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针穿刺技术在乳腺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2019-01-22肖汉辽阳市中心医院乳腺科辽宁辽阳111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24期
关键词:细针误诊率敏感性

肖汉 辽阳市中心医院 乳腺科 (辽宁 辽阳 1110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究在乳腺癌手术治疗过程中采取细针穿刺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96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超声诊断,观察组患者实施细针穿刺,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的准确率,比较两种方式的敏感性、误诊率及漏诊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漏诊率、误诊率、特异性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准确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癌手术中应用细针穿刺技术能有效提高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建立起不良的生活习惯,而不良的生活习惯使疾病产生[1-3]。其中乳腺癌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对于该病的治疗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4,5]。在实施手术之前实施细针穿刺及肿块切除活检。本文就主要针对乳腺癌手术治疗过程中实施细针穿刺技术的应用情况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所收治的乳腺癌患者96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48例患者中,年龄为34~59岁,平均(42.1±4.1);观察组48例患者中,年龄为31~58岁,平均(46.5±3.7)岁。两组患者在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中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超声检查,主要方法为:选取由飞利浦公司和美国GE公司生产的型号分别为:SIU22和LOGIQ9/VIVID7,将探头频率调整为7.5~13Mhz,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位的姿势,暴露患者两侧乳房,以乳头为中心点横竖及由内向外的放射状切面检查,同时要对患者的双侧腋窝扫描检查。观察乳腺肿块的二维图像并详细记录肿块的数目、大小、形态,是否有回声或腋窝淋巴结肿大等,之后再进行肿块内血流情况的检查。经过彩超检查发现乳腺癌多为不规则的乳腺肿块,呈小分叶型,具有明显回声和粗糙边缘,有大于1的纵横比肿块。观察组患者实施细针穿刺技术,具体方法为:经过医生触诊后基本了解肿块的形状、深度和位置后进行穿刺点的确定,指导患者采取坐位或仰卧位的姿势,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采取规格为10mL,7号针头的一次性穿刺细致和注射器,左手食指固定肿块,然后用右手将注射器刺入,要注意避免碰到静脉,刺入到肿块的1/3处拉动注射器内芯,连续保持负压进行抽吸,直到所需的标本量,在载玻片上放置枕头内的抽吸物使其干燥,之后采取染色处理,15min后清洗干净进行镜检,为了保证检测的准确性,重复检查。经过细针穿刺后乳腺癌表现为: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不整齐、大小差异较大、极性未显示、排列不整齐、细胞核形态较多、颜色深浅等。

1.3 观察指标

经过超声检查和细针穿刺技术的检查后还需对照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观察两组患者的误诊率、敏感性、特异性及漏诊率的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漏诊率、误诊率、特异性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超声技术、影像学技术及活检技术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在肿瘤的诊断中应用最广泛。但是由于乳腺癌没有比较明显的乳腺癌特征,特异性较差,诊断准确率较差,为了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率,保证患者治疗安全,本文研究的细针穿刺技术,操作简便、安全性较高。从细针穿刺技术的操作来看,会出现漏诊率,归结于原因主要是有些患者的乳腺肿块较小,位置较深,通过触诊无法初步确定位置,不能准确穿刺,并且在抽吸过程中由于癌变组织是丰富的间质,抽取后的标本剂量无法达到检测标准,除此之外,漏诊率与临床操作医师的操作熟练度密切相关。这就使得标本的抽取和检验需要经过重复多次才能保证准确性。本次研究中,对选取的48例疑是乳腺癌患者分别实施了超声检查和细针穿刺技术,实施超声检查的对照组患者,诊断出31例乳腺癌患者,17例为良性,经过术后组织病理学证实乳腺癌患者为42例,其中4例误诊,2例漏诊,误诊率和漏诊率分别为8.33%、4.17%。在实施细针穿刺的观察组中诊断出38例乳腺癌患者,14例为良性,术后组织病理学确诊乳腺癌患者有46例,0例漏诊、2例误诊,其中漏诊率为0,误诊率为2.08%。两组患者的误诊率及漏诊率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本次研究样本数量较少,需进一步研究,但是从敏感性及准确率方面来讲,观察组患者敏感性为86.21%,准确率为95.83%,对照组患者的敏感性为75.86%,准确率为81.25%,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这就说明细针穿刺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及敏感性。有学者认为[6]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都较低,从而使特异性和敏感性增加,提高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细针穿刺技术在乳腺癌手术治疗中因其操作简便、费用较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及安全性较高,因此被临床广泛使用。该方式能够准确判断肿块的性质大小,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保证诊断的准确,通过细针穿刺的诊断可为手术提供有效的依据,从而提升其手术成功性。

表1. 两组患者漏诊率、误诊率、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的比较

猜你喜欢

细针误诊率敏感性
细针穿刺可怕吗?
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标本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的6种操作方法的比较
经前烦躁障碍症发病与四氢孕酮敏感性中西医研究进展
乌鲁木齐市医疗机构丙型肝炎病例诊断及报告质量分析
丹参叶片在快速生长期对短期UV-B辐射的敏感性
以胸痛为首发的带状疱疹误诊为心绞痛35例分析
X线平片和CT检查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对比分析
受害者敏感性与报复、宽恕的关系:沉思的中介作用
微小RNA与食管癌放射敏感性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