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本位的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支持策略

2019-01-11

好家长 2019年9期
关键词:水区入口创造性

文 黄 瑶

我园地处农村,户外活动面积近2000 平方米,原先真正可用于幼儿活动的场所不足1500 平方米。在“自由、自主、愉悦、创造”游戏精神的指导下,我们边学习边实践。对于改造户外环境,我们的宗旨是让每一块活动场地都能让幼儿“进得去”,能够进行多样化的游戏,以促进幼儿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一、合理规划户外游戏区,最大限度地还幼儿游戏的空间

(一)让每块活动场地“进得去”

我园原先有不少场地灌木丛生,不能作为幼儿的活动场地。通过全园商讨,我园移栽了部分灌木。而对于较大面积的灌木丛,我们在其中开辟了多条小路。有的小路用鹅卵石铺设,幼儿可以脱鞋行走;有的小路用瓦片铺设,幼儿可以进行数数、跳格子等游戏。这样就拓展了幼儿的活动空间,还为幼儿的创造性游戏提供了支持性的环境。

(二)鼓励各区域的交流融合

为了因地制宜地开展户外游戏,满足幼儿的不同运动需求,我园结合《0~8 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幼儿园创造性课程》,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将活动区划分为“骑来骑趣”“士兵突击”“我型我秀”“童心童‘画’”“阳光足球”“快乐农庄”等。活动区的划分可以减少幼儿之间的冲突,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在每个活动区除了投放的材料外,幼儿还可以自主地选择园内的其他材料进行创造性游戏,同时各区域之间还可以进行合作游戏。如在“快乐农庄”游戏区,幼儿寻找树叶、小石头等自然材料制作美味“农家菜”,“农家菜”还可以外卖,由“骑来骑趣”游戏区的幼儿将外卖送给其他幼儿分享。这其实是幼儿将生活中“××外卖”的经验迁移到游戏中,实现了户外各区域之间的融合。

二、多投放低结构材料,且易于幼儿取放

(一)低结构材料投放多于高结构材料

低结构材料的可变化性更易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活动。因此,在户外游戏材料的投放方面,我园注重引导教师、幼儿、家长共同搜集生活中的一些低结构材料,各个活动区的幼儿可以自由取放游戏材料进行创造性游戏。例如,“童心童‘画’”游戏区的幼儿选择废旧的小椅子、竹筒等材料用颜料进行创造性涂鸦活动;建构区的幼儿选择树枝等作为辅材搭建公园;沙水区的幼儿选择用劈开的竹筒进行游戏,感受水的流动。户外活动中,幼儿自主选择低结构材料的频率明显高于高结构材料,同样的低结构材料在不同的户外游戏区中使用的方式方法各有不同,但相同的是幼儿都在自主、愉悦地进行创造性游戏。

(二)材料的摆放易于幼儿取放

幼儿期是建立秩序感的重要时期,幼儿从外在环境中的人、事、物之间的变化和规律中习得秩序,这会使幼儿受益终身。因此,在材料的摆放方面,我园特别注重培养幼儿的秩序感,所有材料要便于幼儿按序取放。如我们对沙水区进行改造,一是扩大沙水区的面积,使其功能性增强;二是增加收纳材料的功能,如在沙水区的外围设计一圈可以让幼儿坐下换鞋并具有收纳功能的柜子,便于幼儿活动时取放材料和进行活动前的准备。

三、创设吸引人的游戏入口

世界各地的迪士尼乐园都深受幼儿的喜爱,走进迪士尼,如同走进了童话世界,每一个游戏场所都有一个梦幻的入口让人想进去一探究竟。这是因为“入口”能够给人提供一个特别空间的视觉线索,“入口”起着欢迎幼儿到来的作用,一个吸引人的“入口”能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在我园的每一个户外游戏区域,我们都和幼儿一起讨论并设计幼儿喜欢的入口标识。在户外的入口还设计了游戏内容“风向标”,如在“士兵突击”游戏区,我们用迷彩色为主色调,并画了冲锋枪等标志牌作为入口,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又如,在“我型我秀”游戏区,我们用绚丽的彩色作为底色,画了话筒等图形,鼓励幼儿大方地表现自我风采。

作为幼儿成长的隐形教师,幼儿园环境不仅是幼儿游戏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还蕴涵着深刻的教育价值,是教师教育意图的自然传递者,是幼儿认识世界的中介与桥梁。作为教育者,我们需要悦纳幼儿的游戏活动的兴趣和生长点,借助环境让幼儿更有品质地成长。在儿童本位环境创设的道路上,我们将一路前行。

猜你喜欢

水区入口创造性
浅谈创造性审査意见答复的切入点
高速公路入口疏堵解决方案及应用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基于新一代称重设备的入口治超劝返系统分析
瓶瓶罐罐大世界之沙水区玩具
对共享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研究
秘密入口
第九道 灵化阁入口保卫战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城市滨水区规划原则与设计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