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课堂呼唤“慢”的艺术

2019-01-11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潘安湖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19年24期
关键词:鸡兔同笼重难点环节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潘安湖小学 狄 勇

一、“慢”的艺术于数学课堂的重要性

该文探讨的群体对象是小学生,针对小学生的生长发育规律,教学进度不宜设置得过快,否则就会令他们因噎废食,不懂装懂。小学生的性格特征、思维模式都尚未发育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小学教师在准备授课方案时,更多的时候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反复向自己提问:这句话这样说,学生是否能接受?以该问题作为课程设计的指标,教师便能很好地体悟“慢”的艺术对于数学课堂的重要性。一方面,数学教科书上晦涩难懂的定律以及公式若直接抛给学生,会让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他们往往会感觉一头雾水,此时,教师在极短的时间内即使将当日的教学任务都灌输给学生了,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尤其要注意逻辑性、顺序性、条理性,无论在讲解公式还是例题的过程中都要注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每一分每一秒都需要精心设计,怀着这样的理念,一堂数学课就会自然而然地慢下来了。另一方面,根据心理学对于小学生群体思维特征的研究,他们更倾向于被新鲜有趣的事物吸引,学生走神对于一堂45分钟的课堂而言是在所难免的现象,教师不能以强硬的态度改变学生好玩的天性,所能改变的,只是自己的授课节奏,教师一方面可以借助色彩丰富、新颖动人的教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玩中学,另一方面也要在重难点知识模块中放慢节奏,等等学生,待他们的思维跟上自己的之后,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的讲授。

例如,加减算法作为一年级数学书上一个重要单元,是带领学生进入数学这个奇妙世界的一扇门。教师若只是照本宣科地告诉学生“1+1=2”“1+3=4”等,就会使一堂课极具快餐意味。一方面,这样的授课模式能够在很短暂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方法不外乎就是把课本的单元内容毫无感情地念一遍,毫不考虑学生的消化理解能力,没有任何的互动与游戏环节,无疑是对他们不负责的一种表现。另一方面,这样的授课模式带来的弊端也会很快暴露于学生的作业质量和测验分数上,后果无疑会使学生和家长的信任大量流失。总而言之,教师团队要坚决对“快餐式教学”说不,以“慢”的艺术取而代之,才能收获到两全其美的结局。

二、“慢”的艺术在数学课堂的实施

知易行难,具体来说,“慢”的艺术要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实施,是需要教师团队仔细研究的一个课题。首先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时候该慢?对于课堂上的重难点,易错、易混淆的概念,教师是要放慢速度的,尽可能多举例题来帮助学生区分概念之间的差别。当然,整堂课的节奏都应该控制在中速偏慢的基调上,要充分照顾到小学生的消化能力。再来思考第二个问题:要如何设置“慢”的环节?这个问题考查了一个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通常一堂课“慢”的艺术是要借助多种互动手段,游戏环节,例题讲解以及教学机制来实现的。

例如,作为小学阶段的重难点单元“解方程”,教师需要将该课程进度放得比平时上课更加慢。对于“解方程”课堂来说,“慢”的艺术体现在以下这些方面:首先,在课堂的导入环节,教师不能开门见山地将一个学生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陌生方程式摆出来,这样不仅会令他们感到突兀生硬,还会激发他们内心深处对于深奥数学公式的恐惧与排斥感,以这种开场方式进行的数学课,后续步骤就很难顺利地进行下去了。相反,在导入环节,教师给出一个生活情境:体育老师为运动会采购奖品,预算为1000 元,要买笔记本和钢笔,笔记本的价格是钢笔的倍,那么笔记本和钢笔的数量各是多少呢?这样的导入瞬间就把枯燥乏味的数学问题与现实生活接轨了,让学生乐于思考,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其次,教师可以采用为学生熟知的算术法来演算一遍该题,再通过算术法引出方程式,告诉学生两种方法的联系与区别,各自的优缺点。这样环环相扣,每一步骤都经过精心设计的课堂,避免了快餐式教学的弊端,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慢”的艺术。

三、“慢”的艺术在课堂中的教学反馈

对于任何一位称职的优秀教师来说,日常的工作事务不仅仅是课前备课、授新课,还要批改作业,并且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教学反馈,以此为依据来针对性地评价与修改自己的课堂。在一堂课程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获得教学反馈,从而对自己的课有更加客观的认知,例如书面反馈、口头反馈以及网上反馈。当然了,“慢”的艺术不等于浅层次的语速放慢,语调放缓,“慢”指的是教师对于教学各流程及步骤的精心设计,每一分、每一秒要讲的内容都应该提前准备好,它强调的是一种有条不紊的课堂秩序、条理清晰的授课思路以及关注到学生的情态与反应的艺术。

例如,在讲授鸡兔同笼这道应用题时,教师应该从以下方面获取反馈,当自己站在讲台上讲题时,学生们的互动参与程度是否强烈,自己提出的问题有没有得到及时的回应,在训练做题的环节,学生是否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给出正确答案等,都可以作为课堂步调是否足够“慢”的衡量指标。“鸡兔同笼问题”作为小学生涯的重难点知识,代表的是一元一次方程这一大类应用题型,因此出题人可以从很多方面设置问题,更改数据或情境,考查学生举一反三、类比推理的数学能力。在获取反馈的过程中,出题人可以给鸡兔同笼这道应用题设置几个小问,根据得到不同小问正确答案的人数比例来确定“慢”的艺术在数学课实施过程中的哪一环节出了问题,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在下一堂课相应的环节设计出更加精彩生动的互动或是游戏环节,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

总之,小学生作为思想尚未成熟,思维模式还很稚嫩的初级学龄段群体,教师需要给予他们全面的关照与呵护,在授课时要把控好节奏,不可按照一个成年人的接受能力来调快课堂节奏,而是应该时时刻刻关注学生的情态,随时等着他们跟上自己的节奏,不能急于求成,切记慢就是快。

猜你喜欢

鸡兔同笼重难点环节
从鸡兔同笼谈起
提高种公牛精液品质的几个主要环节
用不同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用不同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鸡兔同笼
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选增设审核环节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s 1-3重难点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