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刷新理念,全新打造“爱、慧、美”园所文化

2019-01-11彭玲玲

好家长 2019年9期
关键词:园所幼儿园幼儿

文 彭玲玲

近几年来,我园致力于园所文化“刷新升级”,以开展“爱、慧、美”园本教育实践为主体,大力推进幼儿园文化的新建设和新发展,持续激发了园所文化的活力与生机。

一、赋物质以灵动——幼儿园特色文化建构的前提

物质文化是幼儿园文化的物质形态,分为基础物质设施文化、自然人文环境文化等,看得见,摸得着,表现了一个组织中的人对待物质的态度和方式,也是一所幼儿园特色文化建构的前提。传统园所文化的建构方式是:注重硬件建设,改善办园条件,做到窗明几净、绿树成荫、小桥流水。但我认为,这仅仅是物质文化,我们需要实现的是从物质文化到物态文化的新飞跃。

(一)彰显环境文化价值

园所物质环境的创设不仅要美化,更要突出生机与活力。我们在园所大厅内设计一面“爱、慧、美”的主题墙,设计之初倾听了教师们的意见,请幼儿们为我们画出心目中的一棵“爱的大树”,“爱”不再是刻在墙面上的简单语句,而是引导教师的教育充满爱,像丰沛的水涵养万物一样“涵而化之”,通过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滋养师幼共同成长,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境界。在主题墙中,我们将“爱、慧、美”三个字安放在一棵树的树根位置,在树干、树枝、树冠上我们依次用漫画的形式表达了我们的教育观“水一样浸润”,幼儿观“没有一朵花不绽放”,团队观“一种无须他人提醒的自觉,一种承认约束的自由,一种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良知”。所有这些都寓意“幼儿为本”是根,只有回到办园的根本出发点,才能让一棵树茁壮成长。这种图文并茂的方式对“爱、慧、美”文化进行了形象生动的诠释,实现了由物质到物态的根本转变。

大厅左侧是 “三不三请”,向社会公开承诺:“三不”即不偏爱、不体罚与变相体罚、不以教谋私;“三请”即请信任我、请尊重我、请督促我。右侧是主题照片墙,一线教师、后勤职员、正式教师、聘用保教人员,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寓意每个人都很重要,缺一不可;园长是这个团队的引领者,是教师成长的服务者,全体员工是促进幼儿园发展的主体力量,全园上下精诚合作,共同培育幼儿健康成长。

(二)彰显环境艺术效果

人们常说,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位教师,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努力为幼儿营造一个优美、温馨、丰富、可感知的良好环境,让幼儿园大环境和各班级小环境都体现出艺术的境界。

首先,我们以“创设美的、有意义的育人环境”为目标,对幼儿园内外环境进行重新整合,力求注重艺术性、审美性。园内小桥流水、假山土坡、青竹金桂、香樟红樱错落有致,相映成趣,充满美的特质,与幼儿们稚嫩的心灵相协调一致。为充分体现环境育人的功能,我们注重人文的修饰,将环境创设与幼儿园的主题课程和特色活动相结合,努力使幼儿园的“每一面墙壁会说话,每一个区角成老师”,幼儿目之所及皆是教育和审美元素。教师们充分挖掘生活中的元素,发动幼儿、家长收集自然材料和环保物品,共同创设特色环境。例如,每班运用丝瓜茎、稻草、麦秆、竹筒、树叶等农村自然材料,制作、装饰活动室和主题墙;将废旧的油瓶、伞、易拉罐、纸盒“变废为宝”,引导幼儿和材料进行互动和探究。活动室内外,幼儿们亲手种植的植物青翠欲滴,藤蔓缠绕,花卉争奇斗艳,饲养的小鱼儿、小乌龟活泼灵动。我们利用宽敞明亮的公共楼道走廊,从上到下、由内而外地进行精心布置,立体呈现幼儿园的“美育”特色。主题墙、作品展示栏、窗台……到处充盈着幼儿们稚拙而富有创意的痕迹,给人以美的视觉和心理享受。当家长和幼儿漫步在幼儿园,一股浓郁的艺术之风扑面而来,在此环境中幼儿会不知不觉地受到美的熏陶和心灵的洗涤。

