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酵虫草菌粉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2019-01-05杨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3期
关键词:虫草缬沙坦病程

杨蓉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中比较重要的合并症之一,其属于不断进展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是由糖尿病患者周身代谢异常而引发的肾脏损伤。对于此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进行早期的管控,对患者生存时间的延长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近些年来,致使终末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糖尿病肾病,此疾病发生率在糖尿病患者中已达30%左右,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1],在目前临床上还无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为探索对此疾病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本院此次特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发酵虫草菌粉进行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5年7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2例。参照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53.2±8.8)岁;糖尿病病程7~21年,平均糖尿病病程(12.5±4.9)年。研究组男22例,女10例;年龄 44~75岁,平均年龄(52.6±8.2)岁;糖尿病病程8~23年,平均糖尿病病程(13.2±4.6)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糖尿病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选取患者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和Mogensen DKD分期标准[2]。已排除伴有别的肾脏疾病和肾血管疾病、孕妇、恶性肿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等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服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管控血糖,同时给予患者饮食指导。参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口服缬沙坦(浙江新赛科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637)治疗,80 mg/d。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用发酵虫草菌粉(商品名:百令胶囊,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10036)治疗,1 g/次,3 次 /d,两组疗程均为 12 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BG、BUN、Cr、UAER。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参照组患者FBG、BUN、Cr、UAER 分别为(6.5±0.4)mmol/L、(7.0±1.7)mmol/L、(97.9±13.8)μmol/L、(86.2±20.7)μg/min;治疗后分别为(6.2±0.5)mmol/L、(6.9±1.6)mmol/L、(95.7±13.2)μmol/L、(83.2±19.5)μg/min;参照组患者治疗前后FBG、BUN、Cr、UAE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研究组患者FBG、BUN、Cr、UAER分别为(6.4±0.6)mmol/L、(7.1±1.4)mmol/L、(97.3±13.9)μmol/L、(85.9±20.1)μg/min;治疗后分别为 (6.5±0.5)mmol/L、(6.8±1.3)mmol/L、(66.4±11.5)μmol/L、(38.7±12.3)μg/min ;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FBG、BU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Cr、UAER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低于参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往往是因糖尿病迁延发展而致,是糖尿病中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因其病变初期多无明显症状,通常患者不太重视,病情发展到肾病阶段,肾功能将受到严重的影响。在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肾病是较为多见的并发症,据统计在病史长达10~20年的患者中,糖尿病肾病的患病率高于50%,并且病变呈进行性发展,在5~10年后即会产生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减少糖尿病肾病初期微量蛋白尿对防止其进展尤为关键,此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同高血糖引发的蛋白非酶糖基化、血流动力学异常以及高血粘等有着密切关系。其病理改变的主要原因是肾小球细胞外基质聚集造成肾小球系膜区扩张、基底膜变厚以及细胞膜通透性变强。有大量的研究表明,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同病程、蛋白尿、血糖管控、高滤过状态、高血脂以及肾小球内高压和抽烟等危险因素有紧密关系[3]。因此降低UAER,管控血压、血糖以及改善脂代谢紊乱,可对糖尿病肾病进展延缓起到重要作用。

缬沙坦属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阻滞剂中的一种,大量的临床试验证明,高血压和非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者采取缬沙坦治疗,都能使UAER和血压明显下降,并且具有较好的保护肾脏作用具。发酵虫草菌粉具有补益肺肾和秘精益气的功效,对肺肾两虚、精气不足和慢性肾衰竭等有较好的疗效[4]。在吕元军等[5]报道指出,发酵虫草菌粉能抑制糖尿病患者肾组织中的转化生长因子-β与C-mye,而转化生长因子-β与C-mye能致使固有细胞繁殖、肾小球肥大以及增加细胞外基质。此外,发酵虫草菌粉还可有效减少尿蛋白含量,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6-8]。

本文研究结果得出,治疗后,研究组患者Cr(66.4±11.5)μmol/L、UAER(38.7±12.3)μg/min均低于本组治疗前的(97.3±13.9)μmol/L、(85.9±20.1)μg/min,且低于参照组治疗后的 (95.7±13.2)μmol/L、(83.2±19.5)μg/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表明,将发酵虫草菌粉同缬沙坦联用,可明显降低患者Cr及UAER,并且不会导致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其效果显著优于缬沙坦单药治疗,表明发酵虫草菌粉对减少患者肾脏损伤有较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发酵虫草菌粉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蛋白尿含量,有利于改善其肾功能状况,进而提高其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虫草缬沙坦病程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虫草素提取物在抗癌治疗中显示出巨大希望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片在老年顽固性高血压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阿托伐他汀结合缬沙坦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CRP、TNF-α、IL-6水平影响分析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虫草素提取物在抗癌治疗中显示出巨大希望
疯狂的虫草,疯狂的松茸和疯狂的岷江柏*——专访作家阿来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