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考试杂志社“优师计划”
——2019年高考真题结构化研究与实践项目成果选登

2019-01-10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19年5期
关键词:题干考查知识点

一、考情

2019 年全国卷历史试题贯彻了“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精神,重点考查核心价值、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贴近现实,注意与社会现实问题的结合。试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史学研究的成果,实现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个方面的考查要求,体现了高考的选拔功能和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引导作用。试以必修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相关知识为例,分析对比不同卷区的考查内容及形式。

二、对比展示

例1.(2019·全 国 卷Ⅰ·25)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 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 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B)

A.加强了货币管理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了诸侯实力

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命题维度】

(1)命题依据:考查目标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业质量水平2,考查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要求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能够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并使用相关历史术语,对具体史事作出解释。

(2)考查知识:①知识点:必修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②关联知识点:必修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③知识拓展:从西周的封邦建国到汉初的郡国并行,再到汉武帝实施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中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阐述了社会历史的辩证运动,揭示了人类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规律。

【解题维度】

(1)题干解读:材料主旨是诸侯王在经济上受到限制,实力被削弱。

(2)解题思路:据材料“定价为40 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可知对诸侯王在经济上进行限制,进而削弱诸侯实力,故选C 项;由材料“称为‘皮币’,定价为40 万钱一张”可知其不是货币,排除 A 项;材料仅涉及经济方面,不是思想上的统一,排除B 项;材料“‘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 万钱”说明地方仍享有租税权,所以没有实现对地方的控制,只是加强控制而已,排除D 项。

(3)触类旁通:选择题的题干中一般都隐含时空点(如历史时代、国家、地域)、知识点(如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概念)、考查的角度和方向(如因果、性质、特点、影响)等关键信息。审题时,首先要把这些最基本的信息看清楚,这些信息往往是确定正确选项的必要条件。

例2.(2019·全国卷Ⅲ·26)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 多万人。这一制度 (A)

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命题维度】

(1)命题依据:考查目标是《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业质量水平2,考查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学科核心素养,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考查知识:①知识点:必修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加强中央集权·北宋募兵制;②关联知识点:必修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③知识拓展: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古代兵制在不断变化。秦汉时期实行征兵制,西魏至隋唐实行府兵制(唐中期开始实行募兵制,但不健全);宋代确立府兵制,元明时期实行军户制,清代实行八旗制度,属于世兵制。募兵制的实施与均田制的瓦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有重大关系,其区别于其他兵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由国家养兵。

【解题维度】

(1)题干解读:本题主要考查宋代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 多万人”表明庞大的军队需要巨额的财政支出。

(2)解题思路:北宋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从军、政、财三方面分割地方权力,政府出资募兵、养兵,形成了数量庞大的军队,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形成“冗兵”等现象,故A 项正确。题干材料与军队战斗力无关,排除B 项;“北宋实行募兵制”是中央集权之下的军事制度,形成“守内虚外”的格局,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排除C 项;宋代募兵制招募遭灾饥民当兵以防备内患,可以减轻社会贫富分化,且宋代贫富分化的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政府不抑兼并导致土地高度集中造成的,故排除D 项。

(3)触类旁通:“一份材料说一分话”,结论须有史料支撑。

三、备考策略

(一)正确利用好教材

教材中的主干知识、历史概念是高考的知识依托,需要教师引领学生掌握。但教材篇幅有限,仅是一种学习方法和基本知识的依托,不足以解决考试的知识需要,只能提供知识的基本精神和要求。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依托教材,构建学科知识体系,把握知识中蕴含的历史发展的基本精神,领会历史学科基本概念的内涵。针对该部分知识点,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核心知识点,采用思维框图的形式,让学生厘清汉代到元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对每个朝代都进行梳理,让学生能更好地领悟。

(二)养成阅读的习惯

该部分试题的材料往往出自史学著作或最新的历史结论。教师在教学中应主动阅读名家名作,要引导学生养成阅读思考的习惯,如《史记》《汉书》《后汉书》《中国通史》《中华文明史》《国史大纲》《中国近代通史》《社会契约论》《日本史》《全球通史》等,从源头了解试题出处,在高考作答中多一分把握。

猜你喜欢

题干考查知识点
数字算式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提纲挈领 拨云见日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