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玩转“百宝箱”

2019-01-11施文杰

好家长 2019年9期
关键词:百宝箱材料游戏

文 施文杰

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必须面向社会,面向生活;要走向社会,走进生活,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动脑的机会,要给学生更多选择的机会。”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幼儿最快乐的活动;是以操作摆弄为主,进行个别化自主学习的活动;是通过与材料、同伴、教师互动而进行的活动。

中班幼儿的游戏发展阶段是“用与实物相似性较低的替代物阶段”。培养幼儿使用游戏替代物,解决游戏中游戏材料不足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以“在‘百宝箱’中减少各种半成品材料,增加各种原始的、低结构材料来支持幼儿的游戏活动”为突破口,从环境创设和教师指导两方面开展了班级百宝箱在幼儿游戏中作用的实践研究,为幼儿提供更有利的学习环境与资源。

一、幼儿“百宝箱”使用的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的开展,更有选择性地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百宝箱”材料,更有效地发挥“百宝箱”在区域游戏中的利用价值。

●提高幼儿使用游戏替代物的能力,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密切家园合作,使家长成为我们课题研究的支持者和合作者。

二、“百宝箱”中材料的准备

首先,代替材料越丰富,幼儿对材料的选择余地也越大。这里的丰富不仅指数量的多少,还包括种类的多少。为了保证材料的丰富性,我们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法进行收集:一种是幼儿园现有的废旧材料,如饮料瓶、水果盒、纸盒等;一种是日常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如零食盒、一次性塑料餐碟等。为确保安全及卫生,我们还需要对收集来的废旧材料进行消毒处理。

其次,对收集来的材料加以分类整理。我们要经常为中班幼儿调整不同材料的组合和搭配,这样既让有限的材料得到了充分利用,也为幼儿增加了许多玩法,使幼儿游戏的自主意识大为提升。

(一)按材料的质地来分

纸类:包括月饼盒、牛奶盒、药盒、皱纸、彩纸、白纸、挂历纸等。在游戏中纸盒、纸张类用处比较广泛,幼儿能通过画、剪、贴等技能对纸类材料进行使用,如在建构游戏中,小明发现搭建的高楼很漂亮,需要使用照相机将它拍下来,于是就从“百宝箱”内找了一个喜糖盒和一个药盒,用双面胶把两个盒子粘在一起,再用剪好的彩纸粘上去做按钮,转眼间一个“照相机”就做好了。小明拿着自制“照相机”得意地向同伴介绍,并用“照相机”“拍”下同伴们搭建的高楼,嘴里还不停地喊着:“来,摆个POSE!”

塑料类:包括塑料格子、可乐瓶、药瓶、酸奶瓶、蛋格、塑料盒等。这些材料由于质地较硬,不容易剪开,因此在游戏中都是整体进行替代的,如“小菜场”中“菜”的种类比较多,营业员就从百宝箱内找来塑料格子,把“菜”放进去,并进行分类摆放,这样顾客选购“菜”时就方便多了。

泡沫类:包括泡沫板、泡沫网兜等泡沫制品。这种质地的材料比较少,但在游戏中使用率却比较高,如用泡沫网兜撕开后当“饭”和“面条”,包上皱纸做花,或用泡沫板搭浴缸、水斗等。

黏合类:包括糨糊、橡皮泥、双面胶等。在游戏中经常要运用到这些东西进行黏合,这是“百宝箱”中必不可少的材料。

笔类:在游戏中,幼儿会根据游戏情节的发展制作替代物,他们往往会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游戏。对他们来说,画画是最方便进行表达、表现的方式了,因此水彩笔、蜡笔使用得也很频繁。

(二)按形状来分

罐状物:包括薯条罐、洗涤罐、橡皮泥罐等。这些材料的外形比较常见,因此,在使用时幼儿选择替代的范围就相对比较小,如:涵涵在“娃娃家”玩得正开心,看到“娃娃家”的小圆桌上光秃秃的,自言自语道:“要是有个花瓶那就更好了。”于是,她从“百宝箱”里找了薯片罐,包上彩纸,一个花瓶就做好了。在花瓶里插上花,“娃娃家”立即变得温馨了。

