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化教学法应用于小学数学中的教学研究

2019-01-11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沛城街道中心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19年24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生活化教学内容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沛城街道中心小学 刘 玲

知识源自生活,无论是哪一门学科,都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学自身的抽象性使得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难接受,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需要将数学的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有机结合,如此使得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一、小学数学应用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1.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学习中,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得学生的注意力能够更好地投入学习中。若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缺乏兴趣,长此以往,可能会导致小学生产生抵触心理,故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增强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

小学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指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生活中,避免“死读书、读死书”。在新课标改革的环境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十分关键。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生活化,学生会得到更多的应用、体验,并能较好地掌握数学知识,以此提高其应用创新能力。

3.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

小学生对事物的认知程度还处于初级阶段,认识并掌握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还较难。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能够将数学知识直接在生活场景中进行证实,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如,在“空间和图形”这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实物,如:粉笔盒、牙膏盒、地球仪、篮球、乒乓球等一一展示给学生,让他们观察、触摸、分类,形成对几何体的直观感受,这样再教学几何图形的特征时就容易得多了。

二、小学数学应用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1.数学教学内容生活化

对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由于生活阅历、经验较少,而小学数学又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小学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生活化教学,使得数学的教学内容生活化,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例如,教师在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这一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列举生活中“长方形面积”“正方形面积”的相关应用,诸如地面瓷砖铺设的应用、门窗面积的应用等。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和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得学生所学知识能够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促进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增强。例如,教师在“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一内容的教学中,要注意授课的方式和语言,100 以内的数字相加减,是考验学生的应变能力以及速算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将其生活化,向学生抛出“100 个苹果,分给爸爸45 个,妈妈30 个,剩下的是自己的”诸如此类贴近实际生活的问题,让学生当成是生活中的问题予以解决。避免对学生进行传统的硬性灌输,以防学生对小学数学的学习产生抵触,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换言之,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生活化,使得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都存在数学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主动性。

2.数学教学场景生活化

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普遍较为薄弱,而且数学知识的逻辑性又较强,因此小学生在掌握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数学教学内容相关场景的设定,让学生在与生活贴近的场景中学习数学知识,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例如,在教学“元、角、分”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模拟文具店这一生活场景。将分组的学生分别安排文具店卖主以及文具店买主,让学生在这一设定场景中认识“元、角、分”的区别以及应用方法,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认知水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也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例如,在讲解“厘米与米”这一课程时,教师课前要求学生准备好尺子,在课前指导学生量一量、测一测身边的物品,可以是桌子宽度、桌子高度、书本厚度及其长宽等,并向学生提问桌子长度使用哪一个单位较为合适,诸如此类引发学生结合日常生活场景进行思考的问题,鼓励学生踊跃回答生活中单位使用厘米或者米的事物,使得学生体验数学的实用性。通过教学场景生活化并提问这一环节,加深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并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数学教学方法生活化

在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应灵活地将生活和课本内容相结合,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法、多媒体教学途径、问题教学方式、场景教学模式、探究教学模式等多种教学途径,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由于小学生身心的特殊性,考虑小学生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等,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较为生动的语言将严谨、枯燥的数学知识进行讲解,如此便于学生接受、理解。例如,在学习“圆柱与圆锥”时,由于几何图形自身具有的抽象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理解“圆锥”的定义,在计算其面积、周长时可能会难以理解计算公式,容易出现胡编乱套的现象。因此,教师可以改变教学方式。例如“圆锥”和生活中的“蛋筒”相似,教师可以通过引入“蛋筒”这一实例,引导学生这是在计算“蛋筒”的横截面积,避免了死读“圆锥”定义的现象,还能加深学生的理解,易于学生掌握。比如,在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个游戏。由于小学生还比较好动,教师可以将学生分四人组,每组分发一些长方体或者正方体模型,让学生选择任意面进行颜料涂抹,并计算涂抹颜色面的面积等。学生在游戏中充分调动了感官,增强了动手、动脑能力。

综上所述,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和人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在小学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充分意识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应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生活化教学内容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