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NICU早产儿母亲疾病不确定感与早产儿延续护理需求的相关性分析

2019-02-26崔慧敏李胜玲孙彩霞安春燕

关键词:均分早产儿总分

王 燕, 崔慧敏, 李胜玲, 孙彩霞, 安春燕, 刘 琴

(1. 宁夏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宁夏 银川, 750004;2.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宁夏 银川, 750004;3.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新生儿科, 宁夏 银川, 750002;4.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科, 宁夏 银川, 750001)

早产儿出生后因各器官功能发育不成熟,需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而NICU封闭式的管理,使早产儿母亲无法及时了解患儿的病情及预后[1],早产儿母亲不仅需面对自身分娩带来的身心不适,更有早产儿身体疾病带来的强烈应激反应,使其更易出现疾病不确定感[2-3]。而早产儿住院期间的治疗和护理并不能解决早产儿面临的所有健康问题,出院后更需要在家庭中获得长期、精心的延续护理,以满足早产儿的全部需求[4]。国内尚未有NICU早产儿母亲疾病不确定感与早产儿延续护理需求相关性分析的报道。因此,本研究通过调查NICU早产儿母亲疾病不确定感以及早产儿延续护理需求的现状,并探究两者间的相关性,为促进母婴健康制定合理有效的干预措施,同时也为早产儿院外随访与管理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2月在宁夏4家三级甲等医院NICU住院的早产儿母亲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孕周<37周;②年龄≥18岁;③住院时间>24 h;③意识清楚,有一定的沟通交流能力,可独立或在研究者的帮助下完成问卷调查;④配合调查,并知情同意者。排除标准:①有精神、心理障碍类疾病;②有产科重症合并症;③有医学专业背景者;④不同意参加研究者。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及内容: ①一般情况: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NICU早产儿母亲的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孕周、孕产次等一般资料进行调查。②中文版疾病不确定感父母量表(PPUS)[5]:测量NICU早产儿母亲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该量表包括与疾病相关信息缺乏、疾病状态不明确性、疾病状态复杂性和疾病预后不可预测性4个维度,共28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分别计分,总分140分,得分≥102.8分为高水平,65.4~102.7分为中等水平,≤65.3分为低水平,得分越高表明NICU早产儿母亲疾病不确定感水平越高。③早产儿延续护理需求调查问卷:利用课题组前期在孔秋菊等[4]、蒙婷婷等[6]研究设计的早产儿延续护理调查问卷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政策文件编制的问卷进行调查[7],内容包括日常生活护理(9个题目)、护理保健指导(6个题目)、延续护理方式(6个题目)、常见风险防护(5个题目)、疾病诊疗护理(4个题目)5个维度,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不需要”到“非常需要”分别计1~5分,各维度计算均分,得分越高说明早产儿母亲的延续护理需求越强烈。该问卷Cronbach'sα系数为0.912,效度为0.904。

1.2.2 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前,在征得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统一的调查表,严格培训调查员并进行预调查。在早产儿住院的第5天进行正式调查,调查时,在排除第三者的干扰下,面对面指导早产儿母亲进行逐项填写,对文化程度过低、理解能力较差者,由研究者根据其所表达的意思选择相应的答案,填写完毕后,当场收回、编号并对有逻辑性错误的问卷进行核对、补充,以保证问卷填写的有效性。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NICU早产儿母亲一般资料、疾病不确定感及延续护理需求总体情况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 000份,有效问卷968份,有效回收率96.80%。研究对象平均年龄(29.54±6.15)岁;初产妇687(70.97%)例,经产妇281(29.03%)例。PPUS总分为(88.20±9.74)分,其中低水平171(17.67%)例、中等水平504(52.07%)例、高水平293(30.27%)例,各条目均分为(3.15±0.72)分,疾病状态不明确性维度均分(2.76±0.50)分、疾病状态复杂性维度均分(2.99±0.48)分、疾病预后不可预测性维度均分(3.46±0.57)分、与疾病相关信息缺乏维度均分(4.01±0.52)分。延续护理需求总分(114.30±20.86)分,各条目均分(3.81±0.61)分,各维度均分从低到高依次为常见风险防护需求(2.96±0.53)分、延续护理方式需求(3.77±0.58)分、疾病诊疗护理需求(3.87±0.56)分、护理保健指导需求(4.09±0.56)分、日常生活护理需求(4.10±0.59)分。

