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性髋关节置换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019-01-22姜丽杰大连市普兰店区中心医院辽宁大连1162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24期
关键词:腰麻硬膜外置换术

姜丽杰 大连市普兰店区中心医院 (辽宁 大连 1162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究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性髋关节置换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择期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麻醉1组(40例)与麻醉2组(40例),麻醉1组采用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麻醉2组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探讨实施不同麻醉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麻醉1组的HR在T1、T2、T3时均与T0时无显著差异(P>0.05),在中心静脉压上,麻醉1组在T1、T2上与T0时无显著差异(P>0.05),而麻醉2组HR、中心静脉压在T1、T2、T3时均与T0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比持续硬膜外麻醉效果更佳,能有效维持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降低术中风险。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不断加快,老年股骨颈骨折发生率逐渐上升。现临床针对该类患者治疗措施以手术为主,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作为发展成熟术式,广泛应用于骨折手术中,能够纠正患者骨折畸形、缩短卧床时间等。但由于手术耗时长、操作复杂、对患者机体创伤较大、失血多,加之高龄患者机体功能衰弱、抵抗力差[1]。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保证手术麻醉安全性、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尽可能减少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成为临床工作的一个研究热点[2]。为进一步提升麻醉效果,本研究旨在为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寻找一套适宜的临床麻醉模式,给临床提供更有效的方案,现本院展开研究,将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择期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报道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择期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麻醉1组与麻醉2组,40例麻醉1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3/17,年龄61~82岁,平均(66.47±4.78)岁;40例麻醉2组男女比例为24/16,年龄62~81岁,平均(66.55±4.83)岁。组间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所有患者及家属同意并自愿加入本次研究中,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患者入室后连接多参数监护仪,给予中心静脉置管,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椎管内麻醉均选第L3~4腰椎,进针困难则选择L2~3或L4~5间隙。

麻醉1组给予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协助患者取侧卧位,头高脚低,腰硬联合穿刺套管针行硬膜外穿刺,然后通过负压试验确定穿刺针是否到达硬膜外腔,退针芯后插入腰穿针,见脑脊液滴出,注入2mL 0.5%布比卡因行腰麻,注药后保持体位15min,并于硬膜外腔3cm置管对其固定,胶布固定后取平卧位,以0.5%布比卡因维持麻醉。

麻醉2组给予持续硬膜外麻醉:体位与麻醉1组一致,置管于硬膜外腔3cm,固定后取平卧位,采用2%利多卡因及0.5%布比卡因经配比稀释后注药,初始剂量为8~15mL,术中视情况酌情添加。

1.3 观察指标

于入室(T0)、诱导(T1)、骨水泥填充时(T2)、术毕(T3)时观察患者心率、中心静脉压变化。

1.4 统计学分析

对实验结果用统计软件SPSS19.0展开分析,用t检验计量资料,表示方法为±s,当P<0.05时代表组间数据存在显著差异。

2.结果

两组T0时的HR、中心静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 1组T1、T2、T3时的HR相比T0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心静脉压上,T1、T2时相比T0无显著差异(P>0.05),麻醉2组T1、T2、T3时的HR、中心静脉压相比T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人工关节置换已成为治疗老年性骨关节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但由于老年患者的特殊性,加上该手术较为复杂,因此,选择麻醉方式时应更加科学与慎重[3]。

持续硬膜外麻醉是临床常用的麻醉方式之一,该麻醉虽有一定效果,但存在麻醉起效时间较长、血流动力学波动等弊端,麻醉效果欠佳[4]。陈彪等人研究表示[5],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是对高龄老年患者影响最小、安全性最高的一种麻醉方式。为证实该方法的有效性,本院现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HR上,麻醉1组T1、T2、T3时均与T0时无显著差异(P>0.05),在中心静脉压上,麻醉1组在T1、T2上与T0时无显著差异(P>0.05),而麻醉2组HR、中心静脉压在T1、T2、T3时均与T0存在显著差异(P<0.05),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是在蛛网膜下腔进行穿刺,使用布比卡因实施腰麻,并给予硬膜下置管,以维持麻醉效果。药物直接进入蛛网膜下腔,能减少药物剂量,从而达到麻醉效果。结合研究结果发现,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具有以下优势:(1)阻滞较完善,麻醉起效快,能快速消除患者疼痛等优点,对患者影响较小,便于摆放体位;(2)对血流动力学指标影响小,布比卡因可在术中持续维持患者呼吸循环;(3)能够不受手术时间限制,可根据现场手术即麻醉状况需求多次加药;(4)能降低或防止脑脊液外漏的可能。本次研究中所存在的研究不足与局限性:(1)样本选取存在一定局限性,虽按相应标准进行了筛选,但所选取的标本是否合理有待商榷;(2)样本选取例数较少,临床可进一步扩大研究对象人数,提升准确性。

综上所述,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能维持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术中的血流动力学,从而为手术效果提供保障。

表1. 对比两组各时间段血流动力学指标(n=40)

猜你喜欢

腰麻硬膜外置换术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小剂量轻比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作用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双胎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
25G腰穿针超小剂量布比卡因腰麻用于肛肠科手术的临床研究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
硬膜外注射脉络宁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7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