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在幼儿角色游戏中的指导策略

2019-01-11夏春花

好家长 2019年9期
关键词:游戏幼儿教师

文 夏春花

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常见的游戏活动之一,也是发展幼儿身心健康、提升幼儿社会适应力的重要途径。在幼儿园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模仿或扮演某一角色,来认识生活、体验社会角色,从而激发创造力。

一、把握好介入时机,让角色游戏顺畅进行

在幼儿角色游戏中,教师的介入是必不可少的。但如果介入时机把握不准,反而会偏离指导初衷。怎样来选择合理、恰当的介入时机呢?一是当幼儿主动寻求教师帮助时,要积极介入。如在某次“烧烤”游戏中,幼儿对烧烤食物种类偏少感到无趣,有的幼儿问我:“老师,你想吃什么?”我明白了幼儿的意思,便提出:“我想吃很多东西,如烤豆腐、烤鸡腿、烤鸽子、烤兔腿、烤鱼、烤鸭腿……”我的回答一下子拓宽了幼儿的视野,他们开始忙得不亦乐乎。二是当游戏出现障碍时要巧妙介入。角色游戏具有随意性,缺乏编排与预设,可能会出现游戏障碍。这时,教师要抓住幼儿游戏受阻的契机,给予解说、引导和点拨,让幼儿从中获得经验和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如在角色游戏中,所有幼儿都玩橡皮泥,对超市购物没有兴趣。这时,教师可以扮演顾客,与幼儿搭建超市购物情景,来引领幼儿体验购物。三是当幼儿兴致不高时鼓励教师介入。角色游戏虽然受到幼儿们的喜爱,但有时幼儿会因为好奇心的短暂丧失而出现兴致不高的情况。这时,教师要以旁观者的身份,鼓励幼儿去创新角色游戏,适度给予评价与激励,让幼儿体验到角色游戏的乐趣。四是当游戏出现意外时,教师要果断介入。安全是组织游戏活动的首要工作,教师在幼儿角色游戏中,要避免幼儿间发生争执,协调处理不确定的意外因素,确保角色游戏的有序、顺畅推进。

二、强调指导方法的灵活运用,发挥角色游戏成效

在幼儿角色游戏活动中,教师的指导要适时、适当,点拨并引领幼儿提升游戏乐趣。在具体指导方法上,要注意三点:一是要突出观察,采取恰当方式介入指导。教师在幼儿开展角色游戏的过程中,要尊重幼儿的愿望,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通过观察来了解幼儿的行为表现,客观分析幼儿的游戏需求,为后续正确解读幼儿行为并选择不同的指导策略奠定基础。不同的角色游戏,其教育目标也有所差异。鼓励幼儿自主投入游戏活动,教师从“旁观者”的角度,仔细观察幼儿的活动,确保游戏活动有序展开。二是要把握不同的指导方式。对于幼儿角色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结合游戏情境和需要,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积极引导,如语言指导、行为引导、评价激励、物质帮助等。在幼儿角色游戏遇到难题时,教师要了解问题,聆听幼儿的想法,启发幼儿改良玩法。当缺少器具时,教师可以为其增添不同的游戏材料;当发现幼儿丧失游戏兴致时,可以融入语言、手势等激励性评价。三是教师介入与指导时,要保持游戏的本色,不能干扰角色游戏的生成与发展。如一些教师在介入游戏后,会融入自己的想法,让游戏沿着自己设定的方向发展,这反而压抑了幼儿在游戏中的能动性。指导幼儿角色游戏,教师要懂得有进有退,将游戏的主动权交给幼儿,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的创造性,发展幼儿的综合品质。

三、关注幼儿社会情感体验,培养幼儿良好品质

角色游戏是增进幼儿间交往,激活幼儿自我意识,体验不同角色生活,培养良好社会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指导时,要能够准确判断教师与幼儿间的人际情景,要围绕“知、情、意”,让幼儿从同伴交往中获得自我概念,增强自我认识。如同伴间的认可与赞赏,有助于增强幼儿的自尊和自信。角色游戏的推进,有助于幼儿认识自我、同伴和社会规则。在扮演不同的角色时,每个幼儿从亲身体验中感知社会、职责,完善自我对社会生活的感性认识。如扮演 “妈妈”这一角色时,要意识到自己的责任,能够采取合理措施,学会照顾婴儿,学会抚慰婴儿,轻拍婴儿后背,给婴儿唱歌、喂奶等,从而发展幼儿的社会认知力。最后,在角色游戏的推进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幼儿情感的发展,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认识情绪状态,学会表现和控制自我情绪,在角色游戏中获得友爱、理解、关爱等道德品质。

总之,在幼儿角色游戏中,教师要给予有效的介入指导,提升幼儿的游戏思维,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游戏幼儿教师
最美教师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