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解决视角下数学关键能力的培养

2019-01-11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

数学大世界 2019年24期
关键词:七巧板正方形动物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 顾 昕

由于小学生年龄问题,在数学问题思考方面缺乏一定的经验,故需要教学工作者进行一定的引导。因此教师需要设计一套完整的问题导入、讲解、练习过程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这样才能进一步开发智力,提升各项数学核心关键能力。本文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为例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一、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是基础

1.基本策略

知识都是由浅入深来学习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把知识教给学生,然后再适当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情景,并通过精准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

2.实例分析

例如:教师在讲《有趣的七巧板》时,众所周知,七巧板可以搭出许许多多的小动物形象,而可爱的小动物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可以创设此教学情景:爸爸妈妈带着小明去动物园看动物,聪明的小明看到了大熊猫、小猴子、小兔子、大老虎等动物,回到家后自己用七巧板拼出了这些动物并当礼物送给了爸爸妈妈,爸爸妈妈看了非常高兴,那大家能不能也和小明一样用七巧板拼出小动物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呢?此时学生处在情景中,心里也会想象动物的可爱模样,能够用七巧板拼出这些小动物对他们来说非常有趣,所以思考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

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核心

1.基本策略

首先,教师应鼓励并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积极寻求证据,主要包括确定关键数据、理清数据间关系、找准切入点、整理不同的解决思路、确定最简洁的解决思路等。其次,教师应一边讲一边让学生演算,并在容易出错的地方适时地提醒学生,当然,这里所说的“适时”非常重要,既不能打断学生的做题思路,更不能从本质上代替学生解题。

2.实例分析

例如在讲《比较数的大小》的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根据0、1、2 三个数的大小关系,同学们能不能找出这三个数的组合数中最大和最小的数?”在此问题的引导之下,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纸上写出0、1、2 三个数随机组合成的所有数字,当然,这时候肯定会有学生组成012、021 等数,教师应给予必要提示“0 在数字最高位的时候是可以忽略的,所以012、021 实际上代表12、21”,待学生给出所有合理的数字组合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个位数的比较方法比较多位数的大小,经过多轮比较之后,学生自己就能独立思考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三、培养学生的问题思考意识是保障

1.基本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学生不再是教师的附属,而是和教师课堂地位平等的存在,学生能够质疑老师,能够主动释疑解惑,还能够知错就改并知道如何去改,这些都是学生具备较强的问题思考意识的集中表现。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刻意引导学生质疑释疑,纠错改错,培养其“问学”态度,坚守科学真理。

2.实例分析

例如:教师在讲《10 以内的加减法》时,可以在黑板上写出一个包含有括号和加减法的较为复杂的式子:7+2-10+10+2-6=?然后让学生自己计算答案,当学生都计算完之后,教师再给出“正确答案”(其实是计算错误的答案),此时有些细心的学生就会发现老师的答案和自己的不一致,起初会认为自己的答案错误,但是演算几遍之后就会发现老师给出的是错误答案。由这一道题为引,培养学生正确的问题思考意识。

四、培养学生的提问质疑态度是重点

1.基本策略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和学生深入的交流共通,一起对数学的某些问题进行讨论,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以朋友的姿态和学生共同学习,并且引导其养成主动提问和敢于质疑权威的学习态度,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开动脑筋,发现问题,从而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2.实例分析

基于小学生自身的生活经历,很多的学生经常性地突发奇想,甚至会提出一些很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时,有的学生就会问:“老师说正方形是一类特殊的长方形,那为什么不能把正方形也称作长方形呢?”这样看似一个很不着边际的问题,但却是学生基于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定义和特点的深入理解而提出的问题,是一个很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而教师在面对这些问题时,一定要给予其充分的肯定和支持,并和他一起讨论,由问题入手引导其思考正方形的特殊性,从而增强其独立思考能力。

基于问题视角下,学生的数学关键能力包括思考兴趣、逻辑思维能力、问题思考意识以及质疑态度,每一个能力都有其独特的培养方式和方法。总的来说,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需要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积极发挥自身的教学引导作用,以有趣有料的问题开发学生智力,这才是基于问题锻炼学生数学关键能力的最佳教学策略。

猜你喜欢

七巧板正方形动物
剪正方形
奇的七巧板
有趣的七巧板
剪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炫彩七巧板
最萌动物榜
动物可笑堂
NO.1 七巧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