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爬呀爬”班本课程活动之反思

2019-01-11文杨玲玲

好家长 2019年9期
关键词:蜥蜴壁虎动物

文杨玲玲

一、意外来客,扰乱秩序

“哇!快点来呀!”一声惊叫扰乱了有序的活动,所有人立马转向声音的方向,一听声音,我眉头一皱,调皮的尧尧是又有了什么新花样吗?“杨老师,这是什么呀?”尧尧看看墙角,又看看我,用他脆亮的嗓音继续吸引大家的注意,孩子们一下子都围了过去。“是蜥蜴!蜥蜴!”机灵的轩辰告诉大家。“我知道的,我在书上看见过的,就是蜥蜴!”轩辰满眼放光,自豪地告诉大家。他是个思维活跃的孩子,大家都很信任他。

“蜥蜴是怎么到我们教室里的?”被轩辰这么一问,大家议论纷纷,相互拥挤着围住蜥蜴。“你们先退后一点,别吓着小动物呀!”听了我的话,孩子们退后了一点,给了蜥蜴一点空间。虽然我心里也很害怕,但职业的本能让我又不想放弃这个让孩子们探索的机会。“哇,很少见哦,我们留住它吧!”“好的,好的!”“耶!好赞!”孩子们欢呼雀跃着。

二、细心观察,问题多多

意外的“访客”让孩子们情绪高涨,我们把它放进透明盒子里,可以全方位地观察它。“杨老师,它留在我们这里,吃什么呀?”轩辰首先提问。“它关在盒子里,会不会死掉啊?”小暖男皓皓问道。“就是啊,你们都叫它‘蜥蜴’,它真的是蜥蜴吗?”我的问题也来了。一连串的问题似乎让孩子们有点不知所措。“我家里有本动物科普书,我回家去找一找!”爱看书的橙橙说。“我也有动物的书!”“我要和妈妈在手机上找!”“还可以上网呢!”所有人都参与进来。我提议:“那我们就先把小动物留在这里,回去找找答案,明天来分享给大家,好吗?”我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支持,我们的探究之旅就这样开始啦!

教师的敏感性让我及时捕捉到了这一真实事件,哪怕是打断原先有秩序的活动,因为孩子们所关注的正是能促进其主动活动,获得主动发展的最好契机。孩子们所熟知的和未知的世界在这个时刻被很好地链接起来。产生了问题,教师就会牵引着孩子们去探究,就要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点给予适时引导,及时关注孩子的动向,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经验。

三、探究之旅,惊喜连连

通过探究,孩子们知道这个意外来客不是蜥蜴,而是壁虎。餐后散步时,我们讨论起来:“杨老师,小壁虎没有食物,它会饿死的,怎么办?”“要不然把它放了?”“啊?”孩子们面露难色。“没有食物真的会饿死的!”我又肯定地说。“我不要让他死掉,它是很好的小动物!”“放了它,让它去找妈妈吧!”可爱的涵涵说得一本正经。“好!”善良的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意见统一后,我就派细心的萱萱去拿装壁虎的盒子。我们一起来到了幼儿园围墙边。“这里有爬山虎,是小壁虎喜欢的地方,就在这里吧。”打开盒子,小家伙开始探头探脑,萱萱用小棍子将它挑了出来,小家伙似乎闻到了熟悉的味道,一会儿就消失在绿叶间,孩子们依依不舍,一直盯着墙壁。“杨老师,小壁虎好厉害,脚底有吸盘的!”“对啊,小壁虎可以在墙壁上爬行,还有其他会爬的动物吗?”“杨老师,这个爬山虎怎么在墙壁上呀?它是不是也会爬?”大眼睛婷婷的问题让大家又把目光投向刚才的墙壁。“它是会爬的树吗?”皓皓接得很快。“有会爬的动物,也有会爬的植物呢!”轩辰都已经总结好了,我对着皓皓和轩辰点了点头:“有道理,那还有什么植物会爬?还有哪些会爬的动物呢?我们要不要去研究一下?”

接下来的每一天,孩子们总要迫不及待地分享自己的研究,我满脸笑意地聆听,满是期待,满是欣赏,满是欣喜,孩子们都有了不同收获,不一样的成长。

活动暂时告一段落,反思却从未停止。虞永平教授指出,不是用游戏去替代其他实施途径,不是把幼儿园所有活动都变成游戏,而是要把游戏理念、游戏精神渗透到课程实施的各类活动中,包括一日生活、区域活动、集体教学活动等,吸引孩子主动投入活动,激发和提升他们的兴趣,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孩子的需要。是的,课程实施的途径有很多,怎样让课程更加充满游戏精神,让课程是自由的、自主的、创造的、愉悦的……我们的追求永远在路上。

猜你喜欢

蜥蜴壁虎动物
BB壁虎和他的BB朋友们
壁虎
壁虎的尾巴
蜥蜴
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
匹诺曹蜥蜴鼻子长
蜥蜴男孩
最萌动物榜
动物可笑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