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治疗效果分析

2018-11-13王琳

中外医疗 2018年28期
关键词:消融微波机体

王琳

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二医院特诊科,江苏淮安 223001

甲状腺结节属于临床常见甲状腺疾病,约95.0%为良性结节,随着吞咽活动,甲状腺中的肿块会上下移动,致使患者产生不适感[1]。对于甲状腺结节,现阶段临床治疗以手术为主,以往临床上常用术式为对甲状腺进行切除,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慢,且并发症较多[2-3]。微波消融是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微创治疗方式,通过热消融原理,可使局部组织、细胞变性并坏死,促进结节缩小与吸收[4-5]。该次研究以该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为对象,分为两组后分别通过甲状腺切除术、微波消融展开治疗,旨在进一步探讨微波消融应用于甲状腺结节治疗中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方便选取研究对象共80例,均为患甲状腺结节该院接受治疗的患者,纳入与排除标准如下:①纳入结节直径0.5~4.5 cm者;②纳入已对知情同意书进行签署者;③排除炎性结节者;④排除合并其他疾病无法耐受手术者。依据不同治疗术式,将80例患者分作两组,切除组40例,性别:男12例,女28例;年龄:18~79岁,平均(52.31±6.57)岁。消融组 40例,性别:男 10例,女 30 例;年龄:14~81 岁,平均(53.42±6.48)岁。该次研究已通过该院医学伦理会审批,且两组上述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 方法

切除组予以甲状腺切除术治疗:麻醉后,取患者仰卧位,垫高肩部,于胸骨切迹上缘2 cm处作3.5~7cm的弧形切口,逐层对皮肤组织进行切开处理,上部至喉结,下部至胸锁关节,于前正中线对舌骨下肌群实施切开处理,使甲状腺暴露,依据患者结节情况予以切除术。

消融组予以微波消融治疗:患者姿势取仰卧位,指导其过伸颈部充分暴露,通过超声(西门子S2000彩色多普勒诊断仪)对甲状腺、颈部的淋巴结进行探查,观察结节,常规予以消毒、铺巾,行局部麻醉,分别分离甲状腺与颈部动脉间隙、气管间隙、食管间隙、喉返神经区,使“液体隔离带”得以形成,作一微小切口于穿刺点,通过超声引导于结节中置入微波刀,调节功率为30 W,启动微波消融功率,直至气泡弥散整个结节,完成消融后通过超声对充盈缺损区进行观察,若存在消融不完全情况,予以补充消融,完成消融后通过创口贴对切口进行贴敷,并按压15 min。

1.3 观察指标

①手术指标。记录两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疼痛评分通过VAS法评定,0~10分,得分越高,疼痛越严重。②机体损伤程度。分别于术前、术后测定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 反应蛋白 (C-reactiveprotein,CRP),以此观察患者机体损伤情况。③并发症。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声音嘶哑、手脚发麻等。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手术指标

消融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均较切除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手术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手术指标对比(±s)

组别 手术时长(min)术中出血量(mL) 疼痛评分(分)切除组(n=40)消融组(n=40)t值P值75.03±23.46 36.85±9.54 34.121 0.021 29.35±17.86 5.23±0.74 15.643 0.035 6.73±1.33 1.32±0.24 27.334 0.023

2.2 机体损伤情况

术前,两组 TNF-α、IL-6、CRP 对比 P>0.05;术后,两组TNF-α、IL-6、CRP均上升,组间比较消融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机体损伤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机体损伤情况比较(±s)

组别切除组(n=40)消融组(n=40)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 IL-6(pg/mL)TNF-α(pg/mL)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 CRP(mg/L)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35.86±2.31 35.85±1.32-0.341 0.782 50.89±3.67 42.16±1.73 21.989 0.031 7.352 19.794 0.041 0.033 110.331 118.226 0.000 0.000 37.026 68.176 0.021 0.001 t值P值3.65±0.36 3.66±0.34-0.008 0.874 12.15±2.33 4.27±0.18 9.156 0.039 0.60±0.15 0.61±0.18-0.039 0.796 9.08±1.14 0.81±0.28 11.098 0.042

2.3 并发症

消融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切除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甲状腺是人体主要的分泌器官之一,甲状腺结节即发生于甲状腺中的肿块,是临床常见内分泌性疾病,一般无显著临床症状,发病率约为4.0%,大部分为良性[6-7]。对于甲状腺结节,临床上多通过手术进行治疗,以往临床上施行的手术多为甲状腺切除术,创伤大,可对正常的腺体造成损伤,并发症较多。因此,近年来微创性手术已经成为甲状腺外科的主要发展趋势,微波消融逐渐被应用于甲状腺结节治疗。

微波消融对热消融原理进行了应用,基本原理为于超声引导下在靶组织中植入消融电极,通过对电磁波进行发射产生热量,并转化为热能,致使局部组、细胞坏死。该次研究结果显示,消融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均较切除组少(P<0.05)。表明在在甲状腺结节治疗中,相较于传统的甲状腺切除术,微波消融术手术时长短、术中出血量少、疼痛轻,可使患者术后恢复时间缩短。通过微波消融对患者实施治疗时,无需作较大切口,也无需对甲状腺组织进行切除,因此创伤小、出血量少,因切除组织、作切口导致的疼痛也较轻,因此可使患者术后恢复时间缩短。术后,消融组TNF-α、IL-6、CRP 水平较切除组低(P<0.05);消融组并发症发生率是2.50%,较切除组的15.00%低(P<0.05),该结果相似于莫伶丽等人[8]研究的消融术治疗甲状腺结节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3.25%相似。人体受到手术创伤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会上升,且炎性因子水平与创伤程度呈正比。相较于传统的甲状腺切除术,微波消融可直接对病灶进行消除,无需切除患者甲状腺组织,对患者机体造成的损伤较轻,因此术后炎症因子水平低。不仅如此,微波消融可保留患者甲状腺组织,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较小,因此并发症发生率低。

综上所述,通过微波消融对甲状腺结节展开治疗效果显著,且创伤小、安全性高,推荐选用。

猜你喜欢

消融微波机体
微波水云间
消融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百味消融小釜中
某柴油机机体的设计开发及验证
微波冷笑话
大型卧浇机体下芯研箱定位工艺探讨
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
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老年肝癌及并发症防范
体内诱导多能干细胞与机体的损伤修复及再生