讨论与死亡有关的事”,66.3%的医护人员认为“与患者家属谈论临终关怀时,很不自在”。考虑与护士缺乏死亡教育相关知识有关。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校学习是护士获得临终关怀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其次是自身经验积累,与黄瑞瑜等[12]研究一致。也在一定程上说明医护人员缺乏系统的临终关怀相关知识继续教育培训。护士只有掌握临终关怀相关知识,正确认知死亡,才能持积极的临终照护态度,与临终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交流,引导患者及家属面对和接受疾病状况,使其以积极的态度度过生命终期。也有研究[13]显示,医护人员认为“自己的临终关怀知识技能水平不够”,缺乏“心理治疗”和“死亡教育能力”,是不愿意从事临终关怀工作的主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提示需进一步系统培训护士临终关怀的相关知识,提高其与临终患者及家属沟通的专业技能。

3.2 影响护士临终照护态度的因素

3.2.1 护理责任组长和护士长临终照护态度相对较好

本研究中,护士临终照护态度得分较责任组长、护士长低。Park等[14]对6家综合医院380名护士的研究显示,管理岗位的护士照护临终患者的态度更积极,考虑与其自身阅历、受教育程度、临床经验有关。责任组长、护士长多为高年资的护士,专业知识丰富,护理技能精湛,应对、沟通能力强,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阅历的增长,能够认识到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对死亡持积极的态度,与国内外研究[10,15]高年资、经验丰富的护士对临终患者照护态度积极一致。提示管理者需加强低年资护士临终关怀相关知识的培训,以树立正向的死亡态度。

3.2.2 以往护理临终患者的经历越丰富,护士的临终照护态度越好

本研究中,以往护理临终患者经历多的护士临终照护态度更积极。陆宇晗等[10]对265名肿瘤专科护士的研究显示,近3年来每月照顾终末期患者经历>5人较≤2人的护士临终照护态度更积极;Lange等[15]对355名护士的调查显示,以往有照顾临终患者经验的护士,照护临终患者的态度更积极。考虑护士护理临终患者经历越多,对临终关怀的知识越了解,能正确地认知死亡,坦然面对。王丽萍等[16]对15家医院770名护士调查中也显示以往护理终末期患者及家属的经历对临终照护态度的积极性有影响。说明护士临终照护态度的积极性与临终照护的实践相关。提示管理者可尝试将情景模拟教学应用于临终关怀相关知识的教育培训中,通过逼真的场景,锻炼护士护理濒死患者的知识和技能,克服低年资护士对死亡的恐惧,树立正确的死亡观。Dame等[17]对57名大二护生研究显示,采用临终关怀模拟教学后护生临终照护态度更积极。

本调查中,护士最希望获得临终关怀知识的途径是职业培训或岗前培训,依次是自身经验积累、大众传媒等。建议管理者针对不同层次护士的特征与需求,可采用情景模拟,也可组织高、低年资护士交流讨论,或者采用网络、微课等形式进行在职后的继续教育,促进护士临终关怀相关知识的掌握。有研究[18]显示对护士临终照护培训采用理论教学、个案情景模拟和小组讨论方法,培训后护士临终关怀知识、态度得分均有提高。提示管理者应对护士临终关怀相关知识进行多形式、系统的继续教育培训,以提高对终末期患者的照护质量,使患者能善终,家属能善别。

猜你喜欢

条目态度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
对县级二轮修志采用结构体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