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复发性流产的研究

2019-02-22李伏福周运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3期
关键词:复发性肝素抗凝

李伏福 周运花

复发性流产是指出现2次或2次以上的连续自然流产[1]。复发性流产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包括感染性因素、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子宫解剖结构异常、血栓前状态以及免疫因素等。复发性流产会给生育期女性及其家庭带来严重的困扰,严重的影响了女性的生殖健康。大量的临床研究显示,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均有助于改善复发性流产的血栓前状态,低分予肝素具有抗凝作用,能够避免微血栓形成,由于低分子肝素不通过胎盘,故对胎儿较为安全,可广泛应用于产科。本研究旨在探讨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联合用于治疗复发性流产的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治疗复发性流产提供可靠的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2016年9月~2018年2月医院收治的72例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3~39岁,平均年龄(29.32±3.31)岁;流产次数 2~5 次,平均流产次数 (2.84±1.15)次;孕周 5~12周,平均孕周(8.02±3.00)周。对照组患者年龄22~38 岁,平均年龄 (29.81±3.25)岁 ;流产次数 2~5 次,平均流产次数(2.80±1.11)次;孕周 5~12周,平均孕周(8.21±2.08)周。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患者被诊断为复发性流产,流产次数均>2次;年龄 22 ~ 39岁;夫妻双方均无遗传性疾病;无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内分泌系统疾病; 近期未使用过任何抗凝治疗药物;已告知患者并取得患者同意。

1.2.2 排除标准 排除多囊卵巢患者;排除子宫畸形及合并妇科感染患者;排除凝血功能障碍者;排除男方精液异常情况。

1.3 方法 两组患者孕前均进行常规全身检查,均确诊为妊娠后开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两种患者均同时口服叶酸片,400~800 μg/次,1 次 /d,使用叶酸的主要目的是预防早期胎儿神经管发育缺陷。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阿司匹林治疗,50 mg/次,1 次 /d,连续使用 2 个月,B 超监测胚胎发育情况,如胚胎停止发育则停药。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的用量用法与对照组相同,低分子肝素采用皮下注射,4100~5000 U/次,1 次 /d,治疗期间常规监测患者的肝肾功能、D-二聚体数值、出血情况及B超监测胎儿情况,若胚胎异常则停止应用。

1.4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包括足月产、活产、流产)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出血及凝血异常)。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足月产率为66.67%、活产率为91.67%,均高于对照组的41.67%、72.22%,观察组患者的流产率为8.33%,低于对照组的27.7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出血及凝血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及不良反应情况比较[n(%)]

3 讨论

孕妇妊娠期受各种因素影响可能会造成体内抗凝血因子结构异常,严重者甚至可使凝血因子活化、含量增高,从而造成体内的抗凝和凝血机制紊乱,使得部分孕妇体内出现异常功能状态,这也是造成孕妇复发性流产高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2]。目前临床上将孕妇出现的持续性高凝状态称为血栓前状态或易栓症,持续高凝状态会引起子宫胎盘血液循环障碍,使得纤维蛋白沉积于子宫局部组织和胎盘,造成胎盘血流灌注减少,使得胎儿出现缺氧、营养不足的症状,因此会造成流产、早产或胎儿生长受限。

阿司匹林是临床上常用的抗凝药物之一,阿司匹林的主要药理作用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从而抑制前列腺素、花生四烯酸等炎性介质释放,可显著改善体内的炎性浸润反应,同时有助于抑制血栓形成,但单纯应用阿司匹林治疗复发性流产的效果并不理想[3,4]。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抗血栓作用,可显著改善孕妇血栓前状态。低分子肝素可通过抑制抗心磷脂抗体,可改善患者体内的血液粘滞状态,起到抗血栓的目的,并可增加胎盘血流灌注,同时由于低分子肝素不易透过胎盘,因此可保证胎儿安全[5]。低分子肝素还可影响滋养细胞的侵袭力和防御能力,有助于抑制体内的异常免疫反应[6,7]。

本研究通过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足月产率为66.67%、活产率为91.67%,均高于对照组的41.67%、72.22%,观察组患者的流产率为8.33%,低于对照组的27.7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充分提示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效果较好,有助于提高足月产率和活产率,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本研究通过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安全性发现,两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出血及凝血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复发性流产的安全性较好,并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均具有一定的抗凝作用,将两者联合应用于复发性流产治疗的临床效果好,临床安全性好,提示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手段,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猜你喜欢

复发性肝素抗凝
低分子肝素在新生儿败血症治疗中的效果探究
复发性口腔溃疡和幽门螺旋杆菌的相关性分析
铂耐药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进展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18F-FDG PET/CT联合CA125、HE4在诊断复发性卵巢癌及其腹膜转移预后评估的价值
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和药敏情况及治疗效果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应用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分析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Mutually Benefi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