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烧伤创面给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配合红外线治疗仪治疗的临床研究

2019-01-22孙俊锋付丹汪显林叶华曾皓赣州市人民医院江西赣州341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24期
关键词:红外线治疗仪碱性

孙俊锋 付丹 汪显林 叶华 曾皓 赣州市人民医院 (江西 赣州 3410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烧伤创面给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配合红外线治疗仪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本院80例烧伤患者,平行对照法分为研究组(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红外线治疗仪)与对照组(红外线治疗仪)。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对照组创面愈合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感染发生率分别为0、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与红外线治疗仪联合治疗烧伤,能促使创面尽快愈合,降低感染发生风险。

烧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主要是因接触高温物体或受较强热辐射影响所致组织损伤。不同烧伤原因在烧伤程度、温度高度、作用时间上存在差异。多数烧伤患者病情复杂,创面焦痂是诱发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的关键,还可能诱发内毒素血症,损害内脏功能,增加感染发生风险,需尽早采取积极措施,促使创面尽快愈合[1]。本次研究旨在探讨烧伤治疗中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与红外线治疗仪联合应用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本院80例烧伤患者。纳入标准:①Ⅰ-Ⅱ度烧伤;②年龄≥18岁,且≤65岁;③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肝、肾脏器疾病;②妊娠、哺乳期妇女;③处于急性、慢性感染期间。采用平行对照法分组,各40例。研究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19~65岁,平均(45.32±6.57)岁;16例为高温热液烫伤,12例为金属热力烫伤,8例为火焰烧伤,4例为化学烫伤。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18~65岁,平均(45.40±6.62)岁;15例为高温热液烫伤,13例为金属热力烫伤,6例为火焰烧伤,6例为化学烫伤。两组临床资料保持同质性,P>0.05,可对比。

1.2 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实施常规治疗,包括清创、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选择敏感抗生素等。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以多源红外线治疗仪(成都兴运实业有限公司生产,型号:MFS701)照射治疗,确保红外线灯罩与创面距离30~50cm,温度保持30˚C左右,持续照射1h,1次/d。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以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贝复新,生产厂家:珠海亿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0040111)涂于大小恰当内层消毒纱布,覆盖烧伤面积,根据每100cm2创面10g涂抹,1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

①依据《烧伤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指南(2012版)》[2]拟定疗效评定标准:以治疗后烧伤创面愈合≥90%,上皮再生完整,未出现瘢痕增生,无感染,为痊愈;以治疗后烧伤创面愈合≥70%,但不足90%,创面上有生长良好新鲜肉芽组织,无感染,为显著进步;以治疗后烧伤创面愈合≥50%,但不足70%,存在轻度瘢痕增生,无感染,为进步;以治疗后烧伤创面愈合<50%,存在明显瘢痕增生,伴有感染,有无效。总有效率=痊愈率+显著进步率+进步率;②观察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及感染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资料。计数资料以“[n(%)]”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以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研究组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82.50%),P<0.05,见表1。

2.2 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对比

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1.02±3.87)d,短于对照组的(17.65±3.9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32,P=0.000)。

2.3 两组感染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对照组感染发生率分别为0(0/40)、15.00%(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5,P=0.034)。

3.讨论

烧伤是一种常见意外伤害,具有发病突然、病情复杂等特点。烧伤后创面康复是一个复杂、连续的过程,影响因素较多,包括细胞因子、残留皮肤组织等。以往,临床上多在清创、补液等治疗基础上应用红外线治疗仪。红外线治疗仪发射的红外线能透过皮肤,对皮下及局部组织血管产生直接作用,可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促使创面尽快修复[3]。但部分患者单纯应用红外线治疗仪的效果仍不理想,感染发生风险仍较高。

当前,临床上普遍认为,烧伤患者治疗期间敷料选择是影响其治疗效果的关键。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是由5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生长因子,能促使多种组织细胞分裂,且生物学效应广泛,在多种创伤、烧烫伤、溃疡等疾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该药在烧伤治疗中的应用,能促进正常表皮细胞新陈代谢,促使烧伤创面尽快愈合。治疗时在创面上涂抹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还能发挥屏障作用,对创面进行保护,避免细菌污染,可降低感染发生风险;还能为创面愈合提供相对湿润环境,便于促使细胞生长,使得创面尽快愈合。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相对更短,且总有效率为100.00%,较对照组的82.50%高。这可能是因为,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与红外线治疗仪联合治疗,能自不同机制发挥协同作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且能促使各类细胞增殖及蛋白合成基因活化,使得表皮细胞快速规则生长,覆盖创面,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此外,研究组无一例出现感染,对照组6例患者出现感染。考虑与联合应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可为创面愈合提供相对湿润、安全环境,能保护创面,避免细菌污染等因素有关。

综上所述,烧伤治疗中联合应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与红外线治疗仪的效果更佳,需引起高度关注。

表1. 两组创面愈合疗效的对比[n(%)]

猜你喜欢

红外线治疗仪碱性
基于红外线热成像仪设备在蓄电池充电站中的应用
红外线应用在体检人群的效果探讨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12Cr1MoV焊接接头在碱性溶液中的应力腐蚀开裂行为
看不见的光——红外线与紫外线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日常生活的碱性食物
物品寻找器
HPLC法同时测定辣椒面中碱性橙2,21,22和酸性橙II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