二、赋制度以热情——幼儿园特色文化建构的保障

幼儿园制度文化相对于物态文化和精神文化,是幼儿园在日常管理中逐步形成的管理建构和规章制度,体现幼儿园个体特有的管理理念、人文精神和运行效度。

(一)体现以人为本的新管理观

制度必须建立在以尊重人、信任人、激励人、成就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的人本思想之上,我园坚持以人为本,构建了“领导—中层干部—教职工”三位一体的互动式民主管理方式。领导班子成员转变职能,在管理工作中做到三个转化:一是将管理者的监督作用转化为支持行为。对教师坚持正面激励,并及时为教师提供专业上的引领与支持;二是将检查作用转化在合作中。通过与教师一起探讨园内各项工作方案的制定,让他们实际参与到各项活动的组织中来,变行政命令为合作行为。三是将教育作用转化在引导中。每名教师的思想、水平、态度和价值观各不相同,尊重教师的差异,和教师平等交流,引导教师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这一“热情”的管理模式,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幼儿园这个大家庭里,园长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形成相互信任、共同分享、合作与支持、宽容与理解的思维方式及行为方式,创造了和谐、民主的文化氛围,极大地提高了幼儿园的办园活力。

(二)体现以激励为主的新的监督机制

“热情”与“激励”是现代管理的两个重要“引擎”,我们明确岗位职责、岗位目标及考核标准,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在开展保教工作管理“一日三巡”的基础上,采用自评、互评和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实施工作绩效、能力贡献与奖金挂钩的动态管理,初步构建了平等竞争、绩效优先等具有竞争激励的管理机制,使考核过程成为引导教师学会反思、学会自我总结的过程,从而进一步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有效地增强了教职工的改革意识、竞争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增强了教职工的工作责任感。

三、赋精神以大爱——幼儿园特色文化建构的核心

精神文化作为幼儿园文化的核心,是人们行为中体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即幼儿园大多数成员的做事方式和处世态度。几年来,我们坚持以丰富多彩、饱含教育意蕴的活动为载体,在促进幼儿、教师、园所共同发展的同时,初步形成了幼儿园“爱、慧、美”的文化风貌。

(一)以“爱、慧、美”文化滋润教师生命

人文素养是一种高级形式的幼儿园文化,良好的人文素养不仅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还可以使每位教师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事业中去,营造良好园风。我们培养教师良好的职业心态,以“爱、慧、美”领航教师的发展。倡导全体保教人员做“有爱心、有智慧、有美感”的人:一是做心中有爱的人,热爱幼儿,热爱工作,热爱生命和生活。二是做智慧的人,用心、用头脑去工作,在实践中积淀教育智慧。三是要做有美感的人,追求生活的品质,坚持运动,修饰得体,坚持读书学习,悦纳自我,让自己具有内外兼修的美丽。“爱、慧、美”使教师懂得工作不仅仅是为了生存,而是要对个人的生活赋予意义,把自己的生命赋予光彩。“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的思想引领激发了教师的敬业精神和进取意识,“自律、协作、创新、向上”的良好园风正在形成。

(二)以各种文化活动滋养师幼精气神

文化活动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我们在教师团队建设上致力于“唤醒、服务、合作、成就”,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我园利用集中学和自学相结合的方法,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各项理论、幼儿园法律法规、办园指导思想,在党员教师中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大力颂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先进教师及其事迹,使教师们受到感染和教育。通过开展“寻找我身边的最美教师”“夸夸我的好搭档”“我的拿手菜”“看我露一手”等活动,努力营造和谐、快乐、积极、进取的工作氛围,通过评选“每月之星”“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等活动,深化教师“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职业信念。通过开展 “做个快乐的实幼教师”“与爱同行——我的教育故事”等活动使教师们的师德理念不断成熟,进而把个人的智慧变成集体的智慧,个人的情感汇成集体的精神。通过“小荷计划”“徒弟亮相”“预约听课”等活动形式夯实新教师的教育教学基本功;对成熟教师提出了“帮、带、教”的要求,通过参加各种竞赛、担任项目活动负责人等方式推动他们在活动中历练并提升技能。同时,积极开展园本研究、岗位练兵、示范课、微型课、区域活动观摩、自制教玩具展评等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培训活动,以研促教,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倡导“让教育回归真实的生活,让幼儿回归自然的环境”,充分挖掘地方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园本特色活动,如:童话节、艺术节、科技节、健康节、幼小衔接、体验活动等,让每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演绎幸福的童年。

猜你喜欢

园所幼儿园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我爱幼儿园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园所引领,让农村家庭亲子阅读更有效
欢乐的幼儿园
利用园所周边资源开展园本活动的思与行
爱“上”幼儿园
构建园所课程文化建设与课程游戏化的新思路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