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效果

2019-01-05李华荣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3期
关键词:收缩压产后血压

李华荣

妊娠合并高血压是临床中常见症状,妊娠中期和晚期的时候发病率比较高,患者的血压上升,四肢浮肿,会有疼痛症状,严重的患者还会有生命危险[1-3]。路径护理可以为患者提供详细的护理路径,能够使用科学的护理方式来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控制,降低患者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此次本院就部分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分析研究,有以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3月本院172例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86例。实验组患者年龄最小22岁,最大29岁,平均年龄(26.5±2.8)岁;常规组患者年龄最小23岁,最大28岁,平均年龄(26.0±3.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组 使用常规护理方式,为患者提供身体护理,监测血压和降压治疗。实际的护理当中,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提供分娩手册,指导患者分娩技巧。

1.2.2 实验组 使用临床护理路径方式,具体如下。

1.2.2.1 一般护理 去枕平卧12 h,清醒前禁食,6 h后可以进食流食,逐渐过渡到普食。术后患者子宫收缩疼痛和切口疼痛导致了儿茶酚胺的增加,血管收缩,血压上升,所以病室内应尽量安静,减少对患者的刺激。护理的时候动作轻柔,对抽搐因素进行清除,为患者保暖,减少活动。

1.2.2.2 心理护理 因为患者术后需要留置气管插管,导致了患者的情绪焦虑,需要进行心理疏导,等患者的病情改善后,能够及时的拆除,叮嘱患者要配合医护人员的操作,术后第2天患者恢复情况良好时就可以将管拔除。

1.2.2.3 药物护理 患者术后应用降压药(硝普钠),利尿剂 (速尿 ),西地兰等,应掌握药物的用法,主要药用原理,按医嘱准确给药,硝普钠应避光,由于作用强而降压速度快,故开始剂量要小,10~15 μg/min,以后逐渐增加,以免引起低血压,应严密观察血压;利尿剂应用后,应观察尿量,尿量过多应及时和医生联系;西地兰静脉推注时要慢,≥5 min。必要时应用输液泵和推注泵,以利有效控制。

1.2.2.4 保持呼吸道通畅 为患者进行呼吸道清理,所有操作无菌化,为患者插管和吸痰的时候,都需要无菌化操作,每次吸痰都要更换吸痰管,鼓励患者咳嗽,根据血氧情况来对患者的缺氧情况进行分析判断。拔管后,为患者进行翻身和拍背,避免痰液积累。

1.2.2.5 各项指标的密切观察 对血压的控制波动不能太大,舒张压控制在 95~100 mm Hg(1 mm Hg=0.133 kPa)左右较为理想,下降过快可能促使发生子痫及脑血管意外。患者会有发生子痫的可能性,因此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需要密切的留意,对患者的主诉症状引起重视,及时的告知医生,准备抢救工作。

1.2.2.6 胸腹水护理 测量患者的体重和腹围,记录24 h出入量。保持患者的皮肤清洁干燥,定时翻身。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护理体位,放腹水的时候要求无菌操作,速度放慢,使用沙袋,防止腹压下降导致患者低血压症状。

1.2.2.7 产后护理 观察患者的子宫收缩情况,为患者提供缩宫剂治疗,防止产后出血,缓解患者的痛苦。早晚都要进行基础护理。让患者感受到舒适,预防感染。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变化情况,分娩结局及产后出血情况。血压变化状况主要是测定患者在接受护理前的血压值以及在临产时的血压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比较 护理前,实验组患者的收缩压为(165.10±12.68)mm Hg、舒张压为(109.89±10.65)mm Hg,常规组患者的收缩压为 (163.82±11.99)mm Hg、舒张压为(107.63±10.31)mm Hg。临产时,实验组患者的收缩压为(120.04±9.68)mm Hg、舒张压为(80.92±9.89)mm Hg,常规组患者的收缩压为(131.49±10.09)mm Hg、舒张压为(89.41±11.21)mm Hg。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临产时,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较本组护理前降低,且实验组降低程度优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 两组患者的分娩结局及产后出血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足月分娩 80 例 (93.02%),早产 6 例 (6.98%),流产 0 例 (0);常规组患者足月分娩 48 例 (55.81%),早产 20 例 (23.26%),流产18例(20.93%);实验组患者的分娩结局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33.538,P<0.05)。实验组患者产后出血2例(2.33%),常规组患者产后出血10例(11.63%)。实验组患者的产后出血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733,P<0.05)。

3 讨论

妊娠合并高血压多于妊娠中晚期出现,也是患者生产前子痫的重要原因[4]。患者动脉痉挛,胎盘供血不良,胎儿有宫内窘迫症状,易发生死亡,新生儿的生命受到了威胁。所以,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中需要引起重视,为患者提供合理的控制措施,预防患者分娩时发生子痫,预防围生期患儿的生命危险,让分娩过程得到优化[5]。

现代医疗技术有所提升,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临床中对于护理的要求也比较高。根据研究显示,临床护理路径能够为患者提供全面科学的护理,优化护理质量,让临床护理效率得到提升[6],临床护理路径规范护理操作,防止了个人因此导致的疏忽,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系统护理指导,让患者的血压控制更加理想,让分娩结局得到改善。

本研究结果显示,临产时,实验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20.04±9.68)、(80.92±9.89)mm Hg低于常规组的(131.49±10.09)、(89.41±11.21)mm H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足月分娩80例(93.02%),早产6例(6.98%),流产 0 例 (0);常规组患者足月分娩 48 例 (55.81%),早产20例(23.26%),流产18例(20.93%);实验组患者的分娩结局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33.538,P<0.05)。实验组患者的产后出血率为2.33%低于常规组的11.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733,P<0.05)。说明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的妊娠结局改善起到非常大的促进效果,临床效果理想。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改善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患者的血压控制理想,让患者的分娩结局得到优化,临床中应积极的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收缩压产后血压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你了解高血压分级吗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简单三招轻松降压
最怕啥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