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托伐他汀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合并眩晕症的临床研究

2018-11-13胡杰馨

中外医疗 2018年28期
关键词:椎动脉阿托颈椎病

胡杰馨

广东省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广东广州 510180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电子产品的广泛使用致使椎动脉型颈椎病(CSA)发病率逐渐上升[1],CSA临床主要症状为眩晕、呕吐、视物模糊、站立不稳等,常见于中老年[2],而其中眩晕为最为常见的急性并发症状,其诱发因子复杂多变,且眩晕作为一种主观感觉[3],给治疗以及评估带来一定难度。该研究方便选择该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入的椎动脉型颈椎病合并眩晕症患者120例作为研究组对象,观察分析阿托伐他汀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合并眩晕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择该院收入的椎动脉型颈椎病合并眩晕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中,男 24例,女 36例,年龄35~68岁,平均年龄(53.07±4.96)岁,椎动脉型颈椎病病程 1~11 年,平均病程(6.19±1.68)年;对照组中,男 25 例,女 35 例,年龄36~69 岁,平均年龄(54.10±4.98)岁,椎动脉型颈椎病病程 1~12年,平均病程(6.34±1.70)年。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遵循患者知情、自愿原则,且签署有知情同意书。

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椎动脉型颈椎病相关临床诊断标准;②经确诊合并有眩晕症,且是由椎动脉型颈椎病引起;③年龄45~70岁;④临床资料齐全;⑤依从性良好。

研究对象排除标准:①由其他疾病引发的眩晕症;②合并有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③存在严重血液系统或者免疫系统疾病;④合并有严重恶性肿瘤;⑤患有精神疾病;⑥存在过敏史或者过敏体质。

1.2 方法

对照组:保持患者常规对症治疗,给予患者30 min快速静脉滴注250 mL复方甘露醇注射液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20103224;规格:250 mL:甘露醇 37.5 g、无水葡萄糖 12.5 g与氯化钠 1.125 g)/瓶],频率为 1次/d;将 400 mg血塞通注射液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73255;规格:(2 mL∶100 mg)/支]与 250 mL 浓度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混合均匀,给予患者静脉滴注,频率为1次/d,7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片(注册证号:H20130052;规格:20 mg/片)治疗,剂量为20 mg/次,于睡前30 min服用,7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临床疗效、眩晕严重程度及眩晕障碍调查表(DHI)评分、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及不良反应。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治疗后,患者的眩晕症及其他相关临床症状减轻至少70%,或者完全消失,为显效;治疗后患者相关临床症状改善幅度在50%~70%之间,为有效;不符合上述条件为无效。治疗总有效为显效与有效之和。DHI评分:包括生理、心理、功能状态评分,满分为100分,分值与眩晕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54/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67%(4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508,P<0.05)。 见表 1。

表1 观察组、对照组临床疗效对比[n(%)]

2.2 DHI评分

观察组治疗后 DHI评分为(26.38±12.6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12±12.8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74,P<0.05)。见表 2。

表2 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前后DHI评分变化情况对比[(±s),分]

表2 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前后DHI评分变化情况对比[(±s),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t值 P值观察组(n=60)对照组(n=60)t值P值56.61±19.16 56.10±19.51 0.144>0.05 26.38±12.68 36.12±12.88 4.174<0.05 10.192 6.620<0.05<0.05

2.3 hs-CRP、IL-4水平

观察组治疗后hs-CRP、IL-4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727,P1<0.05;t2=8.364,P2<0.05)。 见表 3。

表3 实验组、对照组治疗前后 hs-CRP、IL-4水平变化情况对比(±s)

表3 实验组、对照组治疗前后 hs-CRP、IL-4水平变化情况对比(±s)

?

2.4 不良反应

观察组出现1例(1.67%)腹痛腹泻,对照组出现3例腹痛腹泻、2例恶心呕吐、2例瘙痒,共计 7例(11.67%)不良反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48,P>0.05)。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对于CSA并发眩晕症的治疗方向为改善患者脑部供血情况,恢复正常血液循环,缓解临床症状[4-7]。阿托伐他汀是由天方药业提供[8],其可以通过抑制人体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形成,改善机体血流动力学指标[9]。 hs-CRP[9]、IL-4[10]为血清炎症因子,参与了颈椎病的发生和发展,可作为评估指标。该研究显示,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54/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1.67%(43/60)(χ2=6.508,P<0.05),表明阿托伐他汀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闫红静等[11]研究结果显示,使用阿托伐他汀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9%,明显高于使用常规治疗方案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3.1%(P<0.05),该研究结果与之一致;观察组治疗后DHI评分为(26.38±12.6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12±12.88)分(t=4.174,P<0.05);观察组治疗后 hs-CRP、IL-4 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1=4.727,P1<0.05;t2=8.364,P2<0.05);观察组出现 1 例(1.67%)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7例(11.67%)不良反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48,P>0.05)。

综上所述,阿托伐他汀具有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DHI评分,降低hs-CRP、IL-4水平,不良反应小等特点。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椎动脉阿托颈椎病
颈椎病与老年痴呆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游泳 赶走颈椎病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探析
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观察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致肌酶升高2例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
三针刺配合直旋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1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