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患者进行CysC、Hcy、CRP等生化检验指标测定的临床价值探析

2019-01-05王磊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3期
关键词:炎性冠心病因子

王磊

冠心病为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为主的一种心脏病[1]。该病患者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就诊时多处于疾病中晚期,患者预后情况一般较差,同时也加重医疗负担。为探析冠心病患者进行CysC、Hcy、CRP等生化检验指标测定的临床价值,对本院2016年2月~2017年3月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及同期检查排除冠心病的60例正常人进行本次研究,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7年3月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病变类型分为单支病变组(42例)和多支病变组(48例);另选取同期在本院检查排除冠心病的6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排除标准:①患感染性疾病、红斑狼疮综合征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原发性肾炎、恶性肿瘤疾病的患者;②肝、肾、肺、脑等脏器功能性病变者;③合并损伤性心肌病、甲状腺功能低下者;④非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者,治疗依从性差者。对照组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43~65岁,平均年龄(51.82±4.71)岁。观察组中,男58例,女32例,年龄45~62岁,平均年龄(52.33±4.85)岁。两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予以CysC、Hcy、CRP等生化检验指标测定,并分析其检测结果。具体内容如下:分别采集每例研究对象的空腹静脉血4 ml,离心处理后提取血清,并置于冰箱内保存待测。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ysC、CRP,采用酶法检测Hcy,所有生化指标均采用日立7600-020型生化分析仪测定。

1.3 观察指标 分别检测和记录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CysC、Hcy、CRP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同时,比较90例冠心病患者中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的血清CysC、Hcy、CRP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CysC、Hcy、CRP水平比较 观察组的血清CysC、Hcy、CRP水平分别为(1.49±0.51)mg/L、(12.38±3.69)μmol/L、(7.13±1.21)m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2±0.13)mg/L、(8.15±1.09)μmol/L、(3.37±0.28)mg/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4962、8.6236、23.6273,P<0.05)。

2.2 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血清CysC、Hcy、CRP水平比较 多支病变组的血清CysC、Hcy、CRP水平分别为(3.50±1.41)mg/L、(14.23±3.53)μmol/L、(8.83±2.12)mg/L,均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的 (1.31±0.25)mg/L、(8.62±1.37)μmol/L、(4.72±0.91)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9235、9.6760、11.6535,P<0.05)。

3 讨论

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其病情复杂多变,且易发生心力衰竭、微血管病变、心律失常等多种严重并发症,甚至出现心源性猝死。有关调查表示,冠心病的发生率近年来逐年升高,且患者病死率也呈现上升趋势[2]。目前有研究认为,传统危险因素只是导致冠心病发病的部分原因,另外的原因暂时只能用遗传危险因素加以解读[3]。冠心病已成为人类致死性疾病的一种,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

冠心病以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为主,有学者认为动脉粥样硬化属于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4],炎性因子引起机体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及血管基质结构和功能异常,这是冠心病动脉病变的主要病理机制。目前,临床上暂未确立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监控指标,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冠心病的防治。因此,研究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进程,寻找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监控指标,可为临床防治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CysC、Hcy、CRP均属于炎性因子,近几年关于炎性因子影响冠心病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情况还存在一些争议。CysC属于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物,CysC水平升高会破坏细胞外基质、半胱氨酸蛋白酶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合成与降解平衡,减少血管壁细胞外基质降解,最终导致血管壁重构[5]。肾脏是Hcy的主要合成和代谢场所,Hcy是蛋氨酸循环中的重要产物,可以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慢性炎症损伤、血小板的聚集以及有关细胞对过氧化脂质的吞噬,最终促进粥样斑块的形成。机体轻微的炎症反应便可使CRP水平显著升高,CRP是反映炎性反应的一项指标,且敏感性高、精确度高。有关流行病学研究表示,增高的CRP可以预示10年内冠心病的发生[6]。另外,CRP也参与炎性反应过程,该炎性因子水平升高可促进单核细胞聚集及释放细胞因子,诱发炎症级联反应[7,8]。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血清CysC、Hcy、CRP水平分别为(1.49±0.51)mg/L、(12.38±3.69)μmol/L、(7.13±1.21)m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1.12±0.13)mg/L、(8.15±1.09)μmol/L、(3.37±0.28)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5.4962、8.6236、23.6273,P<0.05)。另外,多支病变组的血清 CysC、Hcy、CRP水平分别为 (3.50±1.41)mg/L、(14.23±3.53)μmol/L、(8.83±2.12)mg/L,均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的(1.31±0.25)mg/L、(8.62±1.37)μmol/L、(4.72±0.91)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9.9235、9.6760、11.6535,P<0.05)。由此可见,CysC、Hcy、CRP 等炎性因子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临床监测其水平可用于评估病情。

综上所述,与正常人相比,冠心病患者的血清CysC、Hcy、CRP水平显著升高,疾病可能与炎性反应有关,联合检测多项炎性因子水平对冠心病早期病情监控具有积极意义,但具体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炎性冠心病因子
我刊2021年影响因子年报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局部枸橼酸抗凝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AKI患者NLRP-3及下游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影响因子
扮靓爱车拒绝潜伏危险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