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阅读训练 坚实习作基础
——浅议小学阶段中高年级习作能力的培养

2019-01-14河南省安阳市梅东路小学黄晓娟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9年2期
关键词:书目课程标准习作

河南省安阳市梅东路小学 黄晓娟

培养学生习作能力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们对此进行探索实验和归纳总结,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加强阅读积累,为学生习作做好铺垫

郭沫若说:“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指出了积累的重要性。把最优秀文章精心选择推荐给少年儿童,引导他们与精粹文本对话,他们将来一定会人文底蕴宽厚、素养全面。

(一)精选阅读书目。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应完成145万字的阅读量。经过反复研讨,推荐各类文字供学生阅读。一是经典美文。编写校本教材《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引导学生在晨读课、语文课及各种活动课上吟诵、熟读,接受传统文化熏陶。二是世界名著。按课程标准“应该引导学生阅读整本书”要求,每学期推荐名著给学生们阅读,感受不同文化的璀璨和魅力。三是时事刊物。推荐《小学生学习报》《儿童文学》《少年博览》等刊物,引导阅读时文、报刊、网络。实践证明,学生能够愉快感受多彩的现代社会。

(二)组织读书活动。旨在引导学生们集中精力、相互激励。一是设定“读书竞赛榜”“读书星计划”。推荐书目或自选书目均可,量化读书活动,阅读一本得读书星1颗;三至六年级学生积10颗星可换读书章1枚;积5枚读书章荣获“班级读书大王”称号,积10枚读书章荣获“校级读书大王”称号、并获学校精美图书奖励。二是交流分享。其一,读书分享会。学期伊始引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挑选阅读书目,给学生充足时间写读后感、做摘录笔记,期末交流分享读书感悟。孩子们整个学期漫游书海,校园书香四溢。交流分享丰富多彩、畅所欲言,有介绍作者、介绍内容、推荐人物,有片段赏析、角色朗读、情景演示,还有精美PPT,师生耳目一新、受益匪浅。孩子们兴致勃勃、热情高涨;教师鼓励点评,更激发了孩子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其二,积累本展评。期末积累本展评,积累本丰富生动、多姿多彩,犹如亮丽风景,海量优质信息,如好词好句、名言警句等等,扑面而至。阅读的交流和展评,既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热情,又逐步引导享受乐趣、形成习惯,也在不知不觉中为习作做好了准备。

二、加强习作指导,为学生习作引领方向

习作教学关键是要让学生易于动笔,重点是引导学生用身边事表达真情实感,进而有效提升习作能力。

(一)上好指导课。一要阅读教学指导。叶圣陶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采取“以文为例、文中取法、关联生活、仿写仿练”,将习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有机结合,确定读写训练点,通过仿写、交流,有效提高习作能力。如指导阅读《颐和园》,引导借鉴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学生们都做到了条理清晰、表达自然。二要结合生活指导。提供多篇优美范文,选择课余活动,引导使用顺序关联和情景描绘词语,取得了较好训练效果。如指导阅读《美丽的小兴安岭》,引导借鉴紧凑的结构、优美的语言,仿写效果显著。

(二)创新批改形式。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创新采用“教师三评”,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师生联动、师生共评,实现了教学相长,克服了“教师改,学生看”的情形。即:草稿(指导性点评)—自改+互改(引导性点评)—誊抄+自评(评价性点评)—分享。具体流程是:学生打草稿、上交,教师把关指导;学生自改+互改,教师就布局谋篇、遗词用句引导启发;学生修改习作、誊抄上本、再次自评,红笔画出优美词句、批注修辞方法和写作方法,教师再从篇幅、字体、结构和内容多方位评价,指出努力方向;学生再修改后择优分享。经反复修改,强化了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渗透了“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理念,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勇于修改、不断修改的习惯。

(三)上好讲评课。教师讲评、引导不可忽视、不可或缺。一是讲评写作。围绕训练目标或常见的简单堆砌材料等通病展开,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大胆尝试多种表现方法。如“写一个小伙伴”,就是围绕常见的特点不突出、事例不典型等毛病,选择出示优秀的范文,引导学生模仿、品评借鉴。二是讲评修改。其一,选择优秀习作树立榜样,引导学生从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方面感知领悟,品鉴开头结尾、叙述情形、展开情节运用的修辞方法等。其二,挑选不成功作文,引导学生讨论怎么改。

通过实践检验,课内课外结合,有效增强了学习的习作自信心,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们都能够主动尝试各种写作手法表情达意,习作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猜你喜欢

书目课程标准习作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推荐书目《初春之城》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
习作展示
《全国新书目》2009年1月荐书榜
赠书书目
中央文献出版社等提供869种可供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