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角膜溃疡清创术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分析

2018-11-13赵小红

中外医疗 2018年28期
关键词:清创术角膜炎真菌性

赵小红

贵州省思南县人民医院眼科,贵州思南 565100

真菌性角膜炎是眼科常见病,临床表现为视力障碍,角膜浸润灶呈白色或灰色,病因通常为眼外伤引起的真菌感染[1]。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真菌性角膜炎多发于农忙季节,农民为高危人群,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是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需引起重视。在真菌性角膜炎临床治疗中,角膜溃疡清创术可抑制病情,抗真菌药物可抗菌灭菌,两者联合应用可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促进角膜修复。该院于2016年8月—2018年6月对部分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给予角膜溃疡清创术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其临床疗效较高,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80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入选患者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 8~65 岁,平均(43.61±5.17)岁;左眼 18 例,右眼 22例;致伤原因:异物入眼11例,眼外伤23例,其他原因6例。对照组:男 22例,女 18例;年龄 9~66岁,平均(43.75±5.53)岁;左眼 17 例,右眼 23 例;致伤原因:异物入眼10例,眼外伤25例,其他原因5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即应用阿托品散瞳,控制眼压,应用适量维生素等。对照组给予单纯抗真菌药物治疗,选用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3746)200 mg,给予静脉滴注,1 次/d;选用氟康唑滴眼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93769)滴眼,每隔1 h滴1次,1滴/次[2]。实验组在对照组抗真菌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角膜溃疡清创术治疗,术前,选用5%的那他霉素滴眼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3293)滴眼,同时选用适量生理盐水冲洗眼睛,消毒处理完毕后选用角膜刀刮除患者角膜溃疡表面浸润的灰白色组织及坏死组织,刮除深度不应超过角膜厚度的1/2。之后对创面进行适当地修整,为促进角膜再生,需将创面边缘修整成斜坡状,之后选用适量生理盐水冲洗病灶,以达到消毒作用,同时用妥布霉素眼膏涂擦眼部,无需包扎[3]。

1.3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经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显示呈阴性,角膜溃疡完全愈合,前房积脓消失;有效:经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显示着色,角膜溃疡面积较治疗前缩小50%以上,前房积脓好转;无效:经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显示呈阳性,角膜溃疡面积缩小不明显,前房积脓未有改善。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 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中痊愈3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中痊愈15例,有效1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2.50%,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2,P<0.05),见表 1。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比较

实验组角膜溃疡、眼部异物感、畏光流泪、前房积脓消退时间分别为(15.84±2.46)、(12.98±3.17)、(17.16±3.89)、(14.97±2.85)d;对照组角膜溃疡、眼部异物感、畏光流泪、前房积脓消退时间分别为 (21.52±5.31)、(18.14±4.96)、(22.87±5.57)、(17.84±5.43)d; 实验组角膜溃疡、眼部异物感、畏光流泪、前房积脓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3.10、2.74、2.86,P<0.05),见表 2。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比较[(±s),d]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比较[(±s),d]

组别 角膜溃疡 眼部异物感 畏光流泪 前房积脓实验组(n=40)对照组(n=40)P值15.84±2.46 21.52±5.31<0.05 12.98±3.17 18.14±4.96<0.05 17.16±3.89 22.87±5.57<0.05 14.97±2.85 17.84±5.43<0.05

2.3 两组视力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视力<0.05,0.05~0.3,0.4~0.5,>0.5 例数分别为2例,3例,12例,23例,占总数5.00%,7.50%,30.00%,57.50%; 对照组患者视力<0.05,0.05~0.3,0.4~0.5,>0.5例数分别为 8例,15例,4例,13例, 占总数20.00%,37.50%,10.00%,32.50%;实验组视力为 0.4~0.5、>0.5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视力情况比较差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χ2=10.34、12.07、14.11、12.89,P <0.05),见表 3。

表3 实验组与对照组视力情况比较[n(%)]

3 讨论

真菌性角膜炎是眼科常见的感染性角膜病,该病起病缓慢,病程长,通常由真菌感染所致,主要诱因为眼外伤,眼部受伤后,及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感染措施,能够降低真菌性角膜炎的发病率[4]。一旦出现真菌性角膜炎,应及时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减少该病对患者视力造成的不良影响,降低致盲率。

在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临床治疗中,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药物治疗虽可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临床疗效不够明显,单独使用难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5]。角膜溃疡清创术是真菌性角膜炎的基础手术,其可彻底清除病灶内的真菌菌丝,清除浸润的灰白色组织与坏死组织,降低真菌的感染程度,抑制病情发展,为药物治疗提供有利的条件,有利于抗真菌药物快速透入,操作简单[6]。氟康唑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三氮唑类抗真菌药物,其具有抗真菌谱广、抗菌活性强、起效快、半衰期长、通透性好、生物利用度高等多种特点,可通过血-眼屏障,有效抑制真菌细胞内羟固醇的堆积,防止麦角固醇的合成,对真菌胞膜结构及功能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能够抑制真菌细胞的生长与繁殖,安全性高[7-8]。角膜溃疡清创术联合氟康唑等抗真菌药物,前者可以清除病灶、抑制病情,后者可以抑制真菌细胞、抗真菌作用强,两者联合进行可提高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减少手术次数,加快溃疡愈合,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加快患者视力的恢复[9-10]。

该研究实验组给予角膜溃疡清创术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独抗真菌药物治疗,结果显示,实验组中痊愈3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中痊愈15例,有效1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2.50%,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角膜溃疡、眼部异物感、畏光流泪、前房积脓消退时间分 别 为 (15.84±2.46)、(12.98±3.17)、(17.16±3.89)、(14.97±2.85)d;对照组角膜溃疡、眼部异物感、畏光流泪、 前房积脓消退时间分别为 (21.52±5.31)、(18.14±4.96)、(22.87±5.57)、(17.84±5.43)d; 实验组角膜溃疡、眼部异物感、畏光流泪、前房积脓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角膜溃疡清创术联合抗真菌药物应用有助于提高病情控制效果,缩临床病程短,其中试验组总有效率可达95.00%,较以往研究所报道70%~80%总有效率更高[11],该研究认为这可能与纳入人群年龄更小、病程更短有关; 而实验组患者视力<0.05,0.05~0.3,0.4~0.5,>0.5例数分别为 2例,3例,12例,23例, 占总数5.00%,7.50%,30.00%,57.50%;对照组患者视力<0.05,0.05~0.3,0.4~0.5,>0.5 例数分别为 8 例,15 例,4例,13例, 占总数 20.00%,37.50%,10.00%,32.50%;实验组视力为0.4~0.5、>0.5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视力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进一步说明真菌性角膜炎患者行角膜溃疡清创术+抗真菌药物方案治疗在提高视力水平和改善远期预后方面具有优势,与以往报道结果相符[12]。

综上所述,对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给予角膜溃疡清创术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可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临床疗效显著,临床症状消退时间短,视力恢复快,视力为0.4~0.5、>0.5的比例较高,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

猜你喜欢

清创术角膜炎真菌性
如何区分角膜炎和结膜炎
社区全科门诊64例外伤清创术应用分析
对真菌性阴道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分析
不同换药方式治疗局部清创术后糖尿病足伤口的疗效观察
保留假体的清创术治疗急性人工关节感染
蒙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
肺部真菌性肺炎的临床治疗观察
野鸡冠花子液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70例
自体血清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
护理干预对真菌性阴道炎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