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游戏中的冲突带给幼儿的成长机会

2019-01-11郦晓燕

好家长 2019年9期
关键词:沙区贴画果果

文 王 辉 郦晓燕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它伴随着幼儿的成长。幼儿在游戏中自我发展,享受着游戏带来的无限欢乐与自由。但游戏中幼儿也时常出现小矛盾和小冲突,让人防不胜防。如能恰当应对其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就能使其成为幼儿社会性成长与发展的良好契机。

一、学会放手,静待花开

(一)镜头聚焦:你选错了

区域游戏时间,小朋友们都按自己的游戏计划在各个区域进行着自己的游戏,只见珩珩仍然站在游戏选择墙前,我走过去问:“怎么了,还没想好进哪个区吗?”珩珩听到我的声音跑开了。不一会儿,我又发现他站到了游戏选择墙前,几个回合之后,他来到了沙盘区,站到果果旁边,然后用手捂着果果的耳朵说:“果果,你选错了!”果果很坚定地说:“没有!我选的就是玩沙区!”

僵持了一小会儿,两人跑到了游戏选择墙前,珩珩指着果果的进区卡说:“你选的是水贴画,我选的是玩沙区,上面四个位置是玩沙区,下面都是水贴画!”果果说:“我本来就是想选玩沙区的!”随即,果果跑到了班主任老师那里,确认了玩沙区的位置后,只见她很不情愿地来到了玩沙区旁边的水贴画区。原来,玩沙区和水贴画都插在一个选择区内,而上面4 个位置代表是玩沙区,下面的才是水贴画,珩珩的进区卡是在玩沙区,而果果的在下面,看来果果确实是插错了。果果无精打采地拿起海绵纸在墙上拼摆起来。而另一边的玩沙区,珩珩已经在高高兴兴地用模具打造他的沙世界。

一切安顿下来之后,我来到了其他区域进行观察。一会儿,果果和水贴画区的另一个小女孩来叫我:“老师,听听我们拼的故事!”我跟随她们过去,只见她俩在墙上拼出了好几个形象,两人分段跟我讲述着她们的拼图故事。

(二)支持与回应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5~6 岁的儿童在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自己协商解决。”案例中,当冲突来临时,教师没有急于介入幼儿的游戏,没有强硬地下指令,而是默默观察幼儿的活动,放手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解决矛盾。幼儿们学会了沟通,学会了耐心倾听和接受别人的意见,用游戏规则作为评判标准,妥善地处理了矛盾。

二、耐心倾听,发现精彩

(一)镜头聚焦:诱人的小跑车

自主游戏区中,中班的睿睿叫住了我:“老师,轩轩抢走了我的小跑车!”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见轩轩正兴奋地玩着小跑车,一会儿开车门,一会儿关车门,这辆粉红色的小跑车的确很诱人。

可睿睿用期盼的眼神一直望着我,怎么办呢?我问他:“在游戏计划图里,谁画了这辆这小跑车?”睿睿很诚实地说:“我没有画!”“轩轩你呢?”轩轩也摇摇头。看来,两人都是临时起意想起了玩跑车。“你们说怎么办?”我把问题又丢给了他们。睿睿说:“我们的计划里都没有小跑车,我们都不玩,把它放回去吧!”我想了一下:“还有什么办法能让你们不争抢又都能玩到小跑车呢?”睿睿又说:“我们来个比赛,谁赢谁先玩!”“比什么?”我问。轩轩环视了一下周围,看着柜子上的几盆假花说:“比谁先把花插到花盆里!”“这个主意不错!”我肯定了他的想法。

(二)支持与回应

《指南》 指出:“4~5 岁的孩子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在他人帮助下和平解决。”活动中,两位小朋友因一辆玩具车发生冲突求助于教师时,教师没有急于将解决问题的“答案”告诉他们,而是耐心地倾听两个小朋友自我陈述事件的经过。发现矛盾冲突后,再询问他们解决问题的办法,一次次将解决问题的机会留给幼儿,幼儿在思考的过程中学会了遇到此类问题时可以采用的处理方法。教师适当地提炼与支持,使矛盾冲突在双方认可的情况下得到了解决。最可喜的是两位小朋友在经历过争执后又一起玩了起来,他们由争执到合作,交往能力也在不断发展。

对幼儿来说,在游戏中发生冲突,无论用哪一种方法去化解,教师都不用讲很多道理,只要他们采用了自己能够接受的方法,并且乐意去解决问题,就能获得发展。教师适时的放手和有效的支持,能增强幼儿游戏中的实践感、参与感和体验感。教师要正确看待幼儿间冲突的学习价值,在引导幼儿学习正确交往的基本规则和技能的基础上,鼓励、支持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见证他们之间多元的交往方式,使他们体会到交往的乐趣。

猜你喜欢

沙区贴画果果
红色沙区的由来及发展
贴画送给好爷爷
悲催的果果
排排坐
布贴画欣赏
沙区梭梭注水造林技术
沙区樟子松人工林研究进展
试论城乡统筹中的图文建设
有趣树叶贴画
看得更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