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范化管理在手术室器械管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满意度影响

2019-01-22康美莲福建省漳州市人民医院手术室福建漳州363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24期
关键词:手术器械器械规范化

康美莲 福建省漳州市人民医院手术室 (福建 漳州 3630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在手术室器械管理中规范化管理的应用效果及对手术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方法:选取手术患者80例作为本文研究内容中选取对象,收取时间为2017年3月~2018年3月,电脑随机抽取40例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余40例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在手术室器械管理中分别对其实施规范化管理以及常规管理。结果:观察组手术患者的科室测评(98.01±1.45)分、知识考核(95.01±3.15)分、护理记录(89.45±2.01)分、无菌情况得分(95.11±1.27)分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患者满意度为95.00%(满意患者30例,一般满意8例,不满意2例),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75.00%(P<0.05);观察组中手术患者护理差错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实施安全有效的规范化器械管理后,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提高,取得显著的效果。

研究显示,手术治疗对于患者至关重要,不仅能治疗患者的病情,而且能保障患者的健康,而手术室器械规范化管理对于手术成功与否起到十分重要的影响,两者之间又密切相关,若未实施安全有效的管理措施,易发生严重差错及不良事件,导致手术效率受到影响,而实施安全、严格有效的规范化管理的措施十分重要[1,2]。因此,本院实施规范化管理后,对手术室器械管理中的安全因素、应用成果及对手术患者的满意度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手术患者80例作为本文研究内容中所选取的对象,收取时间为2017年3月~2018年3月,电脑随机抽取40例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余40例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排除标准:(1)临床各项资料不齐全;(2)伴有精神病家族史的患者;(3)未经过本院医学护理研究委员会的审批和同意。纳入标准:(1)80例手术患者均签署规范化管理评价知情同意书;(2)经过本院的医学护理研究委员会的审批和同意。观察组40例,年龄20~60岁,平均(40.21±1.15)岁,20例为女性、20例为男性。对照组40例,年龄21~60岁,平均(41.25±1.26)岁,21例为女性、19例为男性。两组手术患者平均年龄、性别大致相同,P>0.05。

1.2 方法

对照组40例患者均采用常规的方法管理。在手术开始之前,对手术中所需要的手术器械进行灭菌消毒,手术医生消毒完毕后,将所需要手术器械摆放在手术室器械台上。

观察组40例患者均采用规范化的方法管理。定期对手术室的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器械管理培训,使每位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均能熟练掌握各项内容,实施定期考核,能显著提高其工作的主动性及积极性,在器械日常的各项管理中,应严格遵循各项管理制度,定期对器械实施检查、保养和维护,详细登记手术器械的数目和每日使用的情况,特别是器械零部件的完整性,一旦发现有情况异常,应及时进行上报处理。在手术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合理规范的使用手术器械,使各项手术器械达到使用标准,同时本院在实施手术室器械的规范化管理过程中,重点在预防手术器械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情况,做到精细到点,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保障手术顺利的完成[3]。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手术患者的科室测评、知识考核、护理记录、无菌情况的得分情况;对比两组手术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对比两组手术患者的护理差错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三个考核指标。非常满意:手术的患者及家属对管理模式、管理效果、管理能力的满意度程度在80~100分之间。一般满意:手术的患者及家属对管理模式、管理效果、管理能力的满意度程度在60~79分之间。

不满意:手术的患者及家属对管理模式、管理效果、管理能力的满意度程度在60分以下。满意率加一般率等于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在本次研究内容中采取SPSS26.0软件,P<0.05表示具有明显差异。

2.结果

2.1 对比各项评分

观察组手术患者科室测评(98.01±1.45)分、知识考核(95.01±3.15)分、护理记录(89.45±2.01)分、无菌情况的得分(95.11±1.27)分与对照组的科室测评(80.11±1.17)分、知识考核(85.21±1.05)分、护理记录(75.15±2.11)分、无菌情况的得分(90.45±2.01)分具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1。

2.2 对比满意度

观察组手术患者中,非常满意30例、一般满意8例、不满意2例、满意度为95.00%。对照组手术患者中,非常满意20例、一般满意10例、不满意10例、满意度为75.00%。观察组手术患者的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75.00%(P<0.05)。

2.3 对比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观察组手术患者中,发生护理差错及不良事件的有4例、未发生不良事件的有36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的手术患者中,发生护理差错及不良事件的有12例、未发生不良事件的有28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0.00%。观察组手术患者中护理差错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分析两组手术患者科室测评、知识考核、护理记录、无菌情况得分

3.讨论

研究显示手术室是各类手术(包括介入检查)、治疗及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的主要科室及重要科室,随着手术需求的日益增多及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完善及提高,而手术室器械规范化管理工作就十分重要,能默契的配合医生,缩短手术的时间,提高手术患者的安全质量。手术室是外科患者治疗的主要场所,手术室的各项护理的质量将直接影响手术的成功率和效率,同时还易对患者术后康复的速度造成影响。在手术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同时易产生创伤,若护理质量有缺陷,易导致手术切口的感染发生,严重影响手术患者的康复,容易导致患者产生担忧、焦虑等负面心理情绪,严重影响手术伤口的愈合效果。手术成功与否关键之一是手术室的护理质量,手术室护理质量高低又和手术室管理的效能密切相关。因此,本院应用规范化管理手术室器械及由此产生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各项分析,探讨规范化管理手术室器械的效果。

常规管理为临床传统的日常管理应用模式,虽然具有一定临床实践效果,但是由于受多方因素影响,导致管理的效果不佳,使手术效率受到影响,导致常规管理在临床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随着我国的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手术室的护理管理的相关制度的不断完善,规范化管理应更加个体化、专科化、针对性、全方位管理,根据每位患者的特点,实施规范化的管理,保障手术室消毒灭菌等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规范化管理为新型的管理模式,该项管理模式能弥补常规管理中常存在且易忽视的缺陷,其在管理上突显科学性及规范性,通过对器械实施科学的管理,定时对器材(特别是小零件的完整性)进行检查、维护、保养等各项工作,能有效的预防手术中发生的护理差错及失误性操作,尽量避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合理规范化使用手术器械,重视每个管理细节,既能有效保障灭菌效果和手术器械性能达到最佳状态,又能最大限度延长器械的使用寿命,为手术的患者提供安全可靠的保障。在管理的各个方面,定期对医务人员实施专项培训和考核,不仅能显著提高护理的质量,还能为手术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能显著的提高患者手术效率及与医生配合的默契度,提升手术患者及家属的各项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现如今,规范化管理已经成为手术室护士长在器械管理方面中首选及重要的管理模式,受到多方同仁的青睐、在临床管理中广泛的应用。

经研究表明,观察组手术患者科室测评(98.01±1.45)分、知识考核(95.01±3.15)分、护理记录(89.45±2.01)分、无菌情况得分(95.11±1.27)分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患者满意度达到95.00%,高于对照组满意度(P<0.05);观察组手术患者护理差错及不良事件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通过实施规范化管理手术室器械后,取得显著的效果,不仅能提高科室测评、知识考核、护理记录、无菌情况得分,还能缩短手术的时间,促进医护之间配合的默契度,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促进手术患者的快速康复,有效降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存在的护理差错及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还能显著提升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手术器械器械规范化
无缝隙管理在手术室术后器械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手术器械预处理在手术室的应用
风险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处理流程中的应用探讨
持续质量改进对手术器械供应及时性与准确性的影响
幼儿园自制体育器械的开发与运用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标准化流程管理手术器械清洗质量分析
健身器械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