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肠内排列术与传统肠梗阻手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对比分析

2019-02-20李强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小肠肠梗阻排气

李强

(大庆油田乘风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000)

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临床上多会出现腹胀、恶心呕吐、排便困难等症状,一般情况下,皆会采取手术进行治疗,但是术后极易发生再次粘连,不利于患者的彻底治愈,对患者的身心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为患者提供一种更为优质的治疗是极为必要的。我院特对患者实施了小肠内排列书,经临床研究发现,其疗效较好。具体的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择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手术的70例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考组,各35例。实验组年龄在30岁-61岁,平均年龄(41.36±3.62)岁;男19例,女16例。参考组年龄在30岁-59岁,平均年龄(40.85±3.54)岁;男20例,女15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在研究前已经获得了患者的认同。

1.2 方法 参考组接受传统肠梗阻手术治疗,患者在麻醉之后,手术切口选在其右侧经腹直肌位置,精确定位梗阻的实际位置后,进行松解粘连,避免二次对患者的腹膜、以及肠壁浆膜层等位置造成损伤[1]。

实验组接受小肠内排列术进行治疗,手术切口和参考组一样,随后分离粘连的肠段钝性;为患者放置小肠减压管,主要从鼻腔进入其胃内,到达其腹腔胃外侧为止。随后需要对十二指肠、屈氏韧带等实施小肠并沿,在小肠内排列到回盲位置。重复清洗患者的腹腔,将小肠并排列之后,对患者的鼻部做固定处理,通过探查一旦没出现肠管扭转情况,就可以实施关腹处理。术后14 d,对患者进行检查,如果没有肠梗阻,就可以将全小肠减压管拔除[2]。

1.3 观察指标 主要对两组手术有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手术有关指标由专业人员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行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由专业人员对两组术后肠瘘、再次肠梗阻进行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分析中,数据分析利用软件SPSS 20.0,计数资料检验利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

2 结果

2.1 手术有关指标 实验组手术时间(min)112.95±9.62、术中出血量(mL)160.12±9.84、术后排气时间(d)1.96±0.43、住院时间(d)6.89±1.24;参考组手术时间(min)85.96±8.63、术中出血量(mL)191.42±9.74、术后排气时间(d)3.98±0.41、住院时间(d)9.98±2.12。可以看出,实验组的手术时间多于参考组,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和住院时间等指标皆短于参考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应用小肠内排列术,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同时能够缩短术后排气以及住院时间。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 实验组35例,术后肠瘘1例、并发症发生率2.86%;参考组35例,术后肠瘘3例、再次肠梗阻2例、并发症发生率14.29%。可以看出,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参考组(P<0.05),说明应用小肠内排列术,能够保障患者安全。

3 讨论

腹部手术中发上的粘连问题是极难规避的,其是非异常的防御反应,并非粘连均会发生肠梗阻。通常粘连性肠梗阻可以进行保守治疗,可有些患者还需采用手术手段,进而加大了患者再次粘连的发生几率。所以对患者实施手术,有着较大的潜在安全隐患[4]。临床上治疗的方式比较多,医师所要做的就是选择对患者较为安全的一种治疗方式。传统肠梗阻手术对患者也有一定效果,但也不尽如人意,因为有再次粘连可能,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小肠内排列术得到了诸多医师的推崇。因为相较于传统肠梗阻手术,应用小肠内排列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较好,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排气以及住院时间,和保障患者安全的现代医疗理念更为相符,因此应用意义较大。

猜你喜欢

小肠肠梗阻排气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一根小肠一头猪
养好女人小肠经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
小肠克罗恩病临床诊治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36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肠梗阻28例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