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对比

2019-02-22杜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3期
关键词:肝素钠二聚体置换术

杜飞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疾病,多发于老年患者,如病情较为严重则需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虽然可起到膝关节功能改善效果,但是在术后常发生深静脉血栓,该疾病主要是由于深静脉内血液未正常凝结导致静脉回流障碍而致[1]。临床上对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方式主要是药物治疗,利伐沙班是当前较为新型的一种口服抗凝药物,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此次研究将本院接收的60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利伐沙班和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7月~2018年8月接收的60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 例。观察组中,男 17 例,女 13 例 ;年龄 47~76 岁,平均年龄(58.68±5.78)岁;包括8例胫前静脉血栓,10例胫后静脉血栓,12例股前静脉血栓。对照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6~79岁,平均年龄(59.63±6.46)岁;包括9例胫前静脉血栓,8例胫后静脉血栓,13例股前静脉血栓。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告知所有患者本次研究的目的,征得患者同意参与研究。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利伐沙班(Revaroxban Tablets,商品名:拜瑞妥,德国拜耳公司,国药准字H20100464)治疗,即在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第1天开始服用利伐沙班1次/d,10 mg/次,服用时间为2周。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钠(商品名:希弗全,意大利阿尔法韦士曼制药公司,国药准字H20140280)治疗,即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第1天进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注射1次/d,1支/次,注射时间为2周。两组患者的手术均为同一手术医师操作,术中无电动气囊止血带应用,常规置入引流管,并在术后1~2 d内予以拔除。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PT、FIB、D-二聚体、PLT和APTT情况[2];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效:患者血栓情况以及临床症状得到显著缓解或已经消失;有效:患者血栓情况以及临床症状有轻微缓解;无效:患者血栓情况以及临床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3]。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③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PT、FIB、D-二聚体、PLT和APTT水平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PT、FIB、D-二聚体、PLT、APTT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血栓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2。

表1 两组患者PT、FIB、D-二聚体、PLT和APTT水平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PT、FIB、D-二聚体、PLT和APTT水平对比(±s)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观察组 30 10.80±1.65a 5.05±1.24a 2392±342a 223.42±5.47a 28.74±2.52a对照组 30 15.34±2.42 4.21±0.36 2565±287 203.85±3.49 33.79±2.23 t 8.490 3.563 2.122 16.520 8.220 P 0.000 0.001 0.038 0.000 0.000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中共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1例恶心和1例出血),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中共8例患者发生并发症(3例恶心、3例出血和2例肝损伤),发生率为26.67%;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抗凝、溶栓是当前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形成深静脉血栓的主要方式,其中低分子肝素钠、华法林和凝血因子Xa抑制剂是常用的抗凝、溶栓药物。而华法林极易受各类因素影响,只有较小的治疗窗口,很难掌控使用剂量,效果不确切,同时还需要对血凝指标严加监测,存在较高的风险性[4-7]。低分子肝素钠对凝血因子的活性抑制具有选择性,不会对凝血酶产生较大影响,出血风险不受此影响。其剂量使用可根据患者体重进行调节,当前已经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其为皮下注射治疗药物,因此容易导致皮下血肿,相比口服治疗不易于患者接受[8-10]。Xa抑制剂应用剂量固定,治疗窗口宽,不用检测血液学,对肝素诱发血小板减少症有一定治疗效果[11-13]。利伐沙班是一种新型的口服抗凝药物,其对Xa因子与凝血酶原活性可进行选择性、竞争性的结合与游离,可起到良好的抗血栓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PT、FIB、D-二聚体、PLT、APTT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用利伐沙班治疗相比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可改善患者PT、FIB、D-二聚体、PLT和APTT情况,提高治疗效果,且不易引发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肝素钠二聚体置换术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多糖类肝素湿品沉淀可保存时长的研究
金属元素Cu、Fe对肝素钠氧化过程的影响
低剂量黄体酮与低分子肝素钠联用对先兆流产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降钙素原、D-二聚体联合SOFA评分对脓毒症预后的评估价值
VIDAS 30荧光分析仪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性能验证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分析
不孕症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
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相关性研究
评价X线、CT及MRI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诊断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