圆柱体:包括圆状纸片、长短不一的纸棒、瓶盖、可乐瓶等。在游戏中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替代,如在益智区的飞行棋游戏中,菲菲发现红色的棋子少了一颗,她从百宝箱里找来一个红色的瓶盖当成代替品,他们又可以开心地继续玩飞行棋了。

三、让幼儿主动使用“百宝箱”,发挥“百宝箱”的价值

(一)策划筹备,完善游戏的物质准备

1.减少形象玩具的数量

随着中班幼儿生活经验的丰富和游戏能力的提高,他们游戏的情节也越来越复杂。在玩具的投放上,我们减少了形象玩具的投放,鼓励幼儿用低结构材料去构建玩具或选用替代玩具,逐步使幼儿从“玩玩具”过渡到“玩游戏”。

2.丰富游戏材料的种类

中班幼儿想象力和合作能力不断发展,游戏新情节不断丰富,对游戏材料的需求也不断增长。于是我们选取教室一角,创设“百宝箱”,逐步添加游戏材料,满足幼儿游戏的需求。

3.为幼儿提供自主搭建空间的材料

到了中班下学期,幼儿自主游戏的需求越来越大,教师可以鼓励和支持幼儿改变游戏区的格局,或者自己创造新的游戏。这些自主搭建空间的材料可以是奶粉罐、牛奶盒围栏、纸箱……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取放。游戏开始了,苗苗和莉莉玩起了“理发店”游戏,她们从百宝箱找来了纸箱和篓子,将它们变成了“理发店”的“水池”和“烫发器”,还搬来了很多奶粉罐做起了隔断,一间理发店就这样开张了,两人玩得不亦乐乎。

(二)实践探索,推进“百宝箱”的演变历史

“百宝箱”里的材料多以幼儿常见和常用的为主,根据幼儿兴趣和需求逐一添加,并进行基本分类,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创造,满足游戏中的各种需求。

进入中班下学期后,最早的“百宝箱”已不能满足幼儿的需要,于是我们投放了一些低结构的自然材料和废旧材料,增加了一些工具类材料,让幼儿有更多选择和改造的机会。

幼儿进入大班后,我们发现班级材料小仓库的使用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游戏需要。对此,我们创设了投放高结构化材料的材料超市,专门为班级角色区提供材料。材料超市的出现,使班级角色游戏精彩纷呈,幼儿们自主搭建游戏场所,划分游戏区域,幼儿们有了游戏的自主权和选择材料的自主权,对游戏的兴趣更加浓厚。

个别老师发现,部分幼儿从材料超市选择了角色游戏材料后还会跑到材料小仓库去找东西,于是就进行了材料仓库和材料超市的合并,让幼儿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三)研讨共议,尝试游戏新模式

教师定期进行游戏观摩,发现一些幼儿在游戏时,出现游戏的无目的性和无持久性。针对这样的问题,如何改变这部分幼儿的游戏状态呢?

我们在开学初都会制定班级区域游戏计划,然后根据计划开展班级区域游戏。那每一个主题活动开展的时候,是否可以制定主题下的区域游戏计划呢?这是我们在研讨过程中想到的,当时有教师提出质疑:幼儿会按新计划进行游戏吗?这样的游戏计划幼儿会喜欢吗?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实践,图文并茂的区域游戏小计划完成了。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在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与幼儿一起商量并决定游戏的玩法和走向。如针对“秋天的树”的主题,教师可以及时将幼儿的讨论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下来,也可以请幼儿们自己记录,并将这个游戏计划展示在某个有针对性的区域中。如这是美工区的游戏计划,幼儿们进入美工区看到它就知道最近大家在玩什么,可以使用哪些材料,他们的游戏也有了目的性,因为是他们自己商量决定的游戏内容和自己准备的游戏材料,他们的游戏兴趣也相应提高了。当然,教师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增加了哪些计划外的材料,那么在游戏分享环节就可以请他为大家做介绍。

游戏活动过程本身也是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应尽量让幼儿自己去探索问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而不是急于提供答案。当发现幼儿遇到了问题和困难时,应给予他们足够的思考空间和自主探索的机会,允许他们犯错误并反复实践。

总之,游戏不断改进的最终目的是将游戏的自主权真正还给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参与,在游戏中记录幼儿的成长与变化,仔细分析,认真记录,促进幼儿游戏能力的良好发展。

猜你喜欢

百宝箱材料游戏
百宝箱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百宝箱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最美材料人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材料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