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应用替格瑞洛的预防作用

2019-02-20颜姝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西洛格瑞洛心血管

颜姝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5)

冠心病是心内科常见的疾病类型,又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主要由于动脉血管出现粥样硬化导致血管阻塞或者管腔狭窄,进而导致患者心肌缺氧或者缺血性坏死现象,需要及时采取心血管介入治疗来保证生命安全。当前采用介入治疗患者极易出现不良反应,对于不良反应需要采取抗血小板凝聚药物进行治疗,临床所采用的药物主要有西洛他唑以及替格瑞洛,两者均有一定效果[1]。本次研究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应用替格瑞洛预防,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的冠心病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观察组30例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47岁-80岁,平均年龄(63.5±6.5)岁。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48岁-81岁,平均年龄(64.5±6.5)岁。两组患者各项资料均在研究标准内(P>0.05)。

1.2 方法 (1)对照组采用西洛他唑治疗:患者口服西洛他唑片(国药准字H20054770;山东鲁抗医药集团赛特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规格 50 mg),50 mg/次-100 mg/次,2次/d,连续治疗4周再减半。(2)观察组采用替格瑞洛治疗:患者口服替格瑞洛片(国药准字J20171077;AstraZeneca AB生产;规格 90 mg*14 s),介入治疗前6 h给予患者180 mg治疗,术后给予90 mg,1次/d,连续治疗4周再减半。

1.3 疗效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的凝血功能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凝血功能主要包括PT(凝血酶原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TT(凝血酶时间)以及FIB(血浆纤维蛋白原)。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采用的软件为SPSS 17.0,计量资料的表示方法为均数±标准差(Mean±SD),检验方式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检验方法为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凝血功能 观察组凝血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2/30),其中1例(3.33%)缺血患者,1例(3.33%)血栓形成患者;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67%(8/30),其中2例(6.67%)再次梗死患者,2例(6.67%)缺血患者,2例(6.67%)出血患者,2例(6.67%)血栓形成患者,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低(χ2=4.320,P=0.038<0.05)。

3 讨论

冠心病介入治疗效果较好,介入治疗后给予相关药物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还会降低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概率,由于介入治疗的过程中患者极易出现内皮损伤以及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现象,不但会导致血小板聚集,还会导致患者出现较多不良事件,对于所出现的不良事件通过有效手段进行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安全性,保证治疗效果[2]。

替格瑞洛是抗血小板聚集的有效药物,用药后可与患者血小板膜表面的二磷酸腺苷相结合,在对其活性进行抑制的同时还可有效抵抗血小板凝聚,有助于降低患者死亡率以及急性冠脉综合症的发生概率,长期用药治疗会降低心肌梗死以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研究中治疗后患者的凝血功能明显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这与郭震等[3]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应用替格瑞洛预防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猜你喜欢

西洛格瑞洛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替格瑞洛联合吲哚布芬在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替格瑞洛治疗STEMI行PCI术患者的临床效果
替格瑞洛致呼吸困难分析
西洛他唑对大鼠心室肌Ito及ICa-L离子通道的影响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中药内服加足浴联合西洛他唑片治疗老年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变3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