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摭谈高中语文课堂中朗读教学法的应用

2019-01-14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溱潼中学张立厚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9年2期
关键词:朗读课文文本课文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溱潼中学 张立厚

朗读是利用有声语言来感受文字、积累知识的一个过程。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语文朗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朗读备受关注,但是受各种因素影响,语文朗读教学始终谈不上尽善尽美。如何借助朗读教学加深学生的感悟、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也成为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那么,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该如何进行朗读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明确目标,突出重点

朗读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和充沛的感情去阅读。关于朗读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相信书籍和朗读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确切来说,朗读可以让个体在眼、口、耳、脑的共同作用下,领会文本的深层含义,提高文化素养。朗读也是一项创造性活动,它可以将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我们也可以将之看做对文本的二次加工。语文朗读教学是学生理解文本的重要手段,它肩负着培养学生的语感、促进学生知识积累的重任。不过,朗读教学要想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必须要目标明确,突出重点,适时而用。这也要求教师在语文朗读教学中要明确朗读目标,找准重点,合理进行朗读教学预设,以确保朗读教学取得预期效果。如在《荷塘月色》课堂朗读教学中,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感受作品的内容和意境,锻炼学生的想象力。朗读教学的重点是朗读文中精彩的段落,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围绕教学目标,教师可以这样开展朗读教学:先让学生泛读或者齐读课文,了解文章“情景交融”的基调。然后,找出文中的重点段落,即以“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开头的一段及其后的那两段,要求学生朗读,并要求学生在朗读时发音正确,语速均匀,感情充沛,同时找出重点的字词,目的是让学生感受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所描绘的菏塘月色静谧的情境,让学生感受作者幻想超脱现实但是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理。这样的朗读教学,因为解决了读什么、怎样读等问题,所以可以让学生有目的地去读,并且读出效果。

二、做好示范,增进互动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师的朗读教学能力、朗读水平,事关学生对朗读教学的兴趣。过去,许多教师在朗读教学中,都很少会亲自参与课文朗读,他们大都是让学生先听录音,再自行朗读课文。有的教师即便会朗读课文,也是机械、单调的朗读,根本无法给学生做出示范和表率。受此影响,许多学生在文本朗读中也是随性而为。要想让学生爱上朗读,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和朗读教学能力,还要在教学中发挥模范作用,亲自开口去朗读,在朗读时读出气势,读出感情,同时还要借助问题、点评等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主动去开口朗读。如在《鸿门宴》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闭上眼睛,听自己朗读,同时在听教师朗读的同时,发挥想象,想象鸿门宴上剑拔弩张、两方出招过招的情景,这样可以给学生留出想象的空间,让学生深入到作者所描绘的场景中去。而教师在朗读时,务必要声情并茂地去朗读,要做到口出声、声传情、情铸意,争取使文本文字如出自己之口,如述自己之心。不过,教师虽然为学生做出了良好的示范,但是教师不能取代学生,将自己的体验强加给学生。为了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想,教师还要借助问题“故事出现了几次转机”“刘邦为何能从鸿门宴上全身而退”“项羽说出背后告密之人是曹无伤,说明了什么”“结合故事谈一下项羽为何会在楚汉之争中失败”“有人说刘邦是一个有着“无能之能”的领导,关于这一点,你怎么看”等等,让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进行知识重构,进而提高学生对文本的认识。

三、多样朗读,发掘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和兴趣,但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呢?笔者认为,教学手法不仅事关教学质量,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语文课堂朗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教学手法创新入手,革新课堂教学模式。扩大课堂信息容量,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对朗读的兴趣,让学生愿意读,喜欢读,直至爱上朗读。如在《边城》课堂朗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电影《边城》中的片段,或者播放课文录音,利用多媒体点燃课堂氛围,同时让学生感受书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自然美景。然后,让学生以自荐、范读的形式或者齐读、分读的形式来朗读课文,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为学生继续阅读注入动力。当然,根据文本的文体特征,教师还可以选取一些同类题材的文章如汪曾祺的《受戒》或者沈从文的其他作品如《萧萧》《静》等引入课堂上来,让学生开展群文阅读,并让学生进行阅读总结,开展讨论,分析沈从文的文风、文学理念。或者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讲述自己对《边城》这个故事或故事中人物的看法。这样通过读写结合将课文的知识点、同类文章串联起来,可以发掘学生的阅读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上述可知,朗读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朗读教学具有一定的技巧性和复杂性。所以,在高中语文朗读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做好示范和引导。惟其如此,才能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深处,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才能实现朗读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朗读课文文本课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青铜葵花》选段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水滴的旅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简析
调节课堂气氛策略探讨
背课文
初中语文教学研究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