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常规检验中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的联合应用价值探讨

2019-01-22邱文东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24期
关键词:血细胞涂片形态学

内容提要: 目的:血常规检验中,实施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和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对联合检验的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本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260份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在接受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的同时,还实施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比较分析两种检验方式的检验结果,总结出联合检验的应用价值。结果: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警报提示阳性率和阴性率分别为14.2%、85.8%,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镜检提示阳性率和阴性率分别为8.1%、91.9%,二者之间阳性率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幼稚粒细胞、杆状粒细胞、红细胞形态异常、单核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原始细胞检测的符合率方面,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分别为50.0%、60.0%、57.1%、33.3%、62.5%、50.0%。结论:血常规检验中,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比较常见,均已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且效果良好,联合应用的形式可以弥补各自的不足,提升检验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临床检验科中,血常规检验主要的检验内容,科学合理的血常规检验能够为临床相关疾病的诊治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1]。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是两种常见的血常规检验方法,已经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是因为二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单一使用的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研究表明[2],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进行血常规检验能够有效弥补各自的不足,是一种理想的血常规检验方法。本研究针对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集到的260份标本进行研究,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本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260例患者纳入样本中,取其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26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35例,女性患者125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12岁,平均(45.36±2.15)岁。

1.2 方法

1.2.1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方法

设备及试剂选择:Bayer2120血液细胞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在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一起检测之前,对使用到的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并予以校准,使其符合标准要求,严格按照操作说明展开操作。

1.2.2 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方法

仪器及试剂选择:Olympus BX 41型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显微镜型号,瑞氏染液,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抗凝管。在真空状态下,抽取肘静脉血2mL,充分混匀后于1h内完成相关检验操作。染色由瑞士染液完成,借助显微镜观察细胞特征,包括形态特征、数量情况以及分类情况等。选用显微镜计数法进行RBC、WBC、PLT等计数,严格按照要求控制好标本的质量。检验工作和复检工作间隔时间不能大于5d。

1.3 血涂片镜检复检标准

RBC、WBC、PLT等项目中,至少有一项指标减少,白细胞增加,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未发出报警提示,RBC、PLT分别符合小于1.9×109/L(或大于14.5×109/L)、小于60.0×109/L(或大于300.0×109/L);WBC分类异常,L、N、大未染白细胞分别为0.60/0.85/0.10;分析仪报警提示RBC、WBC、PLT异常;Hb大于150g/L(或小于60g/L),MCV大于100 fl(或小于70 fl)。

1.4 阳性判定标准

WBC和PLT的评估数量、仪器检测数量一致,WBC分类结果同于仪器检测结果;红细胞形态学、核红细胞和血小板等经检验出现中度以上改变;血液中发现寄生虫、中毒颗粒等。

1.5 统计学分析

研究获取到的数据采用SPSS23.0软件包加以处理,以P值大小作为组间数据是否存在差异的标准,P<0.05表示存在显著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种血常规检验方法的检验结果比较分析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警报提示阳性和阴性分别有37例、223例,阳性率和阴性率分别为14.2%、85.8%;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镜检提示阳性和阴性分别有21例、239例,阳性率和阴性率分别为8.1%、91.9%。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和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阳性率相比,存在显著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种血常规检验方法检验符合情况的分析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和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符合情况见表2。

表1. 两种血常规检验方法的检验结果比较分析

表2. 两种血常规检验方法检验符合情况的分析

3.讨论

血常规检验在临床检验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属于临床三大检验项目之一。近年来,现代化、自动化的检验仪器和设备已经在血常规检验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从现阶段临床血常规检验工作的开展来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和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的使用比较普遍。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利用了电学和光学原理,具体是通过射频电导和电阻抗法、分光光度和激光射散法进行检验,操作起来比较简单,准确度比较高,可以对血液中的RBC、WBC、Hb、PLT等进行全方位的检验[3]。但是大量的临床血常规检验实践证明[4],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难以识别体积过大、细胞核异常的血液细胞,因而存在一定的局限。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的应用,有效地弥补了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的不足,通过对细胞形态特点的全面观察,能够准确地判断血液细胞的异常与否,从而判断是否患有相关疾病[5,6]。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在阳性率方面,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存在一定的差异(P<0.05),充分说明了检验的价值,同时提示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临床血常规检验中,将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应用,效果明显,有利于提升检验的准确性。

猜你喜欢

血细胞涂片形态学
社区管理精神病人全血细胞分析
痰涂片与痰培养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比较
直肠FH检测剩余液涂片用于评估标本取材质量的探讨
卵巢肿瘤病理诊断中冷冻切片结合细胞学涂片的应用分析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全血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分析
施氏魮(Barbonymus schwanenfeldii)外周血液及造血器官血细胞发生的观察
前交通动脉瘤形成和大脑前动脉分叉的几何形态学相关性研究
Budd-Chiari综合征肝尾状叶的形态学变化
两种常用染色方法在性成熟SD大鼠阴道涂片中的比较研究
血细胞形态学观察对常见血液病诊断的意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