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散文中描写人物

2019-01-14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第一中学孔玉霞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9年2期
关键词:罗敷藤野朱自清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第一中学 孔玉霞

在散文中写好人物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需要我们仔细拿捏,认真揣摩,既要写出人物的真实性,又要用心打动读者。散文中的人物很普通,就是我们熟知的人物;散文中的语言很朴实,就是生活化的语言。但散文要给读者一个独特的感受,这种感受是源于生活的,又是不同寻常的,这是一种典型化了的感受。

那么,我们该如何表现这种感受呢?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说说自己的看法:

一、白描见长,质朴出彩

鲁迅先生说,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这几句话概括性极强,正是对白描手法的绝佳总结。我们在散文中,采用质朴的语言,只需寥寥数笔就能勾画出人物的主要特征。这种用笔简洁、美妙传神的做法,是我们一直要追寻的。

散文的语言,太过粉饰,就让人觉得不真实,很难收到动人的效果。我们在散文中,要遵循生活的本质,用最贴切、最朴素的语言去描摹人的外貌,去勾勒人物的轮廓,从而让读者觉得这些人物就在自己身边,但他们都有着鲜明的个性,给我们以独特的感受。

很多散文作家都有传神妙笔,他们用词简约,不事雕琢,正如诗仙李白所言,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种朴素之美,让人觉得亲切自然,透着淡淡的清香。这种散文,就像一股股清新的空气,让我们陶醉期间,让我们乐此不疲。

我们学习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他是这样描写藤野先生的:“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迭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读罢此段,我们感受颇深:藤野先生其貌不扬,温文尔雅,但个性鲜明,让人觉得很朴实,一点儿不招摇。他戴着眼镜,夹着一迭大大小小的书,分明一个文化人,一个知识分子的形象跃然纸上。尤其他说话的声调,慢条斯理,又抑扬顿挫,这样的声调很能吸引学生,给人留下的印象也更深刻。

再有,“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可见,藤野先生不拘小节,不讲究穿着,是一个生活朴素的人。尤其是被人疑心是扒手那一幕,让人十分震惊。一位医学校的老师,竟然寒酸到这个地步,无需多言,我们对藤野先生就要另眼相看了,他的心思都用在哪里了呢?分明是教学上。想到这里,一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我们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他是如此描写父亲的背影的:“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父亲的“蹒跚”和“慢慢”,可见父亲岁数大了,走路不稳,已经很费力气了。还有“爬”“攀”“缩”“倾”,都写出了父亲衰老的状态。父亲如此的老迈,还要执意为儿子去买橘子,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啊?父子情深,令人难以忘怀。尤其是父亲的舔犊之情,让我们深受感动。

鲁迅和朱自清这些大家的描写,没有刻意的雕琢和粉饰,采用我们最熟悉的语言,最普通的词语,去描摹自己熟悉的人物,去追求自然的本真,收到的效果却出奇得好。

二、两相对比,鲜明突出

常言道,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在散文中描写人物,还可以采用对比的手法,我们可以拿人物甲和人物乙做对比,也可以拿某个人的多个习惯或者爱好作比较,从而加深对人物的认识,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或精神品质。

鲁迅先生笔下的藤野先生,不讲究穿戴,以至于被误认为是扒手,乍一看他是一个粗心人,就这样一个“粗心人”,把作者的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作者感到十分吃惊,藤野先生并不是一个粗枝大叶的人,而是一个治学严谨、一丝不苟的人。在这样的老师面前,鲁迅先生自惭形秽,一种感激之情跨越了民族和国界,澎湃在作者的心中。

鲁迅先生画的解剖图,为了美观,竟移动了血管的位置,藤野先生和蔼地给他指出来,要他全照着黑板去画,这是多么仁慈而又严厉的师长啊!对待同一个问题,“我”与藤野先生相去甚远,藤野先生渐渐高大起来,令作者钦佩不已。学生会干事故意讥讽我、挖苦我,藤野先生却一如既往关心我、教导我,我们不得不佩服藤野先生了,他摒弃了民族偏见,是一个正直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善良的人。

朱自清先生描写笔下的父亲,同样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儿子远行,父亲千叮咛万嘱咐。在父亲的眼中,朱自清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但“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我并没有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我的自以为是与父亲的无限关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伟大的父亲,一个对儿子关心备至的父亲,就鲜活地矗立在我们面前了。

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对比,我们就能把人物描摹得更准确、更鲜明、更生动。因此,我们在散文中,要根据描写人物的需要,大胆采用对比的写法,让人物的个性更突出,让人物的特征更感人。

三、侧面描写,烘云托月

描写人物的方法很多,可以直接写来,也可以通过侧面进行描写。直接描写可以一语中的,侧面描写可以曲径通幽。我们要根据人物描写的需要,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描写方法。

我国的古诗《陌上桑》,描写罗敷之美就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式,诗句中没有提到一个“美”字,却把罗敷之美描写得淋漓尽致。“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无论男女老少,一个个瞪起眼睛看罗敷,什么事情都不做了。他们为什么如此失态呢?都是被罗敷之美吸引住了。如此写来,侧面衬托,形神兼备,妙不可言。

朱自清先生描写父亲,同样着眼于侧面描写。作者看到父亲过铁道为他买橘子的背影时,他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当父亲买橘子回来到这边时,他“赶紧去搀他”。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他便进来坐下,他的“眼泪又来了”。这其中作者的表现,很好地衬托了父子情深,尤其是父亲对儿子的无限疼爱。

在散文中描写人物,毕竟不同于在小说中刻画人物。散文中的人物更真实,更具有普通人的特质。因此,我们描写散文中的人物,不是追求人物的典型化,而是要追求感受的典型化。这种独特的感受,应该是我们写散文最真实的感受。让我们全心地向大家学习,不断地去探寻吧!

猜你喜欢

罗敷藤野朱自清
清芬正气朱自清
略谈罗敷之美——《陌上桑》罗敷形象浅析
鲁迅念念不忘的藤野先生,后来怎么样了?
藤野先生谈鲁迅
藤野先生眼中的鲁迅
陌上桑
朱自清的蝉声
朱自清自轻不失重
桑劫
桑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