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小儿惊厥的分析及临床护理要点研究

2018-11-13戴平

中外医疗 2018年28期
关键词:神志体温发作

戴平

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急诊二科,江苏邳州 221300

小儿惊厥在临床上是儿科常见急诊病例,患儿的临床表现为发热、痉挛、抽搐、意识丧失、口唇发绀等症状,在高体温下可对患儿中枢神经造成一定影响,惊厥也可导致脑部及全身其他组织器官供氧不足,持续时间越长越容易造成脑组织损伤,影响患儿智力[1]。据统计,此病发病率约为3%~5%,复发率约为30%~40%[2-3]。此病如救治及时,护理措施得当,一般预后良好。该研究纳入2015年1月—2017年12月60例急性小儿惊厥患儿以数字表法分组,分析了急性小儿惊厥的观察及临床护理要点,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60例急性小儿惊厥患儿以数字表法分组。全面护理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个月~7岁,平均(3.23±1.18)岁,惊厥发作时间不等,<3 min 患儿 12 例,≥3 min18例。常规护理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个月~7 岁,平均(3.21±1.16)岁,惊厥发作时间不等,<3 min患儿13例,≥3 min17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所选病例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

1.2 方法

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①惊厥发作处理。将患儿置于通风良好环境下,维持呼吸道通畅,去平仰卧位,避免碰伤,采取积极保护措施,并预防摔伤和坠床。抽搐情况下使用压舌板或牙垫,预防舌咬伤。头偏向右侧,将领口衣扣解开放松颈部。清除口鼻咽分泌物,避免阻塞呼吸道。难以吸出的痰液用雾化吸入药物稀释。惊厥时避免强行撬开紧闭牙关以免损伤牙齿。给予吸氧缓解缺氧和脑损伤;②高温处理。积极给予30%~50%乙醇降温或低温生理盐水灌肠、冰袋冷敷,必要时给予退热药物;③病情控制后需进行各项生命体征监测和记录,积极预防脑水肿和脑疝,若出现颅内压升高需及时进行甘露醇脱水治疗。同时给予苯巴比妥口服预防复发。监测患儿瞳孔和呼吸、意识情况,出现双瞳孔不等大需警惕脑疝。

全面护理组则给予急诊全面护理干预。在常规护理组的基础上,增加①心理护理。做好患儿和家属的心理疏导工作,通过肢体语言沟通,增强患儿安全感和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以积极配合治疗。做好家属的心理疏导工作,减轻其焦虑感和恐惧感,使其积极配合患儿的救护工作;②家长教育。对家长保持良好态度,给予病情解释和健康教育,提升家长对疾病的认知,告知家长日常对患儿的护理方法[4]。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急性小儿惊厥预后情况;体温正常时间、抽搐消失时间、神志转清时间;干预前后患儿惊厥发作持续情况;不良事件发生率;家长满意度。

显效:体温正常,抽搐消失、神志转清,患儿生命体征稳定,惊厥控制;有效:体温基本正常,抽搐、神志改善,患儿生命体征基本稳定,惊厥发作情况有所改善;无效:症状、惊厥发作情况均无改善。急性小儿惊厥预后情况为显效、有效百分率之和[5]。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 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急性小儿惊厥预后情况相比较

全面护理组急性小儿惊厥预后总有效率96.67%优于常规护理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66,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急性小儿惊厥预后情况相比较

2.2 干预前后惊厥发作持续情况相比较

干预前两组惊厥发作持续情况相近(P>0.05);干预后全面护理组惊厥发作持续时间优于常规护理组 (t=7.243,P<0.05)。见表 2。

表2 干预前后惊厥发作持续情况相比较[(±s),min]

表2 干预前后惊厥发作持续情况相比较[(±s),min]

注:干预前后比较,#P<0.05;组间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惊厥发作持续时间(min)全面护理组(n=30)常规护理组(n=30)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13.34±2.25(4.24±1.32)#*13.37±2.21(8.21±0.69)#

2.3 两组体温正常时间、抽搐消失时间、神志转清时间相比较

全面护理组体温正常时间、抽搐消失时间、神志转清时间短于常规护理组(P<0.05)。见表3。

2.4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比较

全面护理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0.00%低于常规护理组 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57,P<0.05)。 见表4。

表3 两组体温正常时间、抽搐消失时间、神志转清时间相比较[(±s),d]

表3 两组体温正常时间、抽搐消失时间、神志转清时间相比较[(±s),d]

组别 体温正常时间 抽搐消失时间 神志转清时间常规护理组(n=30)全面护理组(n=30)t值 P值4.46±1.42 2.56±1.41 8.266 0.000 7.46±3.27 5.21±1.61 9.146 0.000 6.65±2.51 5.14±1.15 6.725 0.000

表4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比较

2.5 两组家长满意度比较

全面护理组家长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5。

表5 两组家长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小儿急性高热惊厥的发病机制尚不能完全明确,大多数研究人员认为与大脑皮质层发育不成熟,以及感染导致的下丘脑体温调节失常等有关[6]。随后不断开展各种研究结果显示,不单与感染因素有关,还有其他相关危险因素,并且高热惊厥患儿一旦发病,如能及时救治,一般预后良好[7-9]。在小儿惊厥急救护理中,通过合理、积极的抢救配合,积极处理惊厥发作和高温,加强患儿生命体征监测,做好家长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患儿预后,控制惊厥发作[10-12]。

该研究中,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全面护理组则给予急诊全面护理干预。结果显示,全面护理组急性小儿惊厥预后总有效率96.67%优于常规护理组76.67%;全面护理组体温正常时间、抽搐消失时间、神志转清时间(2.56±1.41)、(5.21±1.61)、(5.14±1.15)d 短于常规护理组(P<0.05);干预后全面护理组惊厥发作持续(4.24±1.32) min 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全面护理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0.00%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全面护理组家长满意度96.67%优于常规护理组76.67%(P<0.05)。倪建珍[12]的研究显示,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门诊全面护理干预,经干预,实验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100.00%,高于参照组的75.00%,且疾病复发率为4.16%,低于参照组的29.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将门诊全面护理干预应用在小儿高热惊厥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显著,可降低疾病复发率,提升家属满意度,我们的研究和其研究相似。

综上所述,急性小儿惊厥给予急诊全面临床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预后,促进体温和神志恢复,控制惊厥发作,减少不良预后的发生,家长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神志体温发作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微商“侵入”中老年朋友圈 老人不想“入坑”该怎么办
简单搓搓可养生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神农本草经》中与神志相关的药物归类分析——胡随瑜教授《神农本草经》讲记(四)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反复发作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