2.2 不同水平疾病不确定感的NICU早产儿母亲延续护理需求的比较

不同水平疾病不确定感的NICU早产儿母亲对延续护理需求不同(F=3.352,P<0.05),除延续护理方式维度及常见风险防护维度外,对其余各维度的需求均不同(P<0.05)。其中高水平组NICU早产儿母亲延续护理需求总分及各维度的得分均高于低水平组(P<0.05),且日常生活护理、疾病诊疗护理、护理保健指导维度得分高于中等水平组(P<0.05)。见表1。

2.3 NICU早产儿母亲疾病不确定感与早产儿延续护理需求的相关性分析

除延续护理方式和常见风险防护外,NICU早产儿母亲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早产儿延续护理需求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正相关(P<0.05)。见表2。

表1 不同疾病不确定感水平NICU早产儿母亲的延续护理需求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 分

与高水平组比较,*P<0.05;与中等水平组比较,#P<0.05。

表2 NICU早产儿母亲疾病不确定感及各维度与延续护理需求及各维度的相关性分析

*P<0.05,**P<0.01。

3 讨论

3.1 NICU早产儿母亲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分析

早产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是指早产儿父母因缺乏足够信息而无法确定与患儿疾病相关事物时所产生的一种认知状态[8]。而NICU早产儿母亲因早产引起的恐惧、对患儿病情变化和预后的担心以及自身产后恢复都会促使其发生疾病不确定感[9-10]。本研究中,NICU早产儿母亲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88.20±9.74)分,处于中等水平的占52.07%。而在各维度的得分中居于前两位的是“与疾病相关信息缺乏”和“疾病预后不可预测性”,这是因为本研究中70.97%的早产儿母亲为初产妇,缺乏早产儿照护的相关知识及心理准备;同时,NICU封闭式的管理,阻碍了母亲与早产儿及医护工作者间的有效沟通,缺少获取与早产儿疾病相关信息的有效途径[11],使早产儿母亲对患儿的疾病治疗、转归和预后无法确定。

3.2 NICU早产儿母亲延续护理需求现状分析

延续护理服务是住院期间护理服务的延伸,是为有医疗护理需求的出院患者提供一定的医疗护理、健康指导等服务[12]。早产儿的家庭环境和早期父母的照护会对早产儿的生长发育产生决定性的影响[13],且科学、规范和有效的延续性护理,能提高早产儿的远期存活率,降低病残率及再入院率[14-15]。本研究中,NICU早产儿母亲延续护理需求总分为(114.30±20.86)分,且均分得分居于前两位的是日常生活护理(4.10±0.59)分和护理保健指导需求(4.09±0.56)分,这说明早产儿母亲有很高的延续护理需求,更希望为早产儿提供良好的生活护理和护理保健,从而促进早产儿的健康成长。

3.3 NICU早产儿母亲疾病不确定感与早产儿延续护理需求密切相关

本研究中,NICU早产儿母亲延续护理中日常生活护理需求、护理保健指导需求、疾病诊疗护理需求与早产儿母亲疾病不确定感密切相关(P<0.05),且早产儿母亲疾病不确定感水平越高,延续护理需求总分及各维度得分越高(P<0.05)。这是因为疾病不确定感水平越高的NICU早产儿母亲对早产儿的疾病和预后相关信息更缺乏,更担心早产儿的病情变化和生长发育状况,因此NICU早产儿母亲更希望通过早产儿出院后的延续护理来帮助自己掌握护理早产儿的知识与技能,以给予早产儿更好的照护,促进早产儿的健康生长。延续护理方式主要包括电话随访、上门访视、门诊咨询等方式[16],而本研究发现早产儿延续护理方式与NICU早产儿母亲疾病不确定感无显著相关性,这可能是因为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与人们医疗知识水平的提高,无论哪种延续护理方式都能为照顾者提供较为全面的知识和技能,满足照顾者的需求。同时,本研究发现早产儿延续护理常见风险防护与NICU早产儿母亲疾病不确定感无显著相关性,这可能与研究对象均不具备医学专业背景,对早产儿相关疾病的生理、病理特点以及病情和治疗的复杂性尚不理解有关。

综上所述,医护工作者不仅要为早产儿提供良好的照护,还应加强与早产儿母亲的沟通交流,准确评估并提供相应的信息支持,以降低NICU早产儿母亲疾病的不确定感。同时,还应加强早产儿延续护理服务的建立,将护理服务延伸至家庭和社区,使早产儿在家中享有专业的个性化护理,满足早产儿的生长发育需求,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

猜你喜欢

均分早产儿总分
柔性喂丝机均分盘CFD分析和优化设计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面积均分线的推广
单簧管基础练习新探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损伤早产儿预后的影响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早产儿的家庭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