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绘本图画对小班美术活动的指导

2019-01-11文黄爽梅

好家长 2019年9期
关键词:籽儿图画书活动课

文黄爽梅

一、案例描述

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美术活动更多地来源于教师的预设,而教师则应更多地关注幼儿的生活经验,寻找幼儿的兴趣点,充分挖掘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的、幼儿喜欢的、有美术特色的绘本图画。在让幼儿欣赏绘本图画的同时,借助各种美术手段进行表现和表达,使他们将自身对美的体验和真实的情感倾注在艺术创作之中,以更好地体验现实生活的美好。

(一)开门见山式的指导

美术活动课《帆船》(线条画)所选用绘本范例——《母鸡萝丝去散步》。

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画面的装饰味极浓,既像剪纸,又像刺绣或是毛衣上的图案。在用色方面,整本书大量地用了红色、黄色、橘色等暖色,给人感觉和谐又温暖。另一个绘画特色是在这本图画书中,无论是故事中的两位主角还是故事中的背景,甚至是一草一木都大量运用线条进行了装饰,而且大多数的装饰线条都是有规律、有序的。如萝丝的翅膀和尾巴上画了斜线当作羽毛状的花纹,还在身体上画了小点点。至于那只狐狸,作者也把它描绘得精细巧妙,身体上布满了由复杂的圆点、线条和黑色三角组成的装饰性的图案。这些有序的点线装饰给人带来很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人看一眼就被深深吸引。而这样的视觉冲击幼儿们同样也能感受得到。通过引导幼儿感受这本图画书中线条有序排列而产生的美,能促进幼儿对图画书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二)顺水推舟式的指导

美术活动课《籽儿的秘密》(撕贴)所选用绘本范例——《衣宝宝的礼物》。

通过图画欣赏,幼儿进一步了解了粘贴画,撕贴画风格的画面给人稚拙的感觉,而撕贴画是幼儿能够完成并且喜爱的。用什么样的方式让幼儿能从撕贴中感受到美并快乐地进行活动呢?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幼儿自己用撕贴的方法制作水果的籽儿,水果是幼儿最常接触到的并且爱吃的食物,籽儿是幼儿在吃水果的时候容易忽略的东西,也是幼儿最不会去观察的东西。其实,这些籽儿有着可爱的造型、不一样的颜色及有趣的排列方式,也最适合用撕贴的方式来呈现。

(三)层层递进式的指导

美术活动课《下雨啦》(棉签画)所选用绘本范例——《为什么我不能》。

《为什么我不能》这本书出自《幸福的种子》早期阅读丛书。这本书中的小动物是小班幼儿所熟悉的,大气的水粉画背景以及用夸张的方式单独地用水粉勾勒出各种小动物和对话框造型,贴近幼儿生活,图画设计单纯可爱,大多由拙朴线条勾出稚嫩的造型,再用粗犷笔触上色。这样的图书自然得到了幼儿的喜爱,幼儿也更愿意用水粉画来展现对周围生活的认识。幼儿用棉签蘸水粉来展现下雨时的线条,雨点的无拘无束和雨落地后的阵阵涟漪,都让幼儿感受到了快乐与惬意,而点和线条的组合对幼儿来说既新奇又富有挑战性,幼儿十分感兴趣。

二、案例反思

绘本中的绘画技巧非常丰富,通过不同的媒介,儿童绘本展现了许多绘画的表现技法,其中包含铅笔画、蘸水笔画、版画、水彩画、水墨画、油画、压克力颜料画、拓印画、剪纸、剪贴等多种类型。正是这种多样化,才让绘本如此吸引人,更使绘本成为美术教学的资源宝库。因此,我们从众多绘本中选择了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绘本进行美术活动,以色彩、撕贴、拓印这三种表现形式为主。

优秀的图画书作品都是我们的资源宝库。我们不仅对图画书的文学价值进行研究,也对其中画面所蕴含的美术元素进行了挖掘。当然,每本图画书画面都各具特色,教师对不同的绘画特色进行分析,结合本班幼儿的兴趣点和已有经验,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让特色绘本图画和美术教学融合得更加紧密,扩展美术教育教学的内容,让幼儿在阅读中得到更多收获。

幼儿的发展应该是全面的,我们通过一定的实践,将阅读文本的绘画特色与美术教学相融合,为美术教育教学题材和内容的选择提供了新的思路。我们相信,绘本图画还有更多的价值值得我们去挖掘,去完成我们教育教学的优化,这也是我努力的方向。

猜你喜欢

籽儿图画书活动课
神奇的图画书
籽儿找妈妈
低年级写话,不妨从图画书入手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椒籽儿大爷家的故事会
活动课
图画书里的格子象
高中生物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取经之路
图画书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