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疼痛护理干预及价值研究

2018-11-13蔡燕华

中外医疗 2018年28期
关键词:神经痛带状疱疹程度

蔡燕华

福州市第八医院护理部,福建福州 350013

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感染引起的病症。病毒通常隐藏在脊髓神经元中,在机体免疫力低下可繁殖和发展,并沿着神经纤维传播到皮肤,导致大面积疱疹现象,伴发神经痛,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容易出现抑郁,恐惧、悲观、烦躁等不良情绪,生活质量大大降低[1-2]。该研究将2016年3月—2018年2月9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析了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疼痛护理干预及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9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疼痛护理干预组男30例,女15例;年龄32~76 岁,平均(48.24±2.12)岁。 发生时间 1~18 周,平均(12.22±2.12)周;常规护理干预组男 28例,女 17例;年龄 31~76 岁,平均(48.53±2.55)岁。 发生时间 1~18 周,平均(12.21±2.19)周;两组一般资料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常规护理干预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药物指导,身体护理和日常病房护理等,清洁皮肤,避免用手进行疱疹挤压,以免导致细菌感染。给予患者保暖,积极预防感冒的发生。

疼痛护理干预组应用疼痛护理干预。①疱疹性疱疹疼痛护理。最严重的并发症是神经痛,且年龄越高则疼痛越明显,可通过临时阻滞缓解疼痛[2]。疼痛是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的混合体现。要求护士应充分了解疼痛的性质,记录疼痛部位、程度和性质,合理评估疼痛,制定缓解患者疼痛的措施;和患者沟通,让患者保持乐观情绪,分散注意力而转移对疼痛的注意力;根据疼痛的特点选择合适止痛药物进行止痛,并观察不良反应。同时选择针灸按摩疗法以减轻疼痛。②心理护理。由于患有疼痛的患者性格急躁,要求家属给予患者积极的情感支持和关爱,细致进行患者心理疏导,以减轻其恐惧感。医护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解释疼痛原理和缓解方法,促使患者消除顾虑,提高疼痛耐受力,减轻疼痛。③轻柔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在实施各种治疗时,细心,严谨,熟练,温柔,尽量减少患者的痛苦,在病情允许时应鼓励患者做适当的运动,通过散步和打拳等方式改善机体免疫力,加速机体康复[3-4]。④物理方法缓解疼痛。通过热敷和冷敷的方式减轻患者疼痛。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缓解度;对疼痛发生机制的认知、配合程度(采用该院自制量表评价,0~100分,得分越高则对疼痛发生机制的认知、配合程度越高);护理前后患者疼痛程度(采用VAS量表进行评价,0~10分,得分越高则疼痛程度越高)、焦虑心理(采用SAS量表评价,20~80分,得分越高则焦虑心理越明显)、生活质量水平(采用SF-36量表评价,0~100分,得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高);护理不良反应发生率。3个量表均可在网上查。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缓解度相比较

疼痛护理干预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缓解度高于常规护理干预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缓解度相比较

2.2 护理前后疼痛程度、焦虑心理、生活质量水平相比较

护理前两组疼痛程度、焦虑心理、生活质量水平相近(P>0.05);护理后疼痛护理干预组疼痛程度、焦虑心理、 生活质量水平 (1.13±0.32) 分、(23.35±0.32) 分、(97.71±0.12)分优于常规护理干预组(2.74±0.14)分、(44.15±0.69)分、(82.24±0.12)分(t=6.023、7.032、6.912,P<0.05)。 见表 2。

表2 护理前后疼痛程度、焦虑心理、生活质量水平相比较[(±s),分]

表2 护理前后疼痛程度、焦虑心理、生活质量水平相比较[(±s),分]

组别 时间 疼痛程度 焦虑心理 生活质量疼痛护理干预组(n=45)常规护理干预组(n=45)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6.86±0.25 1.13±0.32 6.89±0.26 2.74±0.14 56.78±0.25 23.35±0.32 56.85±0.21 44.15±0.69 56.31±0.25 97.71±0.12 56.13±0.21 82.24±0.12

2.3 两组对疼痛发生机制的认知、配合程度相比较

疼痛护理干预组对疼痛发生机制的认知、配合程度(98.21±1.01)分、(96.06±3.61)分优于常规护理干预组(82.45±2.11)分、(82.41±3.22)分(t=8.274、9.125,P<0.05),见表 3。

表3 两组对疼痛发生机制的认知、配合程度相比较[(±s),分]

表3 两组对疼痛发生机制的认知、配合程度相比较[(±s),分]

组别 对疼痛发生机制的认知 配合程度常规护理干预组(n=45)疼痛护理干预组(n=45)t值P值82.45±2.11 98.21±1.01 8.274 0.000 82.41±3.22 96.06±3.61 9.125 0.000

2.4 两组护理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

疼痛护理干预组护理不良反应发生率2例(4.44)低于常规护理干预组 9 例(20.00)(χ2=5.0748,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

3 讨论

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常可伴发神经痛,积极治疗同时需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目前,还没有快速、有效、彻底根治带状孢疹后遗神经痛措施[5-6]。水疱-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感染后可产生水痘,部分患者则不出现相关症状,病毒可长期在脊髓神经元潜伏,机体免疫力降低之后,病毒可大量繁殖而导致皮肤出现溃烂。带状疱疹一般沿着单侧神经分布,皮肤产生剧烈疼痛和强烈灼烧感,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疼痛[7-9]。

通过疼痛护理,可利用护理人员和家属对患者的关爱、支持、健康教育、加强康复锻炼、转移注意力和镇痛药物使用、中医手法应用等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疼痛阈值和耐受性并积极配合临床治疗,从而获得更好的预后和改善生活质量。研究显示,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进行药物镇痛与按摩缓解,使患者紧张的肌肉得到放松,并有效减轻疼痛感。通过穴位贴敷和理疗等,也可有效缓解疼痛[10-13]。

该研究中,常规护理干预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疼痛护理干预组应用疼痛护理干预。结果显示,疼痛护理干预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缓解度100.00%高于常规护理干预组80.00%(χ2=10.00,P<0.05);疼痛护理干预组对疼痛发生机制的认知、配合程度(98.21±1.01)分、(96.06±3.61)分优于常规护理干预组(82.45±2.11)分、(82.41±3.22)分(t=8.274、9.125,P<0.05);护理后疼痛护理干预组疼痛程度、焦虑心理、生活质量水平(1.13±0.32)分、(23.35±0.32)分、(97.71±0.12)分优于常规护理干预组(2.74±0.14)分、(44.15±0.69)分、(82.24±0.12)分(t=6.023,7.032,6.912,P<0.05)。疼痛护理干预组护理不良反应发生率2例(4.44)低于常规护理干预组9(20.00)(χ2=5.074 8,P<0.05)。 曹桂娴等人[14]的研究显示,疼痛护理干预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影响大,观察组总有效率96%高于对照组64%(P<0.05),可见疼痛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疼痛程度效果确切,和该研究中疼痛护理干预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缓解度100.00%高于常规护理干预组80.00%相似。

综上所述,疼痛护理干预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轻焦虑心理,减轻疼痛和改善生活质量,提升了患者对疼痛的认知和遵医行为,患者缓解度高。

猜你喜欢

神经痛带状疱疹程度
带状疱疹诊治释疑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验案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治疗眶上神经痛首选针刺
警惕带状疱疹潜伏恶性肿瘤
老年带状疱疹药物治疗的对比观察
藏药如意珍宝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3例观察
一部治疗带状疱疹的创新之作——读《带状疱疹治疗学》有感
断裂对油气富集程度的控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