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CT扫描与低场磁共振MRCP技术在诊断胆道梗阻性疾病中的效果分析

2018-11-13黄威欧穗怡

中外医疗 2018年28期
关键词:梗阻性胆道准确率

黄威,欧穗怡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影像科,广东广州 510080

胆道梗阻性疾病主要包括胆道内存在炎症、结石及肿瘤等,由于发病较为复杂,因此增加了临床诊断难度。而临床治疗必须对梗阻部位和病因进行明确,才可对患者进行有效的针对性治疗。因此,加强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检查诊断,对治疗起着关键性的作用[1]。为此,该次该院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8年4月期间确诊治疗的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68例作为分析对象,对所以患者采用了多层螺旋CT扫描与低场磁共振MRCP技术进行检查诊断,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在该院确诊治疗的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68例,其中包括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38~75 岁,平均年龄(56.5±3.2)岁。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过经CT扫描、MRCP及手术诊断证实符合胆道梗阻性疾病临床诊断标准的患者,并存在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发热、上腹疼痛、上腹部包块及黄疸等症状,临床资料完整并且语言及智力功能良好的患者,经过协商患者自愿签署该次研究检查知情书,所有符合标准的患者均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存在语言和精神障碍患者,患有严重的心、脑及肝肾等脏器疾病的患者,患有恶性肿瘤疾病的患者,不能积极配合完成该次研究检查协议的患者。

1.3 方法

对68患者分别采用多层螺旋CT和低场磁共振MRCP技术进行检查诊断,首先采用(TOSHIBA Aquilion64型)64层螺旋CT对患者进行检查[2]。检查前1 h指导患者口服500 mL水,注射增强扫描造影剂100 mL,扫描层厚为5 mm、层距5 mm,在扫描完成后进行原始数据多平面薄层重建,重建层厚2 mm,将重建的图像传至工作站,最后对图像进行处理分析;随后采用(GE 1.5 T Signa磁共振仪)对患者进行检查。多层面薄层采集患者MRCP图像的二维信号最大投影进行图像重建,对不同角度单层面厚层进行扫描采集图像,最终将其体现为轴位T2WI图像[3]。

1.4 观察判定标准

由2名高年资影像诊断主治医生依照手术确诊结果核实分析患者的CT和MRCP的影像表现,对梗阻位置以及性质进行判断,并对比分析三种检查方式的疾病检出符合率及临床诊断准确率。

1.5 统计方法

以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扫描疾病检出诊断准确率与手术确诊结果对比

与手术确诊结果对比,CT扫描检查方式的疾病检出诊断准确率为85.3%,与手术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MRCP疾病检出诊断准确率与手术结果对比

与手术结果对比,MRCP扫描检查方式的疾病检出诊断准确率为82.4%,与手术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1 CT扫描疾病检出诊断准确率与手术结果对比详情

表2 MRCP疾病检出诊断准确率与手术结果对比详情

表3 CT扫描联合MRCP检查疾病检出诊断准确率与手术结果对比详情

2.3 CT扫描联合MRCP检查疾病检出诊断准确率与手术确诊结果对比

观察显示,CT联合MRCP检查方式检出的疾病与手术结果比较符合,其诊断准确率为97.1%,与手术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3种检查方式临床诊断准确率对比

CT扫描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率为85.3%(58/68),MRCP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率为82.4%(56/68),两种检查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6 9,P>0.05);同时 CT联合MRCP方式的诊断准确率为97.1%(66/68),显著优单独CT扫描和MRCP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率,其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49 5、7.962 5,P<0.05)。

3 讨论

胆道梗阻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疾病,该病的发病因素较为复杂,患者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诊断治疗,导致病情发展严重,将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针对胆道梗阻性疾病应早期准确判断发病原因及病变程度,才能使临床治疗医生对患者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减少手术探查时间,提高手术效果[4-5]。据相关研究表明,针对胆道梗阻性疾病采用CT扫描联合MRCP技术进行检查诊断,可有效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CT扫描具有较强的分辨率,通过对扫描进行合理有效的强化后,会将病灶与周边组织密度差扩大,通过特定方法对其进行重建,最终获得清晰的高质量图像,可充分展现出胆道形态及结构,易于医师发现梗阻位置及病变情况,但CT扫描对结石中含有大量胆泥及胆固醇现象时,图像会显示为等密度,从而易发生误诊和漏诊现象[6-7]。而MRCP技术的安全性较高,检查过程中避免了使用对比剂,通过多方位的成像技术,可将患者肝内外胆管解剖情况及病变情况清晰显现。两者联合应用使医生能够准确的将胆道梗阻性病变类型进行确定分析,从而减少了临床漏诊及误诊现象的发生。在该次研究中,该院将多层螺旋CT扫描与低场磁共振MRCP技术在诊断胆道梗阻性疾病中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显示,CT扫描联合MRCP技术检查方式检出的疾病与手术结果比较符合,其准确率显著优于单独的CT扫描和MRCP技术(P<0.05)。在姜波[8]相关学者研究中也显示,通过MSCT诊断胆道梗阻性疾病的准确率为81.67%,MRCP诊断准确率为83.34%,MSCT联合MRCP诊断的准确率达到了96.67%,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MSCT联合MRCP诊断的准确性确实较高,这与该次研究结果中CT扫描联合MRCP技术检查方式检出准确率的97.1%也比较符合。以上结果表明,CT扫描联合MRCP技术检查方式用于胆道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较高,可提高检出导致胆道梗阻的疾病类型,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减少临床漏诊及误诊现象发生,使患者能够尽早得到准确有效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扫描具有较强的分辨率,但检查中必须使用对比剂,而低场磁共振MRCP技术安全性较高,检查过程中避免了使用对比剂,因此两者联合应用,起到了相互补充和相互映证的效果,给临床治疗提供更准确的诊断数据。

猜你喜欢

梗阻性胆道准确率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与健康人粪菌群的对比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高速公路车牌识别标识站准确率验证法
输精管结扎致梗阻性无精子症的显微外科治疗(附28例临床报告)
无痛内镜下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治疗胆道恶性梗阻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中胆道镜的应用技巧
肝门部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
医源性胆道损伤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