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牙周固定术治疗牙外伤性牙松动脱位的效果及复发率评价

2019-02-22李晨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3期
关键词:牙弓外伤性患牙

李晨晨

牙外伤性牙松动脱位是临床口腔常见疾病之一,即是指患者在外力的作用下使牙槽窝脱离,部分患者可合并牙龈断裂及牙槽骨突骨折等情况,若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能够对患者的口腔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且进一步降低生活质量;除此之外,还会因牙齿松动导致畸形的产生,继而加重患者的痛苦,破坏牙齿整体形象,为此在临床上寻找合适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1]。本院为了探讨不同牙周固定术治疗牙外伤性牙松动脱位的效果及复发率,选取2017年3月~2018年11月收治的牙外伤性牙松动脱位患者105例进行分组对照,见正文描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105例牙外伤性牙松动脱位患者,研究时间为2017年3月~2018年11月。随机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观察组三组,各35例。观察组男女性别比为 17∶18;年龄 21~38 岁,平均年龄 (28.56±3.45)岁;创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0例、意外跌倒伤10例、打击伤10例、运动伤5例。对照1组男女性别比为18∶17;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8.58±3.47)岁;创伤原因:交通事故伤9例、意外跌倒伤11例、打击伤9例、运动伤6例。对照2组男女性别比为 19∶16;年龄21~39岁,平均年龄(28.60±3.49)岁;创伤原因:交通事故伤8例、意外跌倒伤12例、打击伤8例、运动伤7例。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1组 给予金属丝结扎固定,先将大小、长度合适的不锈钢结扎丝围绕患牙行固定操作,围绕范围包括患牙两侧两颗正常牙齿,随后采用釉质粘合剂粘连正畸托槽与患牙,且在固定完毕后在每个牙间补充垂直向结扎,以便于增强牙齿的稳定性及牢固性。

1.2.2 对照2组 给予牙弓夹板固定,先采用固定夹板沿着牙颈部固定患牙,若是患牙松动范围较大,则可适当延长牙弓长度。

1.2.3 观察组 给予方丝弓结扎固定,先对牙齿进行手法复位,随后将方丝槽粘贴于牙面上,且覆盖患牙及左右两侧正常牙齿,以便于保证固定的稳定性,最后采用不锈钢结扎。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三组牙外伤性牙松动脱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经治疗后牙齿无松动现象发生,经X线片检查后发现牙尖良好,无病变;有效:患牙疼痛等症状逐渐减轻,存在轻微松动,经X线检查可发现牙周膜边缘存在增宽模糊现象;无效:牙龈出现红肿溢血等表现,牙齿松动程度增加。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显著高于对照1组的74.29%及对照2组的65.7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7.467、11.431,P<0.05)。对照 1组与对照2 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612,P>0.05)。见表1。

2.2 三组患者的复发情况比较 观察组复发率为2.86%,显著低于对照1组的20.00%及对照2组的28.5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81、8.737,P<0.05)。对照 1组与对照2组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699,P>0.05)。见表 2。

表1 三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表2 三组患者的复发情况比较(n,%)

3 讨论

牙外伤通常是由外力所引起,即是指牙齿受到外力撞击所导致的牙龈萎缩,与此同时老年营养性牙龈萎缩及牙周病也引起牙外伤性牙松动脱位,最终达到降低牙齿功能的目的,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若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能够诱发严重并发症,以牙髓坏死、牙髓腔变窄及牙根外吸收等为典型[2-5]。为此在临床上及时进行有效复位固定十分重要,对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主要是利用生物学原理将周围正常牙齿与松动牙齿连接起来,以起到分散松动牙齿应力的作用,可在减轻应力负担的同时促进牙周组织的恢复[6]。

目前临床上选择采用金属丝结扎、方丝弓结扎及牙弓夹板等方面进行固定,经实践发现方丝弓正畸法固定效果最佳,即是选择弓丝嵌入槽沟内行结扎固定,具有较好的弹性,尤其是造成一体的牙弓与弓丝,且牙齿咬合力分布较为均匀,能够在准确复位的同时减少侧向力对牙周组织的损伤;除此之外,具有安装方便、美观、易于口腔清洁等优势[3]。而金属丝结扎固定则是利用钢丝收紧沿牙体长轴方向,以便于向根部产生楔力,但是牙齿存在被挤出的倾向,不利于复位,加上复位过程中可对牙龈乳头及牙周组织造成一定损伤,且不够美观[7,8]。为此本院并不建议应用;牙弓夹板固定适用于早期,具有固定稳定等特点,可经调查发现易发生牙骨粘连等情况,从而对牙周组织的愈合产生不良影响,且牙齿具有再次松动的风险。

于本次研究结果中可看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显著高于对照1组的74.29%及对照2组的65.7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7.467、11.431,P<0.05)。对照 1组与对照2 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612,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2.86%,显著低于对照1组的20.00%及对照2组的28.5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81、8.737,P<0.05)。对照1组与对照2组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99,P>0.05)。说明选择方丝弓正畸法固定意义重大,可将其作为牙周术固定首选方法。

综上所述,方丝弓正畸法固定应用于牙外伤性牙松动脱位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在提升总有效率的同时降低复发率,值得应用及推广。

猜你喜欢

牙弓外伤性患牙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前牙弓形态的特征分析
用椅旁树脂嵌体/高嵌体在对第二磨牙远中龈下缺损进行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CT引导下钻孔引流术治疗外伤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效果分析
微种植支抗对正畸拔牙患者上颌牙弓宽度影响的研究
整平Spee曲线影响牙弓形态变化的研究
牙周炎对口腔种植修复效果的影响
牙弓与基骨形态的相关研究
磨牙牙隐裂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保留价值分析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