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患者的临床分析

2019-01-05康伟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3期
关键词:肾小管尿蛋白阿托

康伟平

高血压肾病是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肾脏功能和结构损害,肾脏并发症发生率约42%,其属于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慢性肾脏病的主要病因,约有10%的患者死于肾功能衰竭。高血压肾病的主要病理机制为内皮损伤和炎症。参考文献[1]指出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效果显著,可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抗炎,可保护肾功能。本院对于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患者,在常规降压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取阿托伐他汀治疗,以探讨其效果,现报告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2月~2017年3月收治的128例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观察组中,男42例,女22例;年龄 46~74 岁,平均年龄 (66.13±2.72)岁;高血压病程 9~16年,平均高血压病程(12.14±1.37)年;肾功能不全失代偿病程1.3~4.7个月,平均肾功能不全失代偿病程(2.70±0.74)个月。对照组中,男 40 例,女 24 例;年龄 46~76 岁,平均年龄 (66.17±3.37)岁;高血压病程9~15年,平均高血压病程(12.18±1.32)年;肾功能不全失代偿病程1.3~4.7个月,平均肾功能不全失代偿病程(2.71±0.76)个月。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程、肾功能不全失代偿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2010版)高血压的诊断标准;②研究前4周内血压得到有效控制、且未曾接受过降脂药物治疗的患者;③尿常规检查尿蛋白(-),β2-MG>300 μg/L,尿微量白蛋白 (mAlb)>27.9 mg/L,尿素氮(BUN)和Cr正常,且符合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标准的患者。

1.2.2 排除标准 ①恶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患者;②中途退出研究的患者;③治疗依从性差、临床资料不全的患者;④合并心血管、糖尿病、造血系统、肝等原发性疾病的患者;⑤服用免疫抑制剂、抗炎药物的患者;⑥肿瘤、痛风、感染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低盐、优质低蛋白[0.8 g/(kg·d)]、低胆固醇饮食,戒烟戒酒,加强生活干预,抗贫血治疗,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药物治疗,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钙通道阻滞剂(CCB)、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等,保证患者血压<130/80 mm Hg(1 mm Hg=0.133 kPa) 。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08)治疗,10 mg /次,1次/d。连续治疗3个月,并于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血压情况及时调整降压药的种类、剂量等,监测血压3次/周。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临床症状消失,血压、血脂、肾功能指标检查结果正常视为显效;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血压、血脂、肾功能检查结果改善>50%视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治疗效果视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β2-MG、24 h尿蛋白、LDL-C、Cr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显效20例(31.25%),有效 40 例 (62.50%),无效 4 例 (6.25%),总有效率为 93.75% ;对照组显效 15 例 (23.44%),有效 37 例 (57.81%),无效 12 例(18.75%),总有效率为81.2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571,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β2-MG、24 h尿蛋白、LDL-C、Cr水平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前β2-MG、24 h尿蛋白、LDL-C、Cr水平分别为 (567.88±0.11)mmol/L、(744.80±8.22)mg/d、(3.52±0.18)mmol/L、(269.22±2.50)μmol/L ;治疗后 β2-MG、24 h尿蛋白、LDL-C、Cr水平分别为(352.39±0.07)mmol/L、(500.84±4.29)mg/d、(2.10±0.17)mmol/L、(193.00±4.53)μmol/L。对照组患者治疗前β2-MG、24 h尿蛋白、LDL-C、Cr水 平 分 别 为 (567.86±0.13)mmol/L、(741.40±14.90)mg/d、(3.51±0.19)mmol/L、(269.20±2.53)μmol/L;治疗后β2-MG、24 h尿蛋白、LDL-C、Cr水平分别为(390.39±0.18)mmol/L、(567.73±3.87)mg/d、(2.72±0.34)mmol/L、(217.74±1.63)μmol/L。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β2-MG、24 h 尿蛋白、LDL-C、C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β2-MG、24 h尿蛋白、LDL-C、Cr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肾脏属于高血压重要的靶器官之一,当常规尿蛋白检查阳性,表明肾脏发生不可逆的损伤,若不实施有效干预措施,可致肾功能衰竭。高血压肾病引起的肾损害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肾小管、肾小球发生病理改变,表现为尿素氮、Cr、微量白蛋白增高,进一步可发展为终末期尿毒症[3]。血脂异常属于肾损害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其造成的肾损害跟脂质对肾小管和血管系膜细胞的作用相关。而炎症过程在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中占有重要位置。β2-MG属于正常人体血清中的小分子蛋白,内皮细胞、巨噬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等携白细胞抗原的细胞均可合成β2-MG。通常β2-MG可自由的出入肾细胞基底膜,几乎全部可被近曲肾小管所吸收、分解,主要降解代谢部位为肾脏。高血压肾病患者的肾小管内皮功能受到损害,排出的β2-MG含量可明显增多,因此尿β2-MG对于早期肾间质损害、肾小管损害的灵敏特异性指标[4,5]。因此β2-MG可作为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检测指标之一。机体代谢的Cr主要经肾小球滤过排泄,Cr可反映肾小球功能,可作为评价肾脏损害的敏感性指标。不过对高血压肾病治疗疗效的改善情况,不单需要评价肾功能改善,还应充分考虑肾功能恶化速度。

据报道ACEI类药物不仅可以有效降压,还能够改善肾功能,不过当Cr≥265 μmol/L时,ACEI类药物对于高血压肾病患者,无法有效保护肾功能[3]。故需要选择他汀类药物进一步改善肾功能。阿托伐他汀属于降脂药物,还具有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抗氧化、抗炎的作用,可减少心血管事件,降低肾功能损害[4]。他汀类药物的抗炎作用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改善血流动力学,对基质堆积、系膜细胞增殖起到抑制作用,从而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小管和肾小球缺血,改善肾功能,达到延缓肾功能损害的进程[5]。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可进一步减轻肾功能损害程度。

综上所述,对于高血压肾病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治疗,可减轻早期肾损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肾小管尿蛋白阿托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阿司匹林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的效果观察
肾小管疾病能治好吗?
视黄醇结合蛋白在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及尿液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尿蛋白检测忽“+”忽“—”怎么回事
尿蛋白偏高如何诊断治疗
维生素E对抗环磷酰胺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